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口街的老澡堂/马双喜

 读在现场 2020-11-17

豫北名镇道口镇,在历史上曾被冠于“小天津”之称的美誉。这是因为晚清光绪年间,道清(道口至清化)铁路、卫河水路和土路(道口至濮阳、清丰、长垣、内黄等地)相交于此,因此道口成为豫北重要的水旱码头,也是农副产品和丝绸洋货的集散地。那时的道口,已形成由12条大街、72条胡同相互交织的交通网络,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俨然一座小城市。不但“道口烧鸡”闻名全国,这里的澡堂也别具一格。

卫河水路上达百泉,下抵天津,水中“帆樯林立”、三百万之民船,四时畅行,南粮北运,津货南来,陆“通梁达燕、运卫仰鲁”,路上“轮蹄徒旅”。明清至民国年间,道口商贾云集、贸易繁盛、“日进斗金”。外地商贾将先进地区澡堂的建造风格和经营模式带入道口,道口人得以借鉴,形成了“土洋结合”的澡堂文化。

听长辈们说,清末民初,道口街已经有澡堂3所,分布在顺北街、二道街、一面街。当初的浴室是在地上砌一个池子,池下埋一口大铁锅,人在铁锅下烧火,烧热整池水。池上盖房,屋顶为半圆形,犹如倒扣的大锅,也很像城门洞。池中热气上升,全部聚集在室内,可保温度。更奇妙的是蒸发到顶部的凝水会沿着穹顶、墙壁流下,而不会滴在人身上,可见设计之巧妙。

记得第一次父亲带我去洗澡,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那时,全道口街仅保留二道街一处澡堂了,而且没有专门供女人洗澡的浴池。所以,每到周日澡堂便挂出“今日妇女洗澡”的牌子。

我父亲是盲人,每次洗澡都是我领他去。在门口售票处交钱买了“筹子”(竹板或木头做的)后,没走进内室就听见劈里啪啦地敲背声,掀开帘子进入澡堂的休息厅,一股湿热气体扑面而来。这时候,只见澡堂里跑堂伙计的呼叫声和大厅里三个一聚、五个一拢说活的嘈杂声。仔细听来,有谈论国家大事的,有叙说刚刚发生在身边的新闻的,总之,他们都在谈论着各自喜欢的话题。有人不时地吆喝,伙计不时地送水,不时地打毛巾把子,使人感到那浓浓的澡堂气氛。

第一次进澡堂,我仔细端详着澡堂的内部设施:澡堂浴室和休息大厅一分为二,休息大厅为二层木质结构楼房,一楼二楼均未休息室。大约有四五十个床位。床的后半部略向上坡起,呈半躺状态,便于浴客躺上看报聊天。床位摆放整齐有序,两床之间有一茶几,木质地板整洁,室内温度适宜。

父亲是这里的常客,每差三隔五就会来这里洗一次澡。洗澡时总是带上一包香烟,进入浴室,就向每个熟人让烟,因此,大家都很喜欢我父亲,只要我父亲刚踏进浴室的门口,立马就有打招呼的,还有主动上前引路的。

浴室的休息厅,有零食叫卖的,如兔肉、花生米、芝麻大糖、瓜子、香烟和二锅头应有尽有,卖零食的伙计用托盘举着,定时出来叫卖一圈。也有爱好吃喝玩乐的澡伴,你带猪头肉、我拿鸡爪子,直视着对方仅裹一条浴巾的身体划拳行令、喝酒吃菜,晕乎着、畅快着。

澡堂不分贵贱,不论贫富,洗澡时都要脱光衣服,一丝不挂。“三教九流”的人物在这里赤裸相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使我想起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一个情节:宰相刘墉和乾隆皇上一起洗澡,刘墉跟乾隆皇上开玩笑说,咱们脱了衣服,赤条条相见,就没有等级尊卑了。说的皇上哭笑不得、喜怒无法。

脱下所有的衣物拿着毛巾往浴室中走,拉开浴室内门热气扑面而来,一瞬间会有短暂的窒息感。不过朦胧的灯光下随之而来的温暖便会取代刚进去的不适。浴室是拱形的,窗户很小,室内面积不大,大概能容纳20多人,有头池(即高温池)和二池(即中温池)。我父亲担心我被热水烫住,不时提醒我不要靠近头池。

