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千年,看看高僧中的“茶道高手”如何吃茶?

 勇敢的芯2 2022-05-24 发布于湖南

图片

近年来,禅修、茶道等传统的解压方式逐渐兴起,为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带来了一些慢下来的时刻。都说“茶禅一味”,那么,茶与禅之间,有何关联呢?当茶、禅、诗这三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混搭在一起时,又有怎样的反应?

大菩文化

编辑 / 妙言

摄影 / 上海玉佛禅寺 唐林雪 柯汉勋 pexels

全文共 3847,阅读大约需要 10 分钟

禅宗里有一桩著名的公案:

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从谂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你们以前来过吗?”答曰:“没有来过。”

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就是“吃茶去”的故事,禅借茶道所阐发的,一是要品味生活,二是要活在当下

品茶知情趣,喝茶,就要和懂茶的人一起。就让我们跨越千年时间,跟随几位高僧大德中的“茶道高手”,欲知吃茶如何,走就是了!

图片

▍自古僧人爱喝茶

茶圣陆羽在写于1200多年前的《茶经》中,开篇即说:茶之为用,味至寒,最宜精行修德之人。”由此“寒”而到“冷”,从而延伸出“静”字。

佛教坐禅修行,就是要静坐息心,无思无虑。唐朝时僧人坐禅达到什么程度?“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晚上不吃饭,人进入半眠状态,但又不能真正睡觉,必须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通常一坐就是三个月,以专心求解脱。

图片

而这时候,一杯茶对于久坐的僧人来说就刚刚好,由于茶叶里含有咖啡因,能够兴奋中枢神经,既能醒神,又生津止渴,且茶叶刺激性较小,在其中加入盐巴、大米等,还可以作为充饥用,所以当时僧人们坐禅时,“唯许饮茶”。

和上班族的昏沉午后,靠一杯美式咖啡点亮一样,北宋的“开山诗祖”梅尧臣有“一日尝一瓯,六腑无昏邪”,就是说茶带来的愉悦,是去浊留清,滋养五脏六腑的。

一部茶的流行史,说不尽的文明风景。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据《茶经》中记载,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而禅宗的大发展,直接促进了唐朝茶文化的兴盛。佛教提倡饮茶,同时又主张亲自耕作的农禅思想,唐代名僧怀海创立“百丈清规”,就定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训条,因而许多名山大川中的寺院都有自己的茶园,对栽培、焙制茶叶的技术均有所创新。

图片

事实上,在古代研究制茶技术,寺院有天然的地利,也有时间来精进茶文化。茶树生于山中,喜湿耐阴,而僧占名山,所以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院。

在寺院里,喝茶可得好好讲究。寺院采制的茶叶称作“”,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以惊雷(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古代虔诚的佛教徒,总是以鲜花一束,清茶一杯,奉献于佛前,奉的也是最上等的茶叶,而下品茶则留给自己喝。

佛教规制里,还有不少茶的名目:每日在佛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作“化茶”;而僧人最初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桂圆、姜等一起煮饮,则称为“茶苏”。

图片

于是一整套庄严肃穆的茶礼,也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称“法堂”,法堂设有二鼓,放在右上角的称“法鼓”,放在左上角的称“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通常,寺院内还专设“茶头”一职,掌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为来往的香客施惠茶水。

苏轼×谦师:点茶——斗茶
图片

有爱茶之人,自然就有茶圈。

“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名句,就是资深茶友苏东坡说的,他对茶的热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品尝、煎茶、磨茶,还自己栽种茶树,可谓嗜茶成“癖”。他在杭州任通判的几年中,与杭州各个寺院的高僧都有交情,或是议论佛法,或是游山玩水,好不快活,但众位高僧里,能够与苏轼谈及茶艺的,也只有高僧谦师。据说,高僧谦师的佛法虽然不及佛印禅师精进,但点茶的手艺却是天下一绝,每隔几日,只要苏轼休假,就会来到净慈寺,和谦师美美地喝上一盅,小小地聚一会儿。

高僧谦师是怎样泡茶的?

这就要说到“点茶”。唐朝时用的是煎茶法,将茶叶放置于水中慢慢加热,待煮沸后,依据自己的喜好放入食盐、胡椒等调味品。宋代的点茶法截然不同,茶汤制作用的是茶饼,为了使茶末与水交融,于是就发明了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称为“茶筅(xiǎn)”。因此,第一步就需要将茶饼碾成粉末放在碗中,分次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直至茶末上浮,形成茶汤。类似我们今天做一杯手冲咖啡。

图片

其实,早在唐朝末年,点茶的方式就已经出现,到了宋朝才成为时尚,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皆熟。而在点茶时,苏轼实际已经和谦师斗上茶了。

斗茶又是怎样的做派?

