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秀全丨谒卞毓方先生

 读在现场 2020-11-17

多年前办公室的墙上就悬卞毓方先生一幅字“独立特行,一意孤行”字属于草书,风格有如题字,“行”字尤为夸张,想到“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也许是自画,也许是题人。久久观摩,心领神会,一直认为先生是个书法家。

今年一月,第三届“中国因你而精彩盐城杰出人士”电视颁奖盛典上,全国多个行业的11位盐城籍人士向市民亮相,卞毓方位列其中,哦,先生是散文大家。我注意到,卞先生1944年生人,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曾就职于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社,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岁月游虹》、《妩媚得风流》、《寻找大师》、《日本人的“真面目”》等十五部散文集,连续多年在全国散文榜上位列前列,获首届冰心散文奖,有“南余(秋雨)北卞”之称。在一家报纸副刊作者微信群中,我读到文友转发的卞先生的一篇文章,这一读,我被先生大气磅礴黄钟大吕般的散文所吸引,我们顺理成章地建立起了联系。

几天前我到京参加一个招商会议。期间去拜谒了先生。出发前我发去微信,问他是否在京?是否可以一会?先生爽快地回复:“欢迎,届时联系。”我们此前既无谋面也无他人介绍,按照国人的习惯,未免有些唐突,我心想,既然因了散文创作的缘分,能够与先生结识,这个难得的见面交流学习的机会一定不要错过。为不影响先生午休,这天下午我预约先生三点半到访。二点一到,我和一起赴京的同事离开宾馆,打车从驻地出发,往先生发来的地址——外馆斜街驶去。适逢“两会”期间,北京人流车流高度集中,出租车走走停停,我唯恐延误约会的时间。车窗外,天空湛蓝,路边,新疆杨花絮飘飘,山桃树红颜招展,白玉兰迎风怒放,棣棠一嘟噜一嘟噜吐出金黄的花,我并无心欣赏,期盼准点到达会晤先生。

三点整。车到指定位置。我们带上家乡特产醉螺、菊茶各一盒乘坐电梯到18楼。门掩着,先生早就做好迎候的准备,热情地把我们引至客厅的沙发,宽敞的客厅墙壁悬挂有多幅字画。室外有邻居家装潢传来阵阵噪音,先生此前就在微信上留言:“楼上装修,(有)几家,闹得我无法静心,后来想想,这世界那天不在装修呢?难道你就不干活了?这么一想,立刻心定神闲……”我当时就为先生的睿智幽默而窃笑。

我们从他发表在《人民日报》(2017年2月13日)《大地》副刊上的《盐都谈盐》说起。那是先生游访家乡的一篇散文,短短2000字把盐字的含义、盐城的由来、区域历史人物尤其是范仲淹写得栩栩如生。文中还提到,他祖籍盐城南乡,原籍阜宁。谈话中,先生告诉我,解放初期,他六七岁,随父亲移居射阳。1964年他考取北京大学东语系日语专业。1970年去湖南工作,后奉调进京。50岁开始写散文。他说,写文章要成功,并不是仅靠才华,一切都是应运而生。你必须全方位的把控,好比一个人跳高,假如你跳两米,不是人高、身轻就能达到。知识储备一定要厚实,政治、历史、哲学、文学、美学、书法、绘画、易经八卦等等,掌握越多越好。

他的每篇散文都是苦心经营的结果,他的神来之笔频频出现,他的散文常常散发出思想的火焰。季羡林在卞先生散文集《长歌当啸》的序言中写道:“毓方之所以肯下苦功夫,惨淡经营而又能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他腹笥充盈,对中国的诗文阅读极广,又兼浩气盈胸,见识卓荦;此外,他还有一个作家所必须具有的灵感。”贾平凹在《读卞毓方散文》中评价:“他的散文不华丽,也不‘悠然见南山’,但硬朗沉重。……这样的散文不能以才华扶摇,却必是以思想为本。”

卞先生涉猎广泛,搞过五六年考古。他说,根据世界考古发现,人类可能毁灭过若干次了。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5000多年,与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比,简直是一粒微尘。科技的超速发展,军备的无序扩张,有朝一日人类失去理智之时,就是地球毁灭之日。编辑是他老本行,校对的功夫十分了得,二三十万字的一本书,他只需哗哗一翻,哪怕几个错别字也能尽收眼中,无需逐页翻阅。

他善于在别人司空见惯的观念、事物、诗文甚至歌词中琢磨出不一样的发现比如日本作词家井出博正作于1977年《北国之春》这首歌,不仅流行全日本进而全球十几亿人喜闻乐唱。其中有这样一段:“婷婷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木兰花开山岗上/北国之春天/啊北国之春已来临/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妈妈犹在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卞先生娴熟地背出这段歌词后,问我们是否发现有什么不当之处?确实没有考虑过,我摇了摇头。他说,秋送寒衣御严冬是常识,春已来临妈妈寄来包裹,是妈妈疏忽错过季节还是作者疏忽乱点鸳鸯谱?可见,流行的东西也有商榷之处,不要被大人物、大家、大作吓住、盲从。

装潢的“喧闹”声不时飞进室内,似乎并没有构成我们交流的障碍,我们的交谈在亲切融和无拘的氛围中不觉过去一二个小时。卞先生说:“走,请你们一起到茶社坐,有个湖南后生约见。”于是,先生带我们穿过外馆斜街,到安定门外大街西侧的江苏饭店,在饭店门口,见一年轻小伙子,正是来自湖南慕名求教的小曾。先生把我们引至一旁的紫爵咖啡厅。服务员递上茶饮清单簿,卞先生说,喜欢什么茶,随便点,不要客气。我们点了菊花茶,他点了一杯热牛奶。他说,他平时不喝酒不抽烟不饮茶,生活比较简约,就说喝茶吧,那得有时间花在上边品尝。对时间非常吝惜的他,应了鲁迅那句老话,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到写作上了。这样看来,他这多年出版了十几部散文大作,除了他潇洒的手笔之外,得牺牲多少类似“喝茶”休闲的时间。今日他能拨冗茶叙,实为幸事。晚饭时分,先生在江苏饭店大厅请我们吃饭。他亲自点了茨菰烧肉、大煮干丝、韭香鸭血、油渣豆腐烧青菜四道淮扬菜和阳春面,道道合我们口味,湖南小伙子也吃得蛮爽,看来离家几十年的先生还是固守着家乡的味道,阳春面在我们老家还有“常来常往”的寓意,我们为先生的热情而受宠落惊,倍感温暖。

明月西上,树影婆娑。华灯下与先生道别,如沐春风,备受鼓舞。

2017-3-18晚于盐城寓所

作 者 简 介

贾秀全,男,汉族,江苏盐城人,1962年4月生,研究员级高级政工师、正高级经济师。系江苏省盐城市作协会员、市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1980年代发表通讯、散文,作品散见于国家和地方报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