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恬淡人生】尘世美丨不如吃茶去

 读在现场 2020-11-17




“七碗受至味,一壸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这该是洒脱之人推崇的一种境界吧!若是奔到菩提岛上,与高僧们并肩而坐,吃上几杯清茶,又将会是怎样的心境呢?

其实,无需费心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就是了。海上佛国菩提岛就是那么率真,无论你是哪路客人,只要是带着善心而来,都会对你高接远迎,给予最好礼遇:献上百花清香,赠予蓝天祥云,呈上佛祖脚下最美的菩提落叶,还有鸟儿乐团倾情演奏出的最富有震撼力的交响乐曲……直到你心醉方休!然后,请你吃杯茶去。

听闻这福音,于是我便先一步来了,一步迈上这土地,心便先折服了。果然是菩提佛国,清幽静美宛若仙境,一派祥和天地,花鸟虫鱼,或择草而居,或依水而栖,各自安家乐业,如此不加修饰的海岛原生样貌,怕是在世间比较珍稀了。

在这样的天地里喝茶,该如何喝,又该以怎样的心境去喝,诸多困惑随之而来,一下从凡尘到仙界,该如何断然清空心灵琐碎?!但深谙佛理的菩提人自有安排,盛情为一路劳顿的友人接风洗尘,静雅禅居可以休憩,庙堂佛前可以洗心,唯有纯净了身心,才是问茶之道。四方僧,十方佛,直接将人心引领入摆脱烦恼的法门——菩提岛上连续开展了两天的静心禅修活动,高僧们轮流讲经说法,与信众讨论佛理佛事,不是对来者思想的颠覆,而是启发与引领,怎样悟,全凭慧根。随后,以精心准备的素食相赠。

大道相通,领会了佛理,便也会明了茶理。该是吃茶的时间了。

这边,僧人们刚收好经卷,那边,安静的茶师已款款铺展开茶席。

别看她们柔美谦和,这可都是从各地云集而来的茶艺高手。岛主人并不在意整齐划一的效果,而是建议每位茶师依自己所好自带茶具,自选茶品,以充分尊重茶人独有的茶法、茶器,及茶情与茶理。执壶之姿,冲茶之序,茶师都可随自己的心法;观茶之态,品茶之韵,饮者也都随自己的感觉来即可。

金秋时节,最宜青茶,香的正好,也醇的正好,三两杯入口,便润人心肺了。茶席前也最宜沉静的女子,典雅内敛,轻柔如水,手执茶器,在茶事中行动舒缓,一收一放都恰到好处。其实,沏茶的过程也是一种禅修,能慢慢颐养茶人性情。好茶,好水,好器,茶人的好心境,聚齐于菩提天地,茶师们满怀恭敬之心迎送有缘人。

“名士爱评水,山僧喜斗茶”,已是久远的传统,僧人们皆好茶,自然先一步于茶席前留恋徘徊。任意走到有善缘的茶师前,一个微笑就是寒暄,你用心等待,我用心事茶,在安静中共享一段光阴流转,似前尘知己。若懂直面当下的简单快乐,才能品尝到的那一味清净,擎起用心冲泡的茗茶,嗅其真香,品其真味,感悟其难以言述的苦甘轮回之美,这与在经卷中研习般若智慧,实属一理。随性率真的茶人与遁入空门的出家人殊途同归,皆心境至佛。唇齿留香,神清气爽,双手合十后,就此结一段美妙奇缘。众多尘世弟子亦忘情于其中。

在平日里慢品细酌时,常念想起高僧慧能择悠然处擎起香茗,与知己好友陶渊明叙事明理、品茶作诗的风雅快意,心甚向往之,又总觉这画面太过古意,是久远历史中人才得有的心境。如今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于这佛家圣地赏茶叶在杯中翻飞,品味一段生命的细节。

菩提岛的天空一如用来沏茶的清水,明净无比,人们能从杯中窥到悄悄逗留的祥云,神仙不过逍遥如此吧。且将心交于这杯清茶,从中静静体味融入天地自然的那份气定神闲。

我佛有言: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不必百般需索。今日,云淡风轻,正是好时节,该将任何闲杂念想皆留在心门之外,喝茶时喝茶!来来来,吃茶去!

作 者 简 介

尘世美,自由撰稿人;曾为济南《都市女报》摩登时代版块专栏作者;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当代作家》杂志编辑;榕树下文学网VIP作家,长篇、短篇、散文皆尝试,另进行歌词创作;为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素琴相伴,乐山乐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