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振超丨老家的味道

 读在现场 2020-11-17

有人说,“世上最难得的,莫过于我已长大,你还未老”。当我们已经长大成家,在忙碌着工作和自己小家庭时,而父母却是越来越孤寂了。

前些日子,上高中的女儿回来时,突然说她想念老家了,当然女儿说的老家还是城里的那个家,而我更依恋着农村的老家,那个贫穷而真实又充满无限童趣的偏远农村。

想起家乡便想起老家的味道。离别家乡岁月长了,老家的味道老家的记忆更是绵长而又亲切。许是过年时一碗刚出锅的扁食,隆冬里一碗热腾腾的捞面条,或是夏日里池塘中嬉戏,北寨门看戏班子的排练的场景,还有家乡的学校,大队部前的那口深井和辘轳,夜晚难得的露天电影和热闹的人群辉映成趣。这就是那时我无限美好的日子,是寻常生活的礼赞,是流动不息的岁月里一块稳固的基石,有美好的向往,有朴素的追求,生活的滋味尽在其中。

迎着晨曦,早起的妈妈已经点燃灶窝里放好的干柴,开始做早饭。饭菜很简单,馍菜汤都是用自己家的粮食做出来的,清香又甘甜,让人回味无穷,每当这时,低矮的灶房里总是氤氲着米饭的醇香。

烟囱里飘出的缕缕炊烟飘荡着,飞舞着,旋转着,奔向远方,像在召唤田间劳作的人们,吃过早饭,我更多的是和母亲一起去村南或村北,既能与可爱的农作物亲密接触,又能尽情挥洒勤劳的汗水。渴了,就喝田边甘醇的溪水。累了,田埂上一坐,面对你的是怡人的庄稼的清香。

当夜幕降临,蟋蟀、田蛙纷纷唱起歌来,附和着此起彼伏的狗吠声,连月亮的心也被搅乱了,月牙儿不再遮遮掩掩,露出了大半个脸,照得村庄更加明亮。当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坠入梦乡时,各种植物在白天吸收养分,夜里就加速生长,空气里满是草木汁液散发的鲜美味道。

最高兴的是莫过于谁家有了喜事摆了喜宴,全村人都为之振奋,我们小孩子更盼望的是一顿大餐,四四方方的木桌在主人家摆了一院子,一下子能吃到这么多这么有条理的佳肴,那时觉得厨师是世界上最心灵手巧的人。

更多的时候,还是端着瓷碗站在自家门口,同来往的每一个人打招呼。还有的人更喜聚在一起,屁股下垫一只布鞋,吃着自家的饭,聊着各家的生活琐事。

老家特别美味的,是一种植物叫香椿芽,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种几棵,四五月份开始抽枝发芽,初长的新芽,碧绿肥嫩,可油炸,可煎鸡蛋,可凉拌,自有一种特殊的清香浓郁味道,记得小时奶奶做的蒜香椿拌面,极其清淡爽口,甚是怀念。

当然,还有更美味的肉食——知了,夏日傍晚时候天色微微发青,小伙伴们拿手电筒去小树林,尤其是刚刚雨后的天气,保管一照一个准,刚刚从土里爬出来的“知了”,一步一步抱着树干往上爬,眼神好,跑得快的,一晚上捉个小半盆,回家给大人简单整理后,第二天便成了一家人的一道硬菜。

老家的味道是那小小的花生粒带来的快乐,从播种到收获,跟在大人的后面,我见证了花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当父亲拉着满满的一车花生进院后,便会招呼我们姐弟几人一起分享,而后的一段很长的时间,在没有水果和零食的年代,花生的味道便充满孩子们的整个冬季。

沁人心脾的槐花香、割舍不下的油菜香、饱含亲情牵挂的曲曲菜香既是一种老家味道,又承载了很多儿时和现在的美好记忆,在安静的时光里慢慢享受,如一壶老酒意蕴悠长,品着品着就不由得如痴如醉!

这味道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不管隔着多么遥远的时空距离,只要一回想起来,那老家的味道就是在那儿,经久不衰。或许随着时间的远去,有的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却永久的留在我们这代人的心间。

今天,面对吵闹的街道,来往穿梭的车辆,呼吸周围陌生的空气,我就越发怀念起故乡生活的日日夜夜,故乡的土地,故乡的老房子,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夜空和故乡的清新空气。故乡有爱,有家的味道。故乡才是我魂牵梦绕的真正家园。

老家的味道里,有浓浓的情意,有家乡至亲的回忆,是人生岁月轮转中不变的牵挂。

作 者 简 介

赵振超,男,汉族,小学教师,行走在路上,有欢乐,也有泪水;有奋斗,也有收获。用自己的方式过好每一个简单的日子,舞动文字,挥洒人生。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