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溪雨丨白马寺游记

 读在现场 2020-11-17

白马寺变了,正对老山门南边建立起了一座气势宏伟高大的石碑坊门。放生池,石拱桥,两侧辟有数百米长的绿地,牡丹花圃,草坪中有四通八达的曲径小道,还有供游人休息的石凳,凉亭。西边新建的山门外是一个大广场,广场西边是停车场,南北两边商铺林立,饭店,卖唐三彩各种旅游纪念品的一家挨一家。白马驮经来,经从远方来。白马寺是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晚上梦见佛光缠绕金身的神仙后,特遣使往西域拜求法事,永平十一(公元68年)年特使和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到达洛阳,为纪念白马驮经有功将洛阳城东13公里建的寺院命名白马寺。

白马寺坐北朝南占地二百多亩,山门为三拱门,三门象征佛教的“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佛教也称涅槃门。一对石狮一对石马各站在山门东西两边。进得门来东西两侧是摄摩腾,竺法兰二高僧墓,五座大殿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阁。毗卢阁由南向北一字排开。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寺院,有世界著名迦蓝,中国佛教“祖庭”和“释康之源”之称。寺院保存着元代夹纻干漆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造像还有大量历朝各代的石碑

天王殿两侧是泥塑的四大天王像,中间佛龛内供奉的是弥勒佛笑像,佛教传说中弥勒将继承佛祖释迦牟尼的佛位。此处供奉的弥勒佛笑像是民间传说中,五代年间浙江一个叫契此的和尚,肩扛一根锡杖上面挑一个大口袋,成天在闹市沿街乞讨,看似疯癫,赤脚跌坐,随地而睡,他笑口常开人称布袋和尚欢喜佛。他临死时念了一个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万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这是典型的印度佛教中国化的缩影。大佛殿供奉的中为释迦牟尼,左为摩诃迦叶,右为阿雄,三佛像构成了“释迦牟尼灵山会说法像

大雄宝殿香火缭绕,虔诚至极的善男信女双手合实叩拜在佛祖释迦牟尼佛像前,祈福许愿祈求佛祖带来平安带来好运。佛祖左面是东方净玻璃世界药师佛,右面是佛祖释迦牟尼分管他主管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他永远挺着大肚盘坐在莲座上笑呵呵超度众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笑看世人好的坏的聪明的糊涂的善的恶的,超度他们脱离苦海平平安安到达苦海的对岸——西方极乐世界。佛家讲究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人一生要积善行德,多做好事。人呀人在这世上,名呀利呀,打啊杀呀,你争我斗,骗呀哄呀,尔虞我诈。有谁能像佛说的那样脱离苦海,慈悲为怀,忍让为先,不争名不争利。争来争去到头来撒手西去什么名呀利呀,金钱财富一样也带不走。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只留占地三尺荒坟一座。

寺院最后的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刘庄少时读书避暑的地方,后来是二高僧下榻译经的地方。毗卢殿里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一佛两菩萨佛教中称“华严三圣"。白马寺东边三百米处的齐云塔,原是五代建造的木塔,前身为白马寺释迦如来舍利塔。现如今十三层四方形密檐砖塔,高25米,直插云霄,是金代大定十五(1175)年重建的从寺院游览出来,我坐在西边新山门前的台阶上,大门进出的游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时不时有远方游方的和尚和肩挂居士包的居士来到寺里朝拜。台阶上还坐着几个穿着灰布长衫的年轻的小和尚,看样子最大的不过二十出头,小的也不过十六七岁。我想与他们攀谈始终不好意思开口,他们年轻轻的正是早晨八九点的太阳,正是学习进取上进的大好时光,为什么却遁入空门,在这里能学到什么如今的寺院早已不清净,白天游人如织乱哄哄的。随着商品大潮寺院也染上一股铜臭味。僧人也卖香火纪念品,抽签解卦,撞锺求好那一样离不了钱。看功德箱的老和尚睡眼昏昏满脸灰黄,也许是被香火熏的,当你向功德箱投钱时,他懒洋洋的豪无表情的嘡的一声敲响小铜锣,有时他竟然连理也不理,铜锣也赖的敲一下。我想着看着始终没有开口,这时从山门外过来一个下岗的武警小战士,和那几个小和尚聊了起来。问他们是那里人,那大一点的和尚答道我们是广东人,小战士又问你们是不在社会混不下去了才当了和尚三人笑而不答。稍停那个小的和尚说他们都是佛学院的学生,来白马寺学习体验生活。那个大的说人人都有追求,入佛门当和尚并不是人们想像那样,在社会上有了不如意的事看破了红尘无奈才入了佛门,到寺院青油孤灯,布衣素食,粗茶淡饭了却自己一生。其实不然,佛学深不可测,你学习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你也难学懂弄通。

那战士又问寺院一天游人乱哄哄的你们能安下心来学到东西吗和尚笑了笑说不下真工夫是学不到真经的,这全在自己的努力下苦功,要排出脑子里的杂念及一切干扰,静下心来只有这样才能学进去。他又说人求于佛解救自己,给自己指出一条明路那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唯心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谁也救不了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救自己。你就可大彻大悟了。一席话说完谁也没再吭声,大家都陷入沉思中。

这时蓝蓝的天上飘过几朵白云,早晨的阳光照到金碧辉煌的大殿上,照到绿地花圃中的牡丹花上,那浓浓的花香直扑人的鼻中。金色的阳光也照到来来往往的游人身上。

作 者 简 介

流溪雨,山西省运城市人,爱好文学。常爱写些拙文在报刊网络上发表。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