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 健丨师 魂

 读在现场 2020-11-17


桃李不言相比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更喜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是一种默然的情感,静静流淌。

先生就是这样。

上世纪四十年代,先生祖父写得一手好字,受其熏陶,幼成家训,特喜翰墨,自幼潜心主攻书法技艺,临池不辍。又师承当地著名书法家李瑞山先生示范, 临帖写字, 小有收获, 对书法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以前学书的基础上,继后又不断地遍临诸家名帖,隶书秦汉,楷宗晋唐,行师二王,铸古熔今,深得传统书法精髓,博通书法, 兼善诸体,融名家之长,继承和发扬传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在翰墨艺术中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

先生名曰郭宝生,字“藏珍”,斋号“文宝斋”。人称“中原欧楷第一人”。


纵观先生的书法艺术,可谓从“无法”到“有法”,当然,此“无法”非彼“无法”,毕竟经过一个静心的修炼,先生的书法在师法自然中深谙“道”的启示,完成了一个书法家所经历的“生——熟——生”的三个阶段。

书法,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内涵。作为书写技法,通过书写技巧、书写规则等元素的组合,承载了中国文字发展和延伸的记载和传递;作为艺术领域的奇葩,它不仅是因为文学与艺术的融会和结合,还是性格迹化、情感折射和人品修养的美学延伸,甚至是社会和历史的缩影。

品赏生先生书法,不仅看不到墨守成规、循规蹈矩,还能领略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书法艺术魂魄精髓。可以看出,先生书法已经从“技”的阶段跃入了“道”的境界。诚如禅者所言的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就是他在这种境界的变换转移中,呈现出人生的艺术升华。

仰望古稀之年的先生,感觉不到他的年岁,从风趣幽默角度审视,仍精力充沛,习书不减,从先生的处世风格不难看出师者之品德;不计名利教授弟子临摹中华之书法,不遗余力传授书法艺术,培育了严谨治学品道兼优之门徒,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先生榜楷皆能,楷行草皆善。他用楷、行、隶、篆诸体先后以书法形式抄录了《千字文》、《弟子规》、《孙子兵法》、《老子道德经》、《三字经》、《增广贤文》、(养生之道)、毛泽东诗词等长卷、册页二十余部以及大量的书法作品近千件。每年以不同形式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社区、学校以及大型企业赠送书法作品。

欣赏他的书法艺术,品习他的人生哲理,恰是给人一种清心寡欲和与世无争的谦谦君子之风。观其创作,笔落惊风雨,墨香阵阵飘。侃谈人生,其气定神闲,意气风发。这种挥洒自如的姿态和富有哲理的言谈,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宛如清泉石上来……


作 者 简 介

李健,男,汉族、现年52岁,系洛阳市新安县人,大专文化,现供职于义马公安。1985年参加工作,历职教师、记者。主要从事新闻宣传和文学创作,兼职《河南法制报》特约记者,多篇新闻稿件获奖。2013年当选为义马市作家协会常务秘书长;《义马文学》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发表20多篇散文和文学随笔等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