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荣跃丨通讯的变迁

 读在现场 2020-11-17

时代在不断地变化着,几十年前的生活、几百年前的生活与现在的大不一样,而几十年、几百年后的生活又必然与现在的大相径庭了。我常为此感叹不已。这就是世界,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这个神奇星球上的不同寻常的故事。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种种变迁,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样的变迁是很多的,也非常奇妙。我这里就说说自己所经历的通讯的变迁吧。我想从我最初接触的电话说起。那是80年代初期我刚参加工作,当时的电话是手摇式的,如果你要找谁就左手按着电话筒,右手转动手柄。之后话筒里传来邮电局接线员的声音,问你找哪里,你告诉后她便给你接通对方。那时单位上只有一部电话,我记得我们经常通过一部手摇电话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通知,也经常去各个办公室叫领导、同事接电话。后来电话才逐渐增加了,因为当时安装一部电话很贵,要几千元,相当于现在上万元吧。那时一般要很久才与外地的亲友通一次电话,有时也发电报,而现在根本不再发电报了,各种新的通讯方式早已取而代之。

继手摇电话后出现了拔数字的电话,就是电话上有一个转盘,盘上有阿拉伯数字,要找某单位或个人就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往右转动拨对方的号码。这时不再需要接线员帮助接通电话,通讯技术有了改进,自然也方便快捷了一些。人类社会在慢慢地进步着。不知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要说“拨通”对方的电话呢?这个“拨”字也许就来自于当年打电话需要拨动那个转盘吧!那以后打电话就不再拨了,而是在电话上“按键”,按键式电话取代了转盘式电话。这又方便快捷了许多,拨(虽然实际上已不再拨而是按了)一个号码只需要几秒钟,而那种转盘式的至少也得几十秒甚至一分钟以上。这是通讯史上一次重大革命,人类社会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几十年过去了,这种按键式的座机电话一直使用到今天,也许还会持续很久吧,至少目前还看不到被什么新产品替代的迹象。

随着通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只借助座机电话联系,而是寻求随时随地能取得联系的方式。于是有了比砖头小不了多少、可以随身带着通话的“大哥大”,不过由于费用昂贵只有很少人才用得起。所以那些用“大哥大”的人仿佛自己的身价都提高了似的,有的还很显摆呢。对于很多人而言,当时出现的“传呼”也是一种时尚,它同样可以让你随时随地与他人取得联系。不少人把一种叫“传呼机”的东西别在身上,谁找你时向你发来信号,你如果有手机便可以按照号码回电话,没有就在附近的公用电话亭等付三五毛钱打过去。如今“传呼机”也像手摇电话一样不复存在,我们的下一代对那些时代的产物已经陌生,大概只有从史书中去了解它们了。可是知道吗,没有它们哪来现在技术如此先进的通讯设备呢?

后来手机越来越普及,几乎人人都带着手机,于是传呼机渐渐减少甚至消失,因为,如果这时还用它就不是时尚而是有点“土”了!手机也越来越小,人们以小巧轻便为时尚,这时再用砖头似的“大哥大”也是很“土”的了。你看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什么都不是绝对的,一切都在变化着。而手机的更替非常迅速显著,什么翻盖的,平板的,按键的,触屏的,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样式真有让人目不暇接的感觉。我想每个家庭数年下来,旧手机大概都有了一小堆吧!它们见证着通讯的发展与变迁,见证着社会的进步。我虽然不像年轻人一样常换手机,但至今也用了好几部了吧。时代在发展,技术在更新,你不换不行,那样旧手机显得土是一个方面,主要是手机根本不适应不方便。原来的手机不出几年就停产,技术参数、配件等等都落伍淘汰了,你还用行吗?在使用过的手机中,印象最深的是我买的一部当时很时髦的“摩托罗拉”,它与我妻子用过的“诺基亚”不相上下,但这两个著名的品牌现在也已成为历史。我那部手机当初真是前卫,好几千元一部,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年工资收入吧。那时觉得应该用一部能上网的手机,便于收发邮件。为了有利于翻译工作,贵就贵吧。那样的手机别在腰上,确实有点“气派”,似乎精神上还给人一点满足感。可现在看来当时并不宜用那样的手机,因为有利于翻译工作的邮件几乎没用上——它太前卫了,运营商提供的服务难以跟上,流量等费用也相当高,不划算。看来用过于前卫高端的东西并不适宜。那种手机便是现在的智能手机的萌芽,当时最先进,现在最落后。它又大、又重、又厚,由那时的阔气变成了现在的笨拙。我早已不用它了,但后来把它当闹铃又用了几年,其中大概包含着某种情结吧。这么昂贵的东西,就像废物一样搁在那儿有点可惜。现在,我已用刚换掉的三星手机代替它作了闹铃,因为它连这个功能也失效了!

本来,手机的主要功能是打电话与人联系,但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这个主要功能已变成了很小的次要功能。可以说几乎人人都在用智能手机了,而且智能的功能越来越多,这又让人目不暇接了!只有老年人还在用被时代淘汰的手机,或者用专门为他们设计的老年手机。如今,你可以在智能手机上玩很多花样,办很多事情。你可以在上面看电子书,看电影电视,可以玩游戏。微信、QQ让你能够随时随地与人联系交流,甚至还可以与对方“视频”呢!对于普通人而言,照相、录相功能差不多替代了传统的相机、录相机,带在身上非常方便。支付宝、手机银行让你不去银行也能交易,这在以前是难以想像的。手机淘宝让你随时可以在网上购买喜欢的东西。还有天气预报、指南针、手电筒、计算器、万年历、社交生活、休闲娱乐、滴滴出行……

简直数不胜数,应有尽有。

我充分享受到了这些功能的甜头的。前不久又享受到的滴滴出行,实在是价廉物美、无比方便啊!想去什么地方,只要一预约几分钟车就开到你身边。不仅在本城本地,我们去成都都喜欢打“顺风车”,而不像以前那样去坐公交车,方便舒适不说,价格也贵不了多少。新生事物的发展真是太快了,层出不穷!它们很多都出现在小小的、神奇的手机上,只需在上面作几次点击、链接就能办好很多事。你看,手机的通讯功能从仅仅靠打电话,发展到了过去无法想像的许多方式,这能不让人感叹吗!我看到,通讯技术还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瞧,几年前已有了叫做充电宝、移动电源之类的东西,让你把电源都可以随身带着了。以前需要换电池充电,现在的智能手机不再更换电池了,而且充的时间短用的时间长,因为技术在进步呀。人类真是聪明,人类的大脑很不简单!

这便是我所经历过的通讯的变迁。我很高兴生活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享受着时代的发明与创造!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确实让人难以想像,同时也让人充满了期待。

2016年8月7日星期日,立秋

作者简介


   刘荣跃,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省译协智库专家,四川省翻译文学学会理事。以“翻译经典杰作,译介研究欧文,写作散文随笔”为宗旨。现已翻译出版个人译著三十二部约七百万字,主编三十多部(套)约八百万字。在对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译介方面取得较多成果,有所突破。数次再版的代表译著有:《见闻札记》、《无名的裘德》、《野性的呼唤》、《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无名的裘德》获四川省最高文学奖第五屇“四川文学奖”。获四川省最高翻译奖第二届“天府翻译精英”奖。另创作、发表散文随笔若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