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群山逶迤入景来/宋亚兰

 读在现场 2020-11-17

早上还懒在床上,电话响了,是大弟打来的,说今天携同我们去瞿谭寺游玩。我有点不大乐意去,嫌天气太热。弟说侄子参加考试,就我和女儿三人,我只好答应。

洗漱完毕,匆忙吃了早点。十点多听见门铃响,弟来了,喝了口水到小区门口买了些水果和水,以备在路上吃。

驱车前往瞿谭寺的路上,高速公路一直向北进发不停地延伸,车在宽阔笔直的公路上急驰,不时进入长长的隧道内。向西,进入乐都县境内。前方一堆黄土堆在公路正中,挡住了去路。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有两个手持铁锨,穿着朴素的修路工人走过来热心地解释,指点。其中一个修路工的一只眼睛被白雾笼罩,毫无神采,好像已经失明了。我的心里涌起一股心酸。

如果改线,路远又不好走,弟说还不如到互助县的扎龙沟去看看,我们欣然前往。公路边隔一段路摆着一个货摊,有卖西瓜的,乐都大蒜、红蛋蛋、甜瓜等。路两侧绿树成荫,阡陌纵横。两条村路最后连贯成了一条,一直向西延展。路边的房屋一律青砖白墙,崭然一新,结构一致,布局整齐。弟说,这个村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最美公路从此段开拓。

公路两边的群山,险峻秀丽,逶迤而来。左边山上的绿植较稀疏,时有巨岩裸露。右边山上的绿植茂密葱茏,全被一片绿色覆盖,好像铺上了一层绿毯子,苍松叠翠,温润碧绿。山上有松树,柏树,桦树。弟说,等到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时,山上的景色美得炫目。公路的右侧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滩布满乱石。上方的草坡上绿草葳蕤茂盛,藏家小院镶嵌其间。河水哗哗向西流去,这与我平时看到的其他河流的走向大相径庭。

一路上不时有观景台。有好多游人在观看,拍照。我们亦下车观赏。打开车门,立刻感受到空气清爽,气温骤降。风很大,吹起发丝,让人顿感衣袂飘飘。有四个女人在拍照,她们带着大檐帽,穿着旅游鞋,衣着光艳,不时摆出不同的姿态来。那个给她们拍照的跑到我面前,叫我一声美女姐姐,帮忙给她们合影。弟弟比我还快,忙跑过去给她们拍照。

一路上美景如画。有一段公路被堪称是青海最美公路。我们亦下车和游客们一同观赏。天空瓦蓝瓦蓝的,如絮的白云从山峰升起,很低很低的样子,仿佛人一蹦跳就能触手可及。从栏杆上面俯瞰,公路变得弯曲环绕,似一条缠绕的巨龙横卧在山谷间。以最美公路为背景,弟给我们拍了照。

我们上车继续向西行驶,到一个镇上给车加了油,找了个饭店顺便吃了午饭,掉头向东行驶,进入扎龙沟。右侧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蜿蜒在扎龙沟,淙淙向西而去。草坡上有色彩鲜艳的经幡,在风中飘荡着,美轮美奂。几头乌黑色的牦牛在静静地吃着草,一副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样子。几只白色的毡包像云朵一样点缀在上面。千峰竞秀。洁白的云朵从山巅冉冉升起,像一团沉甸甸的棉花

景区道路的左侧设有货摊,出售矿泉水和各种土特产为游客服务。路上车流如织,交通几乎堵塞。有一个戴口罩的小伙子正在指挥,疏通道路。弟把车停靠在公路右侧,我们下了车沿小溪往东行走。顺流而上,只听见哗哗的水流声,清脆的鸟鸣声,侧耳倾听,偶尔传来人语。

溪水左侧的山峰秀美林立,高耸入云。右边林木幽深,树木繁多,遮天蔽日,郁郁葱葱,鸟鸣林间。好像喜爱幽静的奇异花木都不远万里云集到了这片天造地设的山谷中。树林里绿草如茵,物种丰富,万物峥嵘,异彩纷呈。不知名的野花一朵朵,一簇簇,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萦绕在山谷,熙熙攘攘地散发着幽香。不时有水从树根深处沁出来,树底下潮湿一片。有几棵树的树干苍劲虬曲,根须裸露在外。有几处树根深处的水从路上穿行汇入到了左侧的溪水里。

沿途而行,山水秀美,曲径通幽,美不胜收,仿佛人一下子进入了仙境。山间小道多用大小不等的石块铺就,路上游客络绎不绝。

小溪弯弯绕绕,有游客在溪畔席地而坐,有人在溪水中洗手,好多人在树底下休憩。有三个女孩和一个小伙子在溪水边嬉戏,用矿泉水瓶灌了水往对方身上泼去,不时传来一片欢声笑语声。有一个七、八的小女孩拽着她父亲的手往溪水里奔去。

再没有比这里更清新的空气了,仿佛比城市里的洁净千万倍。我耸动着鼻翼,不停地嗅闻。一股清凉感顿时沁入心扉,让人神清气爽。我们涉木桩过溪。越过溪水中的木桩,沿石阶而上。弟弟健步如飞,甩下我们老远,然后又坐在树荫下等我们。等我们撵上了他,他又赶到前面,落下我们一段。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方神奇的景色,有多少人不远千里来到里,领略风景,放松身心。奇异的风景容易让人心旷神怡,联想万千。 纷繁复杂的生活,如果在如此幽静的山谷里居住,那该是多么的安然自在。

继续穿越林间小道。前方有一个绿潭,泉水绿毯般在山坡上飞落而下,分三层,迸珠渐下,蔚为壮观。犹如勇士飞流直下,勇往直前,溅起浪花朵朵。绿潭不远处有一个亭子,色彩艳丽,飞檐翘角。有游客在亭子间没动,休憩。

又走了一段路,实在走不动了,我们打算原路返回。

出了景区门,弟弟游兴盎然,说要去袁家村逛逛。

袁家村在平安县境内,建筑格局都是仿木结构,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街是石板街,石头砌的墙,木屋,木门,雕花木窗,大红灯笼高挂在门楣。还有古老的铜鼎,从前的邮局,连花草都一一栽植在木制的花坛里,一派古色古香。仿佛时光已经倒流,回到了从前。一眼井水,向上喷涌而出,环绕着街巷,潺潺从各家门前经过。巷子里商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小吃名目繁多,让人目不暇接。游客们摩肩接踵,在街巷中悠然地穿行。

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我有点头晕目眩。不像在扎龙沟景区,弟弟这时候变得闲庭信步,左顾右盼。在袁家村能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各地的特色小吃都荟萃在这里。有几个戴着黑盖头的回族妇女正在做凉皮。我们走进店去点了一份品味。这儿的凉皮与其他地区的有所不同,不浇蒜汁,调芥末泥和腌制的韭菜,风味别具一格。我们又品尝了一份冰镇酸奶。 酸奶也是现做现售,新鲜酸爽,冰凉可口。

夕阳的余晖倾洒在广场上。有鸽子在飞来,在游客的手掌心中啄食吃。

伴着绮丽的晚霞我们乘兴归来。

作 者 简 介

幽兰,原名宋亚兰,土族,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人,现居山西运城。喜爱散文写作,在多家杂志和新媒体发表作品,获得了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