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 泓丨竹之城

 读在现场 2020-11-17

远看是山,近看是城,城在山上,山在城边。这就是有着“天然氧吧”之称的山城——德化。巍巍戴云山,潺潺浐溪水。在这座环山抱水的山城里,有着德化肺叶之称的戴云山,漫山遍野的浓重绿色正静静躺在一个悠悠山城里,从山上倾泻而下的翠竹铺满了山城和所有角落,竹在城里,城在竹中。

踏足山城,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目之所及,竹林苍翠,峰峦如黛,云天似锦,真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全身上下顿觉通畅,心似轻舞飞扬。映入眼帘的处处都是竹子的景象及许多有竹有美的文化小品。沿环城路向戴云山行驶,一路上的景色渐渐地由高大的建筑变成郁郁的竹林,一幢幢精致美好的小楼隐在竹林之中,当你走完那条冗长的“白加黑”的山路,山城,这个竹之城,正静静地卧在你的眼前。山城德化西面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亦是前面提及的德化的肺叶——戴云山。此山是闽中有名的“绿色宝库”,更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山腰的白云竹海就像绿色瀑布一样,朝山坡之南倾泻而下,把整个戴云山淹没在竹海中,蔚为壮观。

城因小而便利,因便利而悠闲。漫步城中,四处可见翠竹的身影,满城尽被青葱掩映,片片竹林迎面,满目翠绿入帘,从任何一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幅美丽的竹子水彩画卷,人在其中可以吸清呼浊,吐故纳新。当你被纷繁的工作、生活的喧嚣闹得十分疲惫时,是不是向往去一个温馨柔软的去处,去那儿洗涤烦忧的尘埃,感受心灵的沉淀和灵魂的升华呢?竹荫道旁,居所内外,水系左右,公园上下,景随步移,那一棵棵看似普通的竹子便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静静地装点着这个古老而富有朝气的南方山城。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友人乐得逍遥,也曾做一番闲云野鹤的隐士出游戴云山。如果用步行的舒适度,来衡量一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山城德化无疑是很适合散步的城市之一。藏在戴云山脉深处的双芹村和上寨村,悠悠远山,青青翠竹。步入竹林中,切身体会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向上看,竹海层层,屋宇飞檐隐展期间,蓝天、白云、翠竹交相辉映;闲适缓步村中,不时可见别有一番“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一条条古石板路蜿蜒延伸的景象,充满无限禅意。竹很早就人们视为精神之物。《礼记》便道:“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一棵竹是一部自然史,也是文明古国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古往今来,竹因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坚韧不屈、虚心高洁的风格品性,一直被赋予坚毅、挺拔乃至高雅孤傲的拟人化意蕴,从而备受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与厚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诗绘画的对象。文人墨客欣赏竹、赞美竹、歌颂竹,最著名的当属苏轼这句话。它将竹子的品格和做人的气节描述得淋漓尽致。王维笔下的“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只因一处竹丛,便使生活环境艺术化了。李商隐访问“骆氏亭”后产生诗兴,写下名作:“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周边广植绿竹,透出几分清幽。松竹梅是“岁寒三友”,梅兰竹菊是“四君子”。“竹直心虚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师”。这些铿锵有力、意蕴深厚的诗句,道尽了竹子清白、坚贞、顽强、谦虚的卓绝品格气节,它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足以为亿万人之师表。

千百年来,竹的不畏霜寒、虚怀若谷、淡泊宁静、刚劲挺拔、洁身自好的姿态笔直地竖立在所有人的心里,它的虚心有节、清枝凌云完美地诠释了人们丰富的感情色彩和精神境界,是德化人乃至整个山城的心志秉性。居住在竹海中是一种享受,一种境界。美丽的山城处处有景,处处有诗,处处散发着竹的清香,无时无地不彰显竹的精神,体味竹的品性,更延伸竹的气节风骨。现在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工作生活节奏过快,需要用舒缓的“静”来克制这种过快产生的动。常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便正是动静结合的常理。过动则犹如紧绷的琴弦,于忙碌疲惫中拉伤元气;过静则有如一潭死水,于停滞僵硬中失去活力。于是人们静得太久会感到孤独,而闹得太紧又向往寂静。

竹子令人怜爱,不只是因为它碧绿生青,英姿勃发,不怕严寒,平衡环境,更由于它一身忠骨、无私贡献。竹海深处,万棵碧玉般的竹子耸立云霄,微风拂过疏竹,竹笋竟发,阳光透过斑驳的竹叶洒进深邃的林中,薄雾萦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竹林中不是死死的沉寂,我们进驻带去了欢声笑语,人与竹林相映成趣,便也有了“蝉嗓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动静结合的意趣,涤尽了平日生活工作的尘埃,享受自然的清新,别有一番山居生活的野趣。透过密竹往下看,整个德化城便处在这青山碧水涧,身处于钢筋水泥的城市总有种漂泊的恐惧感,而安身立命于德化这个竹之城,倏忽便有了归宿感,这里都市与山野的完美契合真正地符合了现在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心理。假如德化人沿浐溪两侧而改造成点、线、面、环、网的结合,来展示人们对竹林的喜爱,那将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瓷都新风景线,所谓的点,就是营造街头若干精品竹林;所谓的线,是在道路两旁种植翠竹;所谓的面,就是在公园、广场、单位、田园成片种植竹林;所谓的环,是指围绕河岸、绿地、山头、庭院种植竹子;而所谓的网,就是将点、线、面、环的结合形成具有山城特色的竹子绿化网。

竹子本是江南的植物,我国南方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竹的生长,国人种竹历史悠远,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竹国,竹子品种丰富、形态各异,矮者仅10多公分高,巨者则高达40米。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510年后,年年可以砍伐利用。由于它枝叶茂盛,根系发达,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土防冲,挡风减灾,能发挥维持生态平衡,营造优美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作用。

竹子的丰功伟绩和忘我献身,创造了一种境界高尚的优秀人文精神,同时具有乐于奉献的自身牺牲和贡献。竹子长大后,把它的全身百分之百地贡献给了人类,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它可以制作家具、屋宇、家具、日用品、工艺品、乐器。从竹子中提取竹纤维,可加工成服装毛巾,竹筋经特殊处理后,其硬度可与钢筋比美。竹笋是美味的食品,竹的提炼物,可制成清肺、化痰、止咳、利尿的药物。目前常用的复方鲜竹沥液,就是以鲜竹沥为主料的清热化痰止咳中药。竹子加工整形后削下来的碎料,还是造纸的优质原料。竹子短暂的一生,为了满足人们吃穿住行用之需,真正做到了彻底完全为人类,粉身碎骨也心甘,怎能不叫人感动吗!

山城德化,这个宁静安详又朝气时尚的竹之城,正是真正宜居之所。

作 者 简 介

洪泓,字闻之。男,公务员。偶得弘一上人(二一老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之言后,遂自号日二一堂,又号龙宝斋,别署半学斋,温陵人。生于花棚下,长在曾井边,行走于古城内外。定位品茶人,文字客,云游者。信奉名不必显,钱不在多,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在!勉强的不要争,该为的尽管作,平常心本分事,甘愿做欢喜受。不负花月,不废笔墨,不离山水,不绝音韵。冷眼观世,潜心笔耕,忙碌于现实,自驰于内心。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