分享

很多人上了年纪,都没读懂自己曾经的“中二”病

 闲云野鹤qpab3u 2020-11-17

提到中学时代,你会想到什么呢?

是“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还是“当岁月和美丽已成风尘中的叹息,你感伤的眼里有旧时泪滴”呢?关于中学时代,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特别的回忆。

那时,青春才刚刚开场,我们已不再是小孩子。我们开始有不想告诉爸爸妈妈的小秘密;第一次对异性产生了微妙的感觉;我们开始讲“哥们”“姐们”义气......

与此同时,网络上有个流行词“中二”,即是初中二年级的意思。用来指向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

回顾中学时代,有快乐,有烦恼,有惊喜,有意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似乎都渐行渐远,每个人都学着变成熟,学着去承受去承担,甚至是开始为人父母,用一种过来人的方式,来告诉下一代究竟路在何方。

再回头看当年“中二”的自己,简直“二”得毫无来由,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不过是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正常现象。

今天小北选取其中的三个心理效应,来告诉你青春期的“中二病”是怎么回事,即便是今天的你,也许“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当然,如果你恰好是中学生,那么正好,欢迎对号入座。

总有一个坎过不去———配套效应

18世纪的法国有一位哲学家叫做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制作精良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当他穿着睡袍在书房里走动时,觉得书房的家具实在配不上这么华丽的睡袍,便为此改变了家里的陈设。

但这并没有让他更舒服一些,因为狄德罗发现,他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他把这种感觉写成了文章——《与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生活中我们也会这样,当穿上了心仪的鞋子,就想拥有与之搭配的裤子,然后又需要一件合适的上衣……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就想要不断寻求与之相适宜的其他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就是配套效应,也称为“狄德罗效应”。

配套效应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利用这些闪光点织就一件“睡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和目标,带动他其他方面的发展。

不过,优质的“睡袍“能够让人有更高的追求,劣质的“睡袍”则会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因为某个缺点而陷入长期困扰之中,例如学习不好、长相一般等等。

家庭教育中的蝴蝶效应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南美洲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会导致两周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系统中一些看似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就是“蝴蝶效应”。

青春期的青少年对别人的评价格外敏感,作为与他们有着亲密联系和深厚情感的人,父母家人的评价可能会成为掀动他们内心的蝴蝶,为他们披上或优雅或沉重的'睡袍'。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言语和方法,避免给孩子贴上消极的标签,在细微之处引导和鼓励孩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死了都要爱——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可能会对异性产生懵懂的情愫,这是一种微妙的情感,既包含吸引与亲近,又未必完全等同于爱情。

对于这种情感,如果加以适当的引导,将成为成长中美好又独特的回忆;如果没能好好处理,则可能引起逆反,让美丽的涟漪变成涌动的波浪。

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几乎人尽皆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的家族有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大阻力。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普罗高菲夫:芭蕾音乐《罗密欧与茱丽叶》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了好感,父母怕影响孩子的学业,对此进行百般干涉,结果却不能减弱孩子们对异性的好奇和好感,反而适得其反。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在青春期遇到的这类问题可谓绞尽脑汁,不知如何是好。

心理学把这种陷入爱情中的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这是有关爱情的一种“怪”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认知失调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颇具罗曼蒂克色彩的效应。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

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

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白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使双方的感情更牢固。当这种恋爱阻力不存在时,双方却有可能分开。

鲁迅《伤逝》中的涓生与子君

经历过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验的爱情,不一定能抵挡得住平凡生活的冲击。当爱情的阻力消失时,也许曾经苦恋的两个人反而失去了相爱的力量。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代代地不断上演。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与渥伦斯基

了解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青春期的孩子及其家人应该能从中得到启示。

家长在说服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强行禁止,采取“高压政策”,而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切忌动辄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训斥、打骂甚至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他们,这极容易产生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使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对于青少年来说,父母的反对一般都有一定的道理,不妨理性地与父母交流一下看法,而不是把恋爱建立在“逆反”“抗拒““维护自尊““满足好奇”的基础之上。