自古文人相聚,讲究“雅集”,行家碰面,从文章到私藏都要“厮杀”一番,茶这种好东西,自然要拿出来轮番烹煮,这就是郑板桥所谓“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斗茶时主要观察三点,第一,看茶汤的颜色是否鲜白,一般来说,纯白者得胜;第二,看汤花持续时间,时间长者胜出;第三,看点茶者是否点出“茶百戏”。茶百戏又称 “分茶”、“水丹青”,就是指点茶之时,点茶者用茶在茶碗绘制出来的图案,与现在的拉花咖啡很相似。

图片

每年清明时节,新茶刚刚采摘,苏轼就去找谦师斗一番茶,每次都是苏轼落败,佛门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使得僧人的茗饮技法已经出神入化,眼花缭乱,于是苏轼干脆大手一挥,拨自家茶送给僧友,斗茶斗不过,嘴上也要过过瘾:“建茶三十斤,不审味如何。奉赠报居士,僧房战睡魔。”

玩笑归玩笑,好友的茶艺也要吆喝的:“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都说念佛有三昧,那“点茶三昧”是什么呢?宋代点茶法中,将研成后的粉末再过筛萝一遍,放入茶盏中,用沸水调和成粘稠的茶膏(调膏),再以沸水点注茶膏(注水),用茶筅搅拌均匀,并且形成美丽的汤花泡沫(击拂)。如果调膏、注水、击拂都发挥完美,就称为“点茶三昧手,谦师就是这样的一流高手。

陆羽×皎然:君子茶交

茶圣陆羽,小时候是个孤儿,竟陵龙盖寺的住持收养了他,从小喝寺院茶长大的陆羽,跟师傅学得一手好茶道,长大以后才立志为茶立传著书,写成了我国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

图片

陆羽28岁时移居浙江湖州,交到一个僧人朋友,就是他后来的老师与学术伙伴,唐代著名茶僧皎然法师。皎然一直在杭州灵隐寺修行,儒释道都圆融精通,平生有两大爱好:烹茶品茗,吟诗作词。“茶道”这个词,唐代之前未有文献典籍记载,直到皎然的一首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学术界据此公认皎然为“中国茶道的始祖”。

然写了470多首茶诗,不少诗篇把饮茶的好处说得神乎其神,如升仙境,意境如太白之诗,例如:“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再如“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皎然的朋友圈子广,与当时的名家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都有过和(hè)诗的交情,也都不离一个“茶”字。皎然喜欢临安的天目山茶,友人元晟送来给他,他照例一首诗答谢,说这茶“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还提到是与陆迅等友人一起分享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但说的其实是,这茶你送我,我与好友一起尝了,茶是好茶,茶中有人情。

图片

但皎然的深交好友,还是小自己一轮的陆羽,两人结为“缁素忘年之交”时,皎然是当时的妙喜寺住持,已到过庐山、泰山、崂山、嵩山、天台等处以及苏南各地,他阅历丰富,对不少大庙的僧侣饮茶已颇有心得,而此时的陆羽刚刚移居湖州,还没有安顿下来,皎然就让他寄宿在妙喜寺。

生活上没有了后顾之忧,还有了安静的写作环境,陆羽开始写作《茶经》,更有绝佳的一点是,妙喜寺在长兴顾渚山置有茶园,这个顾渚茶园就为陆羽提供了最好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在妙喜寺寄宿的三、四年时间里,陆羽写成了《茶经》三卷,但在皎然看来,陆羽闭门写书,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观点,皎然批评时从不客气,在学术上他非常严格,让陆羽深入茶山,研究茶叶栽培、管理、采摘、煎制等环节,以补充、修改《茶经》。

图片

在平日里,二人经常论诗、探讨茶事,对于茶性、茶品、茶味、茶德,都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说陆羽更多的是一个科学家,从茶科学、茶种植、茶产业的角度来写《茶经》,那么皎然则更多是从文学诗歌,从禅理的角度研究茶,开启了“佛茶之风”、“佛禅一味”

皎然将茶事把玩了一生,到底还是看得平常,《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中说:“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有时招逸史,来饭野中蔬。”皎然之诗,虽然风雅,但日常生活,不外也是饮茶、读书、饭野蔬,起居从简,但贵在心中的那些趣味,从生活中找乐子。就像《论语》中,孔子夸赞颜回时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图片

茶有百味,本是山中的精灵,带着山之露水来到唇齿之间,唐煮宋点明冲泡,花样百出,茶道也是各有千秋,贵族喝茶,讲品艺,文人喝茶,讲风雅,匠人制茶,讲工序匠心,三两好友喝茶,讲时节,日本茶话,讲究一期一会,禅茶一味,讲究专注喝茶,活在当下。

而喝茶的心,日本茶圣千利休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自在就好。杂扰放下,变得自在,就得茶味之清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