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 焰丨佛法以及有关的情感

 读在现场 2020-11-17



佛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如来大沙门,常作如是说。——《阿含经》

在这个初冬的寒夜,夜幕无边降临。有一种温存的天籁的音乐从天边响起,有一盏如豆的风中之烛的烛光在闪烁,有一股阳光下的火焰在跳动。如梦、如幻、如真,淡淡的幽思、缕缕的回甜,合着这音符一起飘到远方、你的身边……

你可曾感觉得到这光和影的幻动,可曾产生妙不可言的美感和幻念。朋友、远方的朋友,你,在听吗?你,听到了吗?

我喜欢有一个身影在周末,背着手,独自行走在北大静园的大草坪上,人稀少了许多,有一份难得的清静。他心平气和地享受着冬日的温暖,细细品味着那份孤独而亲切的感觉。我也更喜欢青色原野上那个光着脚奔跑的孩子,赤足而欢乐的孩子。

你说:有一些光和影的幻象在空气中漂浮,动人心弦,让人不由自主地有一丝黯然神伤。而那一不同瞬间捕捉到的妙不可言的美感,又令人产生幻念,觉得生活的幸福虽有连续的断裂的痛,却也有不断涌来的新生般的乐。你说,我,就是那风中的烛光、我,就是那阳光下的火焰。那烛光和火焰就是我对你的安慰和问候。

只是,我不知,你的是否心海听闻到了,在万人丛中,市声鼎沸的“空”中,那份孤独而真诚的甜蜜的感觉和我内心无声的呼喊?

好想、好想,和你谈一场恋爱、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在每一个风清云淡的日子、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你,就好象多情的森林失去了月光的拥抱;就好象延绵的海滩失去了海水轻柔的拍打和滋润。想你,在每一个瞬间。

一首《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送给你。

不要笑话我、更不要用现实的功利来权衡她,从产生那情愫的那一刻,就觉得全世界的眼睛每天都盯着我看,每天我都害羞地在自己这一片新的情感天地中徜徉。庆幸吧!我们能在行走与思考的流浪中邂逅相逢。行与思的炊烟因相逢而缈缈升起。

这样夜幕无边的夜晚。钢琴键紧紧扣住我的心弦。

一束心灵的鲜花,今夜

在你面前绽放

低头,

你可嗅到她的芳香。

你带给我超出你想象的希冀、鼓舞、暖意和对岁月的怀想。正如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斯坦恩发现了中国天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时,对马友友说:“一个人的存在就是对另一个人最好的礼物”。一地鸡毛的日子里,你的存在,为我开启一扇阳光的窗口。幸福的空气是那样稀薄,让我在眷恋生命和感恩中体会到人性的关怀。

只是、只是害怕越美丽的东西,越不可碰,害怕哪一天突然有什么风暴打破这依稀的幸福;害怕这唯美的、空中楼阁似的情感经不起时间的磨损;害怕我们相忘于江湖;害怕苍老的誓言在风中听不到回响;害怕我在你心中慢慢淡去,最后只在心底留下一些如你所说的折射到心灵的光与影瞬息变化的错乱的幻象,害怕、害怕、害怕……

但佛陀早已告诉我答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真却显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只是一场梦;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

我们尽管心灵相通,却天隔一方,阴差阳错,不能相伴。这一切是因缘聚会的构成。鲜花盛开时确是炫人眼目,但最终必然枯萎,人们心中鲜丽的情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似真实梦。在无尽的轮回幻像中,我们的结局已是必然。我的表达可以是超然的,但心情却是无奈的。

佛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知道,在行走与思考的流浪中邂逅,这样的爱情永远充斥着没有答案的忧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说: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结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楞严经》

不必黯然。

佛光照射我,

我发觉,世事、人心就像秋天的云朵一般变幻无常,我们又怎能陷于虚幻境中不能自拔呢?这一切不过只是因缘凑合而暂时相聚,一旦因缘尽时,必是各自漂泊不定。

不必黯然。

我发觉,正因为情欲的欢愉,所以异常难以醒觉,沉迷越转越深。帝王将相、学士才子、英雄豪杰、少年老者在此一关鲜有过者。

《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是的,这种缠绵又深又细,一念一思皆如游丝,如吐丝的蚕,自已包绕了自己。裹挟了自己,困死了自己。生命为此缠缚流转,如漂泊生死海中的孤舟。若无文殊的智慧宝剑,若无金刚手菩萨的刚毅,我们如何能断除这藕断丝还连的痴情,走向天心月圆般的清凉和解脱呢?

古人云:“爱不重不入娑婆。”我不想再入这个苦多乐少的婆娑世界,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超越虚幻的红尘,飞向佛陀所指的佛光净土,因此,我不得不理智而又痛苦地向你说再见。

作 者 简 介

阳焰,1968年4月19日出生。成都大学中文毕业,四川大学新闻毕业。曾供职成都市文化局,现在成都广播电视台工作,任职成都新闻电台新闻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