恋爱中的吊桥效应

了解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你会发现,我们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了解自己,我们以为的“喜欢“也并没有那么强烈。恋爱的错觉不仅可能来源于与外界的对抗,也可能来源于环境的“刺激”。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选择了一个公园作为实验的地点,这个公园里有一座全长137米,宽1.5米的吊桥,吊桥悬挂在河谷的上方,人们通过时的脚步和河谷上的风带动吊桥微微摇晃,每个经过的人都提心吊胆。

走过这座惊险的吊桥后有供人们休息的椅子。实验者的女助手会邀请在椅子上休息的男性完成一项问卷调查,并留下写有自己名字和电话的卡片。

一组接受调查的人们刚刚经过吊桥,还保留着惊险的感觉,心跳加快,手心也在微微出汗,另一组则已经休息了一段时间,从惊吓中平静了下来。

结果第一组男性中有更多的人给女助手打了电话。这是因为,人们很难分清自己心跳加速的反应是吊桥的惊险还是有魅力的女助手引起的,从而误以为自己是对女助手产生了恋爱的感觉。

同样的,如果与异性的寻常接触被神秘化或者受到高度的控制,人们也会把这种接触看成是新奇的、紧张的,并将这种反应理解为怦然心动。

我不行了我压力山大——蔡加尼克效应

连载中的小说、更新中的电视剧、犹豫之后没有买下的鞋子......生活中,让我们时常惦记的,总是那些没做完的事情。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力求完整的“完成欲”,渴望生命中的每件事情都有始有终,并对那些未竟之事念念不忘。

心理学家蔡加尼克(Zeigarnik) 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将参与实验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给每个人布置15-22种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难易程度不同,但完成每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却差不多。

对于实验组的学生,每当任务进行到一半就会被要求停下来去做其他的事情,而控制组的学生则可以不受干扰地完成所有的任务。

结果发现,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在接受任务时都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是控制组学生的紧张状态会随着实验的完成而消失,实验组的学生由于未能顺利完成任务,紧张状态会持续存在。

在实验结束后,请参与实验的学生们回忆自己被分配的任务,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对任务的记忆更加清晰,可见在一段时间之内,这些任务一直萦绕在他们的脑海当中。对未完成的任务记忆更深,且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这就是蔡加尼克效应。

在校的中学生们也一直处在不同的学习任务当中,如果任务不能完成,就会生活在紧张感之中。

我们会看到,有些同学每天早起晚睡,学习非常认真投入,也很少与人交流或玩游戏,但成绩却并不理想,这或许就是因为他们持续处于压力和紧张当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因此家长和学生自己需要注意学习的状态,如果将考试定为终极的目标,在考试结束之前,将会一直处于未完成的状态。紧张的情绪总是萦绕在心头,心理负担过重,反而会导致失眠、焦虑和学习效率的下降。

此时,家长要注意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帮助孩子一起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计划或目标,既为生活留出一定的空隙,也能够帮助孩子从完成目标的成就感中汲取信心和力量,以更好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有时,孩子没有办法集中精力进入到学习状态中,特别是在家中更是如此。这时可以检查一下学习环境中是不是有其他未完成的事物,是否有游戏机、手机、课外书在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把这些事物整理好,营造良好的环境,也能够为高效学习提供助益。

耶克斯一道德迅定律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承受一些压力,过度的压力会让我们感到疲惫、难以集中精力处理好问题;但有时我们会发现,截止日期之前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更高,这是因为适度的压力反而会激发我们的潜力。

因此,压力并非全然是不好的。紧张的状态伴随着生理上的唤醒,而唤醒水平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的关系:随着唤醒水平的增强,工作绩效逐渐提高,直至达到最佳唤醒水平;唤醒强度的再增加又会引起绩效的下降。

最佳唤醒水平与任务难度有关,对于复杂的任务,最佳唤醒水平较低,而完成简单任务需要的唤醒水平则较高。因此,在任务面前,适度的紧张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也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我们无需对自己的紧张太过担忧。

但如果出现了过度的紧张,则需要主动地进行心理调节,以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

今日活动

作为/曾作为中学生的你有过怎样的烦恼?这些心理效应对你有什么启发?在留言区和大家一起聊聊吧。小北将选取2位幸运读者赠出今天的主题图书《写给中学生的心理学 (第二版)》,带你学点儿实用的心理学。

-End-

编辑:林芮  黄泓

观点资料参考:

《写给中学生的心理学 (第二版)》

转载及合作请加微信:

BurningEmpt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