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汉语千字美文大赛征文】走进桃花盛开的故乡/许金燕

 读在现场 2020-11-17

乡关何处是,桃花分外香。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便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那份浓浓的怀乡情愫徘徊于无数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一次次地在思念潮水汹涌的海岸搁浅,醒来时,已是泪湿衣襟。沐浴春风怒放的桃花,将我的两个故乡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无论是鲜花烂漫、生机勃勃的春日或是硕果累累、昭示丰收的金秋时节,只要有机会到石河子出差,我都会来到景色如画的游憩广场闲庭信步。这时候,我总会看到精神矍铄的老人吹拉弹唱,自娱自乐。他们唱得都是经典的革命红歌,而其中必唱的一首歌就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到动情处,老人们容光焕发,仿佛年轻了许多,又回到了当时建设家乡时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老人们从歌声里流露出的那份热爱家乡的豪情,令听者无不动容。

聆听《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声声入耳,将我飘飞的思绪又拉回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甘肃老家那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记得我当时刚满六岁时,老家高台县正远公社许家庄正遭受饥荒,迫于生计父母决计带着我们兄弟仨到新疆谋生。父亲当时与家乡诀别时的情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我家院里有一棵生长多年的老桃树,在离家的前一天晚上,父亲迈着灌满铅似的双脚缓缓走到老桃树前,“扑通”一声跪倒在树底下,嘴里喃喃自语,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挂着泪水的脸上写满了凄惶、无助和落寞的神情,父亲朝着桃树“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后,伸出粗糙的手抓了一把桃树底下的黄土,用纸包好,揣进怀里。第二天一大早,父母带着我们兄弟仨毅然踏上了西去的列车。这一别,就是四十年。在无数个阒静的夜晚,我常常不止一次地梦到故乡的那棵老桃树。

来到新疆,在叔叔的帮助下,我们在石河子乡一个叫努尔巴克、民汉混居的小村子落了脚。新屋建起来后,父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来一棵桃树苗。挖好树坑,父亲把从家乡随身带来的那一包从老桃树底下挖来的黄土轻轻洒在坑底,亲手把桃树苗栽植在了院子里。

那时候,不管是中午还是下午,我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带着两个弟弟提着水桶给桃树苗浇水、松土、捉虫、施肥,我和弟弟还找来许多小树枝围着小桃树苗做了一个漂亮的小篱笆,父亲对我们精心保护桃树苗的做法表示称赞。自懂事后,我知道这株桃树苗连着父母思念家乡的根。这株小桃树苗的成长过程,也是我的成长过程,伴我走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光。

由于是连着故乡的根吧,在我们兄弟仨的精心照料下,小桃树苗年复一年长成了高大的桃树,越发枝繁叶茂。每当金色的秋天桃子熟了之后,母亲总会把摘下来的新鲜桃子分送给村子里孩子多、生活不富裕的维吾族尔和哈萨克族村民。多少年来,我们家一直与村子里的少数民族村民保持着友好和融洽的关系。母亲常教导我,要学桃树的品格,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给有困难的人留下甘甜和绿阴。朴实的话语蕴含着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用一生。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优美的歌声依然在耳畔久久地回旋,我一直在想,我命运中的桃花,把我的两个故乡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只要心中的赤诚和热爱像桃花一样永远绽放,祖国处处都是美丽、可爱的故乡!

作 者 简 介

许金燕,笔名许登彦,男,汉族,甘肃高台人,毕业于河南郑州大学新闻系。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现为石河子作家协会理事、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协会理事,已在《诗刊》、《星星》诗刊、《绿风》诗刊、《诗林》、《诗潮》、《扬子江》诗刊、《阳光》、《奔流》、《飞天》、《北方作家》、《鹿鸣》、《雪莲》及《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作品380余万字,先后荣获石河子、兵团及国家级文学奖项多次,出版个人首部诗集《尘世间的眼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