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西良丨槐花开时满村香

 读在现场 2020-11-17

槐花在忽冷忽热的春风中孕育,在夏天到来时绽放。花开时,整个小村被浓郁的绵甜笼罩着,一串串槐花雪白香甜,一片片槐花铺天盖地。礼拜天回老家,还未进村,一股沁人肺腑的香气扑鼻而来。不论在何地,每当看到槐花盛开,一种对故乡的眷恋和美好时光的回忆便油然而生。

槐花开在春末夏初,她没有桃花的娇艳,杏花的鲜美,牡丹的华贵,不与百花争春是她的品德。她像琼堆玉砌一样在春风中摇曳,以清丽素雅、阵香扑鼻而在百花中显得高雅。更以在青黄不接时,给人以美味,裹人饥腹,而让人们津津乐道。六十年代中期,人们生活十分困难,本家的大叔在离家几十里路的学校上中学,这年春天就要毕业,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二老爷撸完榆钱子、掰柳芽,槐花开时用盐淹了一缸槐花,三五天往学校送一次,硬是熬到毕业,考上了大学。大叔虽然当了官提了干,但每年都要回家吃一次槐花窝窝头,回味当年的岁月。童年时,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每年春天断粮仍然很正常,每到放学回来,将包里的书倒出来,吱溜爬到树上,撸上一大书包槐花。母亲摘掉树叶,用清水洗干净,不论是做成槐花丸子,还是槐花窝窝头、槐花煎饼、槐花菜豆腐,我们兄弟几个都抢着吃,以此填饱肚子。每年春天摘槐花、吃槐花,给我们清苦的童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更替,对槐花的感悟,也越来越深。槐花让我们看清世间人生艰辛,槐花使我们领悟今日生活的幸福。朴实无华的槐花不择沃土、不恋高枝,不妖不骄,默默奉献出甜蜜芬芳。记得有一首赞美槐花的诗写到:“嗡嗡的蜜蜂提着白天的篮子,慌慌张张的求爱,把花蕊的初恋收进黄昏。少女娇嫩的臂膀尽情的袒露,甜蜜在丛绿的波涛里奔涌,绿阴中点缀的白色,纯洁得让人心痛。”村里的槐花姐家里有一棵又粗又大的槐树。母亲生她时,正是槐花盛开的时候,洁白如玉的槐花挂满枝枝杈杈,满院奇香无比,念过私塾的老爷给她起名槐花。槐花虽然生活在三年困难时期,生活十分困难,却长得如花似玉,天资聪颖,在班里成绩一直是前几名,不知累坏了多少眼球。高中毕业时,青梅竹马一直和她好了七、八年的二哥,高考落第后,一气到外地干建筑,当他挣下钱,准备向槐花姐吐露真情时,槐花已迫于家庭压力远嫁他乡。二哥看着槐花家落得满地如雪的槐花,流下了泪水,错失青春悔已迟,落花岂有再登枝。从此二哥发奋自学,终于考上了外地一所大学,听说他写的论文已在国外刊物上发表。去年槐花盛开时,两人又相见,双双鬓发已见斑白,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只好永埋心底。

槐花不与百花争艳,朴实无华晶莹剔透,洁白如玉,默默奉献甘甜芬芳,这不是故乡亲人品质的写照吗?这不是普通百姓所具有的高尚情操吗?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吃槐花已成为一种时尚。槐花又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生活保健无公害产品。

我们有许多认识与情感是大自然启迪给我们的,我们如果每天都满怀激情地拥抱世界万物,那我们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多么幸福!吃槐花、赏槐花、品槐花不仅会理解生活、感悟人生,更会从心底唱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作 者 简 介

马西良,男,生于六十年代,古滕善国人士,散文作家,笔名鲁波。重情山水间,笔耕数十年,作品简洁疏朗,语言凝练,哲理性强,文风洒脱飘逸,自然清新。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散文作品奖励,发表作品200多万字,大量散文作品入选全国优秀散文精选(选粹)或中学、大学教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