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秀英丨回忆儿时过大年

 读在现场 2020-11-17


时光匆匆,转眼又快过年了。大街上高高悬挂着的大红灯笼是那么的喜庆、耀眼。此时此刻,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可真叫一个高兴呀!

腊月十五以后,随着年的一天天临近,忙年也就与日俱增了。腊月二十的那个集是必须要去赶的。因为要买很多准备的年货。

早上起来,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蹦蹦跳跳地跟着父亲就来到了集市。放眼望去,集市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人们都在忙着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最抢眼的当是卖鞭炮之处,买卖兴隆,也是最热闹的地方,红红的鞭炮和一堆堆的人点亮了整个集市。别看我是女孩子,却对鞭炮尤为喜爱,每当听到那清脆的鞭炮声,闻着那散发出来的淡淡火药味,感觉才是真正过年的味道。于是缠着父亲去买了不少的鞭炮。接着陆陆续续还买了猪肉、山鸡,年莪、山药,还有黍米和红枣等很多吃的,我们高高兴兴地拎回了家。把买回来的肉先放在院子里冻着,那时的天气非常冷,可以说是冰冻三尺,权当天然冰箱。一进腊月二十三,就正式进入忙年的状态了。先打扫卫生,我帮着母亲把屋里所有的东西搬出屋外,用围巾把头包起来,笤帚绑在一根大竹竿子上开始扫屋,扫完后用抹布把角角落落都抹一遍,再把东西搬回屋里照原样放好。经过这一整理,整个屋子都透着清爽,感觉干净舒服多了。就快过年了,天天数着,日日盼着,觉得时间走得真慢。盼年的每一天都过得很高兴,那么的神清气爽。即使在冰天雪地里打扫卫生这种脏累活,也感到很快乐。

母亲蒸好了过年的馒头和年糕,香气氤氲中,形色各异的馒头和黄黄的年糕镶嵌着着红红的枣儿令人馋涎欲滴。刚出锅的馒头和年糕允许我们尽情地吃一顿,以后就搁在一个小翁子里放在院子里冻起来以备过年招待客人。腊月二十五以后就陆续地炸鱼,炸鸡、炸耦合、炸丸子了,浓浓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我和妹妹就像小馋猫一样围在忙碌的母亲身边蹭吃的。一晃就到大年三十了,这天,也就进入了年前最后大忙的一天,家家户户开始调肉馅包饺子,一家人的饺子包了整整一个上午,饺子里面包有分钱的,也有红枣和糖的,预示着年五更里吃到这些来年就会生活无忧甜甜蜜蜜。白白的饺子就像一个个小元宝并排着整整齐齐在盖垫上显摆着,煞是可爱。

下午,就开始挨个门窗贴福字贴对联贴过门钱了,这些一般是父亲和哥哥做的事。我也跟着凑热闹,帮他们抹糨糊。做完这些后就要准备去祭祖的礼品了,傍晚,由自家父辈兄弟等一行人去祖坟祭祖,我们就在家帮着母亲摘菜等准备炒菜做饭。夜色来临,也就进入除夕之夜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吃菜,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一直守岁至深夜。上床躺下后辗转反侧,脑神经非常兴奋,激动的心情毫无睡意,盼着快些天亮。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之时,忽然被一阵噼噼啪啪急促的鞭炮声惊醒,这是别人家早起来过年了,那时小伙伴们在一起比赛谁家过年起的最早,我也就再也不想睡了,一骨碌爬起来,穿上了压在枕头下向往已久的新衣服,这时,哥哥也紧接着起来了,我拿起门后边早已准备好的拴在竹竿上的鞭炮,挑着长长的竹竿,哥哥负责点燃,一阵啪啪的清脆声,响彻夜空,接着就听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望着飞向天空的烟花,我们欢呼雀跃,过年了!

这时,天已蒙蒙亮,就看见三五成群的人们挨家挨户去拜年,我也跟小伙伴们一起,加入了拜年的行列。拜年得来的糖、花生瓜子之类都装满了新衣服的口袋,小伙伴们在一起相互比划着,炫耀着。吃完早饭,我们就去厂队部的会议室里玩耍,那时简陋的会议室一般不锁门,也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玩乐场所,踢毽子,捉迷藏,累的满头大汗,玩的不亦乐乎。直到听见母亲唤儿回家吃饭的声音传来,才感觉已是中午了。父母单位里有个小名叫三钱的职工,长得有点滑稽,因为当时是工人(那时工人很吃香),就娶了个很俊的农村媳妇,高挑的个儿,白白的皮肤,瓜子型的脸上配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正好过年期间他们结婚,我们就像一群小鸟一样追着人家看,要糖要麻花啥的,要了一次又一次。现在想来很是可笑!

小时候的年就这样在充满了快乐的纯真时代慢慢划过。如今的生活天天像过年,可真正过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泊了,现在,正是临年靠近的时候,可怎么也找不到小时候对过年那种期盼的感觉了。


作 者 简 介

刘秀英,山东寿光。喜欢读书,书永远是宁静广阔的精神家园,书会让人活在更大一点的精神世界里。作品散见于寿光报刊网络文学微信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