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遇见青岛/徐博

 读在现场 2020-11-17

一下飞机,接机的车子已早早在停车场等候我们了。司机是位三十岁见方的女子,中等略高身材,央视新闻主播般的齐耳短发,黑衣黑裤,走路大步流星,一看就是泼辣干练之人。女司机边开车边为我们热情介绍沿途的重要建筑,让人一下子对青岛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汽车沿海向南行驶,望眼就可以看见宏伟的胶州湾大桥在海面上蜿蜒,让人啧啧称奇。大路一侧隔三岔五就是一些德国式建筑,带有一种淡淡的异国风情。很快车子就进入了胶州湾隧道,司机告诉我们这是个海底隧道,我们个个赞叹不已,在这海水之下八十余米深处竟然能够修建这双向六车道的海底隧道,厉害了,我的国。

到青岛不喝啤酒,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虽然我已戒酒半年有余,但到了这啤酒的故乡却是一定要品尝一下正宗的青岛啤酒的。夜幕降临,居民区的大路边独凳子上蹲个扎啤桶的小摊点随处可见。在抖音上看人家用塑料袋装啤酒感觉很稀奇,于是就在一扎啤桶前停下。卖啤酒的两口子配合默契,女的打酒,男的给桶加压,动作舒缓有力,以免产生过多的啤酒沫,一个弹簧秤稳稳当当,绝不缺斤少两。看到这清爽的啤酒我们几个不约而同想体验一下,四块钱一斤,塑料袋里装上三斤,塑料酒壶再装上五斤,赶紧去旁边的小店撸串!撸着串,喝着酒,猜拳行令、老虎杠子鸡、大压小齐上阵,引得周围的食客纷纷回头注目。

青岛的啤酒档次很多,最便宜的就是这四元一斤的扎啤,最正宗的青岛啤酒是一厂的,也就是当地人称的老厂。那天我们趁休息时间专门打车去了老厂门口,这里一摆溜的大排档,也是当地吃货的天堂。青岛啤酒讲究的是鲜,喝过了这里的啤酒才知道我们平日里喝的啤酒有多难喝。这种酒虽没有四元一斤的扎啤那般清亮,但口感很鲜,少了九度的那般苦涩,随行的几个美女也难以抵挡诱惑,放下往日的矜持,十分豪爽的一杯接一杯地干着。

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人见惯了大山,最向往的美景莫过于大海、草原和沙漠。刚到八大关,大家就按捺不住了,个个脱鞋挽裤进入浅水区,海水打湿了衣裤也毫不在意。那日,趁着下午学习结束早,大家来到附近的金沙滩浴场,浴场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泳装。海水波澜让人兴奋,我也忘了自己是个旱鸭子,套上游泳圈就往水里钻,根本顾不上去欣赏那些身段妖娆的比基尼。

相对于北戴河海的恬静来说,青岛的海是热烈的,浪花一个接着一个,一不小心就是一口苦咧咧的海水,正应了青岛人的那种热情和豪爽。几个胆小的女同事见海浪拍岸胆怯地抓住海水中的保护绳在刚及小腿肚子深的水边两脚互擦,眼巴巴地看我们嗨皮,新买的泳衣还未打湿。到了青岛哪有不湿身的道理,大家连说带哄连拉带拽,逐一将她们拉入水中。一帮男人充分发扬绅士风范,把游泳圈贡献给女士。大家摸透了海水的脾气,手挽着手围成一片,随着海浪的节奏起伏跳跃,直到起风涨潮时才极不情愿地走出海水。

海边的城市到处都散发着浪漫的气息。夕阳西下,沐着晚霞,三三两两的情侣手牵着手,赤着脚丫,踩着松软的沙滩诉说着情话,这是青岛最美的景色,我们也都沾上了浪漫气息。一直忙着学习任务,大家还没有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离开青岛前夜,我们去吃烧烤。见我们一行人多,老板怎肯错过这桩生意,指手画脚地指挥服务生为我们拼桌。一番饕餮之后,大家开始喝酒,品着爽口的扎啤,看着美女唱歌,感觉一下子年轻了不少。知道随行的一对年轻老师心有情愫,小伙子木讷羞涩,姑娘热情大方,见酒吧内能点歌,几个已婚男人怂恿了半天,让小伙子为喜欢的女孩点首歌既表白了心意也广而告之昭示了主权。驻唱小姐姐一曲《喜欢你》马上让刚才还高喉咙大嗓门的女孩瞬间变得面若桃花,低头娇羞不语,内心微波荡漾,驻唱小姐姐的歌曲如催化剂一样,让一对有情人迅速从不同位置坐在了一起。接下来,大家集体参与“明七暗七”小游戏,谁错谁喝酒。恋爱中的男人智商基本为零,这个往日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理学硕士此刻早已被幸福冲晕了头,频频出错,酒是一杯接着一杯喝,看得身旁的女朋友心疼不已,直骂他是个二货。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青岛人耿直率真,虽然口音已经表明了我们是外地人,但所到之处饭菜再贵,都是明码标价,绝不坑人宰客。盛夏的青岛,湿热的空气中略带着丝丝海鲜味,吃了几次那些能叫上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海鲜后,虽然肚子早已被啤酒填的饱饱的,但胃还是强烈思念家乡的面面。于是打车找到了一一连锁面馆,老板娘见我们人多,不等讨价,就每碗优惠一元。人人一碗炸酱面,面味正宗,不管男女每人咥一大碗,就上大蒜,美得很!再来一碗原汁原味的面汤,那个爽呀!那一刻我才知道,胃是最讲义气的,不管异地他乡环境再好,她永远是家乡的记忆。

青岛靠海而生,因港而兴。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城市,青岛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接纳着世界,到处都呈现出现代化的气息。我们住的酒店旁边道路纵横,什么维也纳路、莫斯科路、上海路、北京路、新加坡路……让人感觉与世界的距离突然被拉近了。虽然作为一座城市,青岛不过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不光孕育了黄渤、唐国强、范冰冰、黄晓明等一帮本土明星,还吸引力了老舍、沈从文、童第周、闻一多、康有为等一大批外埠文豪大家。这里不仅有古典特色的栈桥、大教堂、总督府,还有现代化的胶州湾跨海大桥、五四广场、奥帆中心。这里除了青岛啤酒和大海外,还有海尔、双星、澳柯玛、圣元等一大批在国内外响当当的品牌。随处可见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让人流连忘返。正如康有为完年定居青岛时夸赞到“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

青岛让人一见钟情,希望有机会再来青岛!

作 者 简 介

徐博,男,陕西省丹凤县人,中学教师。热爱文学,闲暇之余爱好读书和写作,感悟人生点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