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端芹丨闲聊监考

 读在现场 2020-11-17

按常理说,监考应是做老师的职责,可近几年的中高考监考请假者众,何也?我想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其一,监考压力大。尤其是高考,是国考,牵扯千家万户,关乎每个考生的命运,搞不好,会受处分,丢饭碗;其二,中高考监考规矩多,有些要求近乎苛刻,不近人情,比如,监考时,有“三不”规定:不准坐下;不准看报;不准如厕。试想,在数小时内,把你囚禁一室之内,不给你人身自由,是何感受?我观察了一下,不愿监考者大致两类人:一类“地下工作者”,即校外办班者,他们利用监考时间组织学生补课,其收入是监考费的若干倍,这类唯利是图者,当然不屑监考;一类矫揉做作者,多是年轻女性教师,一般女性教师家庭条件优越,不至于为几个监考费卖命。

无论如何,我是要参加监考的。不是我的境界比别人高,一来我是个闲人,不监考又能去干嘛呢?二来我觉得监考有诸多好处。第一,难得的清闲。上课是动态的课堂,需要临场的智慧和应变能力,是超越技术层面的工作;而监考是静态的课堂,不需要创新,只需按程序操作。所以,监考较之于上课惬意得多。第二,磨炼耐性,监考就像垂钓,没有一定的耐性,很难有所收获。第三,思绪飘飞。平时忙于生活琐事,无暇静心思考,可利用监考闲暇布局谋篇,亦可第一时间获取考试信息(从作文命题窥视中高考趋势),眼睛疲劳时亦可观景,诸如蓝天白云、花草树木、蜂飞蝶舞……当然,心可动,身不可移;另外,监考也是有补偿的。这几年中高考监考费一直属于上升趋势,尽管不多,拿回家也能博得老婆大人欢喜。如此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我参加中高考监考二十余年了,几乎没有中断过。从90年代初期至今,考场环境变化可谓大矣。初始的高考安排在7月份,正是酷暑难耐之季,那时,考场布置简陋,一只脸盆,一条毛巾,监考教师既是监考员又是服务员,看考生热了,主动递上毛巾,见考生没有笔墨了,墨水瓶立马送到眼前。考生只回一声谢谢,监考老师都能会感觉美滋滋的。近几年,社会巨变,人心浮动,作弊现象层出不穷,手段五花八门,舞弊案件呈上升趋势。为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挖空心思,严防死守。如今的高考考场如战场,十八般兵器全上阵。试卷沿袭AB卷,以防前后左右作弊,安监武装到牙齿:金属扫描仪,由一位女性监考员操作,对每个进场的考生逐个扫描,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发出声响,必须接受检查,直到安全过关;监控探头,每个考试场都会安装监视探头,全方位监视考生的动态,监控室由三人小组全程监控,当然监控小组还有一个职责,即监督监考教师,若发现某位监考老师不够尽责,主考就会在下一场开考前提出警告或批评;无线电屏蔽仪,近几年考场要求携带无线电屏蔽仪,由监考教师随身携带,考试期间插上电源插头,即可工作,屏蔽仪一旦开始工作,场内的所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将会被屏蔽,即使考生携带无线电设备进入考场,也无法正常使用。目前,这种屏蔽设备已被沿用到平时的考试当中,被学校领导推为至宝,不在话下。

有上述监控系统层层监护,考生即使有作弊的心也没有作弊的胆,即使有作弊的胆也没有作弊的环境,所以,作为监考教师大可不必担心考场混乱。如今的中高考,皆采取标准化考试程序,何时开放考场、何时组织学生入场、何时拆发试卷、何时提醒考生考试结束时间、如何验收试卷等等,都有规定好的节点,监考教师只要不是脑残,就不会出现考试事故,除非他故意而为之,另当别论。

应该说,监考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具备细心、耐心、爱心,人人都可胜任。至于为什么还有些人谈考色变,逃离监考,究其实,还是人心浮动,责任心缺失的缘故。


作 者 简 介

李端芹淮北市濉溪县人。一九六五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淮北市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业余从事文学创作,网络发表散文,小说,杂文数百篇,有多篇稿件被市县报刊采用。出版文集《山风吹来》。系淮北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