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技师凭什么不能考影像医师资格证?影像技师的出路在哪里?影像技师坑爹吗?

 医看Yikan 2020-11-17

前两天「放射技师考试资料」发布了一个话题:《我是技师,却被要求写诊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影像医生凭什么不能考医师资格证?」不凭什么,凭的是操蛋的「规定」——当初报考的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即使后期专升本,甚至是考上研究生都没用,只能是干技术!

这个短时间内肯定改变不了,所以就不要在这上面花心思了。我知道很多影像技师的诊断水平和知识储备其实已经很高了,通过一个医师资格考试完全不在话下,但是没办法,规定就是规定!


影像技师的出路在哪里呢?

这里不讨论到医学影像设备以及系统厂商那里做工程师,甚至是销售,当然那也是非常好的出路,既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又可以有比较高的收入。

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是如果仍然留在医院内,继续从事技师的相关工作,值不值得?还有没有前途?应该怎么做去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更愿意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声明一点,影像技师的价值确实是被严重低估了,他们每天24小时站在一线面对病人,承受着可能的电离辐射,还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会哄吵闹的小孩儿,没有家属陪同的老人要帮忙摆体位,其中有一位患者做检查吐了一地的酸菜,一点一点打扫干净,从此跟「酸菜鱼」再也无缘了。(更多故事:作为影像实习生的那些年

另外,很多影像技师,特别是基层医院,还「违规」地「被」承担着一部分诊断工作,这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做个小调研——

收入少、地位低,跟付出完全不成正比,这些都是现实,那么影像技师的出路在哪里,又该怎么去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呢?

我认为目前对于我们广大影像技师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苦练内功,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虽然现在没有严格的影像技术质控体系和标准,但我们不能忘记初心和本分——拍出来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影像,为接下来的影像诊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家一直谈「影像共享,减少重复拍片」,但有个前提就是每一份影像数据都是合乎要求的,否则只能重新拍片。

正如中国医科大附一院孙文阁技师长所说,诊断医生在「后端」,如何做好检查,如何合理使用大型影像设备,如何设计好扫描序列,如何根据病种做好个性化扫描方案,包括伪影的控制,给临床提供优质的图像,这些都依赖影像技师。甚至「对MRI而言,很多时候,疑难杂症是通过技师扫描检查出来,而不是医生看片看出来的」。

现在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在国内也如火如荼地建设,其实最缺的就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水平影像技师,相比较而言,影像诊断工作倒是可以通过远程网络来实现。如果说影像医生是其他临床科室医生的透视之眼,那么影像技师就是影像医生的精准之眼。影像技师同患者有着更直接的接触,能够及时了解和发现对于影像诊断医生来说至关重要的第一手信息和资料,而影像技师的扫描操作以及影像护士的规范护理决定了影像检查的图像质量和患者安全,同时保证了各个不同影像中心能够产出标准化的影像,并有利于实现远程读片乃至跨国读片。

还有,智能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最近也取得了不俗的进展,将来到底会对医学影像行业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冲击,甚至大家都在担心影像阿尔法狗会不会抢走我们的饭碗,这些谁也说不准,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对于我们影像技师来说倒是可以宽慰的——任何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不会因为机器而衰竭!


拓展阅读:

 放射科医生要没饭吃了?「任何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不会因为机器而衰竭!」#医学影像PPT#

 影像医生:别再指望诊断费了,再不努力连工资可能都没有了!

另外,针对影像技师「违规」承担一部分诊断工作这个问题,既然一时不能改变现状,我们就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我们准备联合「放射技师考试资料」开展一次 基础的医学影像诊断培训活动,主要培训内容是常见病、急诊病等,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或者关于这个话题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在下面留言,尽可能地满足你们的需求,能帮到一点就帮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