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材的提取方法与流程

 养道YD 2020-11-17

本发明为中药复方中多种中药材的混合提取方法,即中药材的提取方法。

技术背景

中药复方是指由两味或两味以上药味组成,有相对规定性的加工方法和使用方法,针对相对确定的病证而设的方剂,是中医方剂的主体组成部分。中药复方是指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以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具有多靶点多层次的特点,而且干扰因素众多,因此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难度颇大。

目前大多数中药材提取方法主要是使用高浓度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如甲醇、乙醇、苯、乙醚、氯仿等进行回流提取。这类提取方法受片型影响大、对提取条件的筛选干扰因素多(如浸泡时间、吸水率、粉碎粒度差异、均匀度差异、提取升温时间等);其次此类方法使用有机溶剂提取不能用于中药大生产,而且高浓度的乙醇提高了生产成本。若利用传统的水煎煮或回流提取方法提取效果不佳,而且生产周期较长。因而,要进一步提高提取效果、增强临床疗效、节约成本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在传统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寻找出一条既有利于中药的生产,又节约成本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的提取效果、增强临床疗效、节约成本,在传统提取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中药材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材的混合提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中药材的混合粉末在6~15倍的水中浸泡2~8小时,再对浸泡液进行微波辅助萃取两次,萃取液离心过滤后合并两次萃取的上清液,浓缩至药材浓度为0.05~0.5g/ml,加入大孔树脂柱中吸附,大孔树脂柱先用水洗,再用梯度浓度的乙醇多次洗脱,合并浓度在50~80%的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经浓缩制得中药材的混合提取物。

本发明是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参照中药提取的传统方法,利用微波萃取新技术对中药材进行提取。主要是针对于传统提取方法中存在的生产周期长、对试验结果干扰因素多的缺点,本发明中采用微波萃取技术进行提取。微波萃取即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assisted.extraction. MAE)用微波能加热与样品接触的溶剂,将所需的化合物从样品基体中分离,进入溶剂中的过程。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微波消解萃取的条件为:微波频率为2500~3500MHz,功率为500~15000W,萃取温度为50~120℃,时间为5~40分钟。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中药材的混合粉末在10倍的水中浸泡2 小时,微波消解萃取的时间为20分钟,温度为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体现在微波的选择性。因其对极性分子的选择性加热,从而对其选择性的溶出;其次,MAE大大降低了萃取时间,提高萃取速度。传统方法需要几小时至十几小时,超声提取也需要半个小时到一小时,MAE只需要十几分钟,提取速率提高了几十至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再次,MAE使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升温时间、提取温度和溶剂使用量完全数据化,并且片型差异、粉碎粒度差异、颗粒均匀度差异不影响试验结果;最后,MAE受溶剂亲和力限制小,可供选择的溶剂多,同时减少了溶剂的用量。用于生产安全可靠、无污染,生产线组成简单,节省了投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中药材的提取方法,称取中药材干燥粉末(过2号药典标准筛),混合粉末加入10倍水浸泡2小时,再用MDS-2002AT微波消解装置对浸泡液进行微波辅助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时间20min、萃取温度100℃,萃取液离心过滤后合并两次提取的上清液,浓缩至药材浓度约0.1g/ml,加入到D101大孔树脂柱中吸附,大孔树脂柱先用水洗,再用梯度浓度的乙醇多次洗脱先用水洗脱,再用30%乙醇洗脱,最后用70%乙醇洗脱两次,合并浓度在70%的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经浓缩制得中药材的混合提取物。

对比试验

分别称取中药材干燥粉末各两批,每批均为50g,分别用微波水提与水回流提取的方法进行提取。微波提取的条件为萃取两次、每次20 min、浸泡2小时、加水10倍、提取温度100℃;回流提取的条件为提取两次、第一次1小时、浸泡2小时、加水倍,第二次0.5小时、加水8倍。提取液分别离心后浓缩,经D101大孔树脂精制,回收乙醇、浓缩,高效液相测得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595mg/g、0.426mg/g。

以上结果说明:以主成分含量为指标,微波水提所得的主成分含量高于水回流提取。

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提高中药材的提取效果,提高了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还为中药的提取方法改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