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周期免疫用药双肺病灶全清,CR评定,尿路上皮癌治愈有望!

 找药宝典 2020-11-17

一、患者就诊过程及整体情况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64岁,体重70kg,于2019年3月因“右腰部酸胀痛伴血尿1月,发现右肾盂占位3天”于外院就诊,PET-CT示:右肾盂软组织结节影,FDG代谢增高,考虑肾盂癌。2019-3-26外院行右肾盂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肾盂可见一菜花状肿块,范围3*2.5*1.5cm。高级别尿路上皮乳头状癌,见脉管内癌栓。术后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后定期复查。2019年12月复查发现两肺多发转移。

入院诊断:

1、右肾盂尿路上皮癌(伴两肺转移,rT3N0M1,IV期)

检查结果:

体格检查: ECOG评分1分,NRS评分0分。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其他检查无殊。

辅助检查:

CT肺部平扫(CT):两肺可见多个散在实性小结节灶,转移考虑;左肺上叶局限性肺气肿,左下胸膜轻度增厚、粘连,左侧膈面抬高,左肺门散在钙化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头颅MRI及腹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常规心电图(ECG):窦性心律,正常范围心电图;

临床诊断:

右肾盂尿路上皮癌(伴两肺转移,rT3N0M1,IV期)


案 例


二、抗肿瘤治疗过程

1、 患者于2020年1月14日进行第一周期的“英飞凡”单药治疗,具体用药:imfinzi 620mg ivgtt q2w。用药后稍有乏力,无恶心、发热等不适。

2、患者于2020年1月28日进行“英飞凡”单药治疗,具体用药:imfinzi 620mg ivgtt q2w,用药后无明显不适。

3、患者于2020年2月11日进行“英飞凡”单药治疗,具体用药:imfinzi 620mg ivgtt q2w,用药后无明显不适。3周期治疗后患者诉稍有乏力,余无明显不适。3周期治疗后复查患者肺部多发结节灶消失,疗效评估为CR。

截止目前,患者仍在继续进行“英飞凡”单药治疗方案,并且患者一切指标正常,身体状态保持良好。


案 例

三、案例讨论





  1. 尿路上皮肿瘤较少见,国内外报道肾盂肿瘤占全部肾肿瘤约10%。上尿路上皮癌的病因与膀胱癌相类似。吸烟及职业性致癌剂是重要因素。上尿路移行上皮癌可沿上皮扩展浸润肾实质及周围结构并沿淋巴或血行播散。国内、外资料均表明肿瘤沿上皮扩展多自上而下,肿瘤周围及远侧的输尿管常存在癌前期病变,如原位癌或发育不良。自下而上扩展者多有膀胱输尿管反流。淋巴转移依原发癌的部位而定,转移至同侧大血管旁、髂总血管和盆淋巴结。肾盂癌可迁延入肾静脉和腔静脉。血行播散常见部位为肝、肺及骨。肾输尿管全切除术仍然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的金标准,大多数患者适宜施行此种手术。由于肾及部分输尿管切除后,输尿管残端肿瘤复发率达30%~35%。

  2. 研究1108 (NCT01693562)是一项多中心、多队列、开放标签的临床试验。182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被纳入该研究接受了德瓦鲁单抗10mg/kg单药治疗,研究主要疗效观察指标为客观反应率(ORR)和持续反应时间(DOR)。182例患者为在铂类药物治疗期间或治疗后有疾病进展,包括那些在接受新辅助治疗或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有疾病进展。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ORR为17%,中位DOR为NR(not reached 没有达到);PD-L1高表达人群(n=95)中,ORR为26%,中位DOR为NR;PD-L1低表达或PD-L1阴性人群(n=73)中,ORR为4%,中位DOR为12.3个月;PD-L1表达无法评价的人群(n=14)中,ORR为21%,中位DOR为NR。因此,2017年5月,美国FDA批准德瓦鲁单抗用于治疗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有疾病进展或用含铂化疗进行新辅助或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有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案例中该患者为晚期尿路上皮癌,在手术后接受了辅助化疗,在术后9月出现了复发,在使用英飞凡单药治疗3个周期后,与治疗初始相比,达到CR状态!且患者各指标均正常,无不适反应主诉。




专家介绍




作者:牟海波医生  树兰(杭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