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木味道”散文有奖征文】供佛杏/刘春清

 读在现场 2020-11-17

春前有雨花开早,大片大片的供佛杏林把春天装扮成粉红色,蝴蝶在供佛杏花的浪尖上快活地翩翩起舞,蜜蜂在供佛杏花的世界里辛勤地嬉笑纷飞,一阵轻风吹来,花海一浪接一浪地翻滚。红红的枝条上缀满了花伞,杏花由粉变白,接着,就像是一场铺天盖地的瑞雪,白了田野白了村庄。由于杏树种植的核心区呈谷形山坡,视野开阔,一片壮观的花海如画般美丽,吸引众多游客及摄影爱好者慕名观赏。

过不了几天,嫩绿的供佛杏叶爬满了枝头。小毛杏渐渐长大,淘气的孩子们还有怀孕的女人就急着采摘酸毛杏吃,那才叫酸哪,连牙都不敢嚼咸菜了。要是回家用醋和白糖泡上一夜,吃起来也就不太酸了,嫩脆可口,清凉败火,算是一道好菜,只是有点太可惜又让人不忍心下口。随着杏核的一天天成型,皮还是白的软的,杏仁也是皮包水,孩子们就把杏仁放进耳朵眼,让杏仁孵出小鸡来,晚上睡觉也舍不得取出来,盼着小鸡早点从杏仁里钻出来,至今仍在孩子们中流传,感染着一代代孩童,天真幻想的性情让孩子们好神气地飘进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杏树在我们当地品种很多,不是每棵都能结出供佛杏来,也不是产杏的地方都有,就连我们这儿供佛杏发源地,也还有山杏和大杏扁之类的。

据记载,民国七年(1918年),河北阳原县南口村安乐寺有位高僧,法号门静。一次门静禅师外出讲经,从外地带来两株杏树苗,亲手栽在寺院前的菜园内,最后成活一棵。经过门静禅师的精心培育,这棵杏树4年开花,5年结果,8年便进入盛产杏果期。杏果酸甜、味美、个大,是杏中极品,甚为罕见。门静禅师将成熟的杏果采摘下来,供奉诸佛,故起名曰“供佛杏”。

这一独特的杏树,如今经现代科技“高头换枝”嫁接育苗培新树种得以保存。供佛杏的栽培历史在阳原至今已有80多年,它是杏中之王的优良品种,既易栽培又易成活,这种杏树生长在海拔1200米的黄土丘陵区,树形开张,树冠圆散,节间短促,叶片墨绿,叶厚而大,树势茁壮,果实个大,肉厚味美,果肉细腻,甜酸适度,红里透黄,鲜美可观,回味浓厚,经济价值很高。

供佛杏是阳原县的特产之一,因杏个大、色艳、味美而闻名,具有抗旱、抗寒、抗病虫的较强能力,被称为京西第一杏。1991年供佛杏在河北省杏品种鉴评会上获中晚熟品种第一名。1999年供佛杏作为张家口市的名优产品在世博会参展,深受国内外客商好评。经专家鉴定为高营养奇特果品,杏仁、果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九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并对强身养颜、健胃、提高免疫力等有特殊功效。

硕果累累挂满枝,红杏含情果飘香。走进供佛杏园区,树下空气清香,凉爽舒适,风摇动着树叶弹奏出优美的乐曲。杏树阳面的杏先是羞红了脸,成熟后映黄了树叶,看上去金灿灿一片,耀人眼目,可真是老百姓的一座座金山哪。7月下旬杏果成熟,熟果色艳,呈淡黄色,阴面有橘红色斑点。果肉细腻味香,果汁充沛,酸甜爽口,馥味浓郁。杏仁甘甜、离核,是杏果杏仁兼食品种。一时间,游人进杏园采摘,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果品店里人山人海供不应求,已成为高级宴请、赠送亲友、青年美容、老年保健必用之佳品。阳原县高墙乡南口村还举办了以“百年供佛杏,特色旅游村”为主题的供佛杏采摘节呢!

熟杏不能长时间储存,利用现代工艺烘干脱水,将杏肉深加工成杏干,也有天然晾制而成,甜里带酸,色泽红黄,保持了鲜杏的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并具生津止渴,去冷热毒之功效。杏干自制杏液饮料为多数,其法用杏干少量,开水浸泡约两个小时,加白糖适量,即可饮用,其味醇香独特。

据了解,供佛杏原是南口村民通过嫁接只在庭院种植,供自家食用。近年来随着供佛杏知名度的提高,市场需求,在阳原境内种植面积扩大,全县种植面积近万亩,供佛杏日益成为阳原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秋后无霜落叶迟,供佛杏树叶由绿变红再泛黄,先是一片片后来落叶纷飞不情愿地离开母亲的怀抱,化作肥料,反哺着树妈妈的养育之恩。

作 者 简 介

刘春清,男,1964年出生,河北阳原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