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红丽丨陪着妈妈做手链儿

 读在现场 2020-11-17

妈妈和天下所有勤劳的母亲一样,是个永远闲不住的人。现在,农村的农忙时节短,农闲时节多,妈妈总觉闲得慌。她很想赶潮流像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可是还有比外出打工更加艰巨的任务——在家照顾孙子孙女。洗衣、做饭、接送孩子上下学、放学后看着孩子读书写作业等等。这种“稳固的工作”需要她每天做,既享受天伦又忙碌而快乐着。随着日子一天天地叠加,孙子孙女很快相继进入了中学。中学的孩子在学校寄宿,每周回家一次。每周的周一至周五,妈妈再也不用像前几年那么忙,用她自己的话说:可解放了!有了大量空余时间自己支配,应该轻松、高兴啊!但是小孩子们不在家,她没有很多事情忙活,时间充裕了一下子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好,用“失魂落魄”形容此时的妈妈一点儿也不过分。

村里有几个妇女从邻村领回来了一些手工活儿。妈妈听说后慌里忙里去人家家里参观、学习。学了半天,回家后高兴得不行。说是学会了,做着简单哩狠。还说:这种串手链儿的手工活简单、易做,不需要技术。还没有工期限制,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交货。一手交货一手付钱,当场结算,不拖欠工钱,方便放心。非得让我也给她领一份活儿回来做。我不愿意去,想让她多歇歇,不想让她太操劳。却抵不住她一遍又一遍的唠叨,只好唯她命是从,无奈去帮她领了一份。看见领回来的东西,妈妈比捡到钱都开心,像个爱学习的小学生第一天去上学,兴奋又新鲜;仿佛隐退江湖的高手,宝刀未老终于能够再次出山,施展本领威震江湖。

第一天,妈妈做得很慢很慢,整个上午才做了三个手链儿,还是在我的帮助下完成的。不是妈妈太笨,而是妈妈真的年龄大了,比不得年轻时。首先眼花了,看东西模糊,做活儿时要戴老花镜。可她平时很少戴眼镜,时间长了她嫌头晕,得把眼镜取下来歇一会儿,揉揉昏花的眼睛、擦掉眼角的眼屎。她的双手满是皱纹,手指僵硬,动作很笨拙。总是顾得了左边,顾不了右边;刚把线捏紧,珠子又掉了。如此做法速度,进展很缓慢。我劝她不要再做了,简直受罪。她的记性也不好了,教了一遍又一遍,还是记不住。做完作业也来凑热闹的孩子们都已经学会了,能够独立完成做得很不错,不需要再指导。可妈妈还在慢慢摸索,小心翼翼地不停问:做得对不对、做得中不中。

妈妈最终坚持下来全都学会了,尽管她做得很慢。第二天她便不再问那么勤了,手头也灵活了些,做的数量也比前一天多。这时,妈妈就要求我不要再帮助她,让我忙自己的事情。妈妈很有信心觉得自己一定能够把这份活儿做好。但我有空闲时,还是要帮着妈妈做一会儿,帮她严格把住质量关。

妈妈逐渐能够做得得心应手。但是,这种简单的手工活儿太廉价,每做好一个才几分钱。这么便宜的活儿,做着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若说“挣钱”实在是说笑了。妈妈做了几天有些信心不足,干劲儿不如刚开始,一直嘟囔着这种活儿太便宜太便宜。我笑她:没事做的时候,心慌,急着找些活儿来做;有活儿做了,又嫌便宜,不值钱。于是,我帮她做了一个分析,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现在很多人都玩手机(妈妈除外),玩微信、抢红包,我也不例外,每天玩得不亦乐乎。抢红包有时能抢到手,有时抢不住。抢到手的,最多一毛钱,最少一分钱。抢了几次得发个红包,最低一元。费半天劲儿,没挣到钱还倒赔,小心肝儿很受伤。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累得眼酸、脖颈疼,心里还不舒服。可是,做手工活呢,却稳赚不赔。虽说钱少,但每做好一个就有收入,谁也抢不走,比玩微信抢红包划算多了。我对妈妈说:就当是帮助我抢了半天红包。妈妈听了我说的话认真地说:“你以后还是少玩点儿手机,那到底有什么好的?你看看你们整天跟神经病似的趴手机上头都不抬。这活儿虽说便宜,我干半天也能挣两元钱,要是买包盐,我们能吃好些时,一顿饭一包盐咋吃也吃不完。”没想到老妈幽默起来也没谁了。

因为陪着妈妈做手工活儿,我上网玩手机的时间少了,陪妈妈说话的机会多了,我们边做边聊,东拉西扯,没什么主题,却有聊不尽的话题。妈妈每天很开心,她做手链儿挣的钱一分也没舍得自己花,都花在了几个小孩子身上,给孩子们买好吃的,上学走时给他们零花钱。我知道她图的不是挣钱,是老有所乐,是心安。陪着妈妈做活儿这段时间我也深深体会到,父母渐渐老去,他们不图孩子们多么有能耐、多么有钱、回家时能给他们买回多少贵重的东西,只要做儿女的能常回家看看他们或者打个电话、陪着他们说说话儿,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最好的孝顺。

作 者 简 介

余红丽,河南省舞阳县人,乡村小学教师。喜欢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总是和孩子在一起,觉得永远年轻。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