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效率决定商业效率

 新经销 2020-11-18

不知大家发现一个现象没有?

大家都说2019年是互联网下半场的元年,最大的红利是传统企业+互联网。这已经成立行业共识。

可是,具体如何做?

很多人还是觉得无从下手。

最佳的方法当然还是知行合一。

问题是,知什么?

建议1:参会

真心说,这不是广告。但我希望广而告之。

新经销今年的大会主题涵盖了新营销,B2B、社区电商,IP、社交电商,供应链,数字营销等,足够把目前业界要学习的创新模式都考虑齐全了。4天5夜,大咖云集,对内容的精心准备,对演讲嘉宾的反复筛选,新经销可以说是业内良心媒体了。

现场听,现场思考,现场交流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动作:找思路,找启发,找资讯,找资源,找组织。

来3月15-3月18日的成都现场,你一定不虚此行。

建议2:游学

从新经销去年与刘春雄老师一起组织的年度新营销大课来看,有些企业已经走在前面。

去最佳实践的企业去看看,去体会,去求证,看看践行的逻辑是否自洽,数据能否支撑结论,有没有复制到自己企业的可能性。

在碎片化信息的时代,我们自己要有聚合全方面信息的意识。与游学企业人员一起沉浸到业务场景,企业场景,客户场景里面,复盘一个运营策略的来龙去脉,复盘一个打法的创新意义,复盘创始人的认识论,方法论与方法的一致性。看的,听的,说的,体验到的,是逻辑自洽还是割裂不全,互相矛盾。譬如笔者去年游学了江小白,三只松鼠,深度拜访了社区电商平台企业和SAAS企业,得出的结论就完全不一样。

现在很多资讯类文章和一些人的分享,因为大家的主体地位和概念体系不一样,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说法和“经验”,有的是从PR的角度来分享,有的是说的和实际做的不一样,有的是故意隐藏掉一些信息,当心对手复制。这些都是坑,坑里还有水,水里还有钉。

所以,通过游学和私董会的形式,在足够的信息密度和信息质量的前提下,就能得出真正有启发意义的借鉴。

建议3:社群

去年有个刷屏的图片,里面的场景是:他是砍柴的,你是放羊的,寓意不要做无效社交。

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面,生活在一个个的圈子里面。之所有会被温水煮青蛙,是因为只在自己的圈层里面流动。

要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和信息信息茧房,换圈子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动作:选择1-3个能引起高质量对话的社群和高密度信息的社群,深度交流,互动。

经验:能带来认知升级的社群有如下一些标准

1. 一年只设定一个主题方向。谈B2B的,就围绕B2B电商展开;谈粉丝的,就围绕粉丝营销展开;谈社区电商的,就只谈论社区电商相关。大家需求相近,心理相近,兴趣相近,这样的社群探讨,心情舒畅,没有无用功。

2. 群互动以给群成员带来价值为基本原则。可以是高质量的话题探讨群,可以是信息高密度的主题授课—交流群,可以是业内专家观点分享群,以不打扰,便利群成员吸收信息,带来启发为主。爬楼,笔记,交流,碰撞。开撕是基本动作。

3. 群活动以游学,线下论坛,私董会交流为主,深度社交。社群,已经是众多商业行为的一个标配。

建议4、读书

读书要怎样读?

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说过一句非常有洞见的话:成年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面,既是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

什么是思维模型,思维模型是一个人做出决策的理论依据,是一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套路,思维模型是一种更高级,更核心的知识,它揭示的是事务背后的本质规律。

譬如新营销的分析框架,施炜老师在他的著作《连接—顾客价值时代的营销战略》里面有个很好的模型,第一个是“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第二个是“线下,社群,线上”三位一体。用这个模型去分析社区电商,社群是交互的逻辑,通过图文信息流解决认知问题,小程序是交易的逻辑,团长是关系的逻辑,