池子里更是氤氲缭绕,雾气腾腾。泡澡的老人,一般都闭目养神地泡在池水里,只露出个头来。还有的双手搭在澡池边的瓷砖上闭上眼睛,轻松感像电流般涌动。在烟雾弥漫的池子里泡个十来分钟,泡得全身有点发软。泡过之后,只见大汗淋漓、遍体通红,顿感蒸气绕体、神经松弛、筋骨舒展。这时候,舍得花钱的人,会叫个搓澡师傅来搓澡,经他浑身上下那么一搓,浴客身上的泥会像雨点般往地上落。既洗净了身体,又舒了筋活了血。我父亲比较节俭,每次都是我父子爷俩互相搓搓,照样达到搓澡的效果。

出了池,跑堂师傅立刻递上一条浴巾,自己将身子裹起来,还有就是跑堂师傅打热毛巾把子的高超技艺,堪称一绝。他们能将“毛巾把子”放进滚开的水中,左右一拎,然后将手巾把子递给刚从浴室走出来的浴客,好像一点都不烫手。

来到休息室往座位上一躺,浴巾一裹,听邻座天南地北地吹牛,什么吃喝拉撒、东家长李家短、国家大事,聊什么的都有。他们谈天说地、下棋看报,好不悠闲自得。

我真羡慕那些有钱人,他们便嗑瓜子,边叫上按摩的、修脚的伙计,享受按摩修脚的那种快感。我参加工作后,也享受过这样的服务,师傅按着按着,我感觉眼皮子不听话了,朦朦胧胧地进入梦乡,痛快地睡了一个小觉。等睁开眼睛一看,脚修好了,按摩也结束了,用跑堂师傅扔过来烫手的热毛巾把子一擦,精气神又来了。顺手端起茶杯,喝上几口已沏好的茶,此刻就好像进入仙境一般,飘然,惬意!

道口还有一些泡澡族,这些人大部分是无业族或自由职业者,泡澡族中也不乏一些老年人。只见他们茶几上摆着烟丝、烟纸、一壶烧酒、半袋蚕豆,半躺半靠的眯上一阵,睁眼后酌口酒,撮起烟丝熟稔的裹只大炮,泯口浓茶,接着又躺了下去。喝酒、冲澡、抽烟、睡觉,或打牌或下棋,或聊家事、国事、天下事、奇闻怪事,直耗到澡堂关门为止,几乎天天如此。泡澡已经成为这些人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泡澡族还讲究一个“泡”字。按他们的理论,只有慢慢地浸泡在热水中,才能促进血液循环,全身发汗,毛孔张开,将污垢及油脂推挤到皮肤的表层,并软化角质,这样就可以让汗水带着老旧废物及毒素一起排出体外。进了澡堂只冲淋浴而不下池子,那是暴殄天物,不懂生活情趣。

泡澡族也讲究一个“闲”字,“闲得没事去泡澡,泡起澡来没完了”。这是泡澡堂子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认为,如果把洗澡作为一个任务,像个急性猴子匆匆地洗完,那就不叫泡澡堂子。既然泡澡了,就得优哉乐哉地休闲一番。能在澡堂里呆上两三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才能体味到人生的闲情逸致。后来我参加工作了,特别是到了临近退休时,就体会到其中的味道。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道口镇范围内各工厂都相继建设了内部职工浴池,如县纸厂、电厂、柴油机厂、油厂等,大概有七八家内部职工浴池。这些浴池的出现,有效缓解了澡堂不足、供需失调的矛盾。

国家改革开放后,洗浴业得到了繁荣发展。时至今日,道口镇除了宾馆、酒店内部洗浴外,大众浴池、上档次的桑拿房、还有汗蒸馆、SPA水疗等名目繁多的休闲沐浴场所遍地开花,足足有几十家。

日升月降,斗转星移。身处现在的高级的洗浴中心,怎么也寻觅不着旧时的影子、感受不到往日那种悠闲和惬意,我不时还怀念旧时“道口街的老澡堂”。

写于2017年4月1日

作 者 简 介

马双喜,男,50末,出生于“烧鸡之乡”——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供职于滑县政府部门。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社会兼职有滑县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滑县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滑州文化》及《滑州儒学》杂志副总编。曾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企业报》、《河南日报》、《安阳日报》、《河南法制报》、《滑台文学》和安阳市委、滑县县委机关刊物及省市网站发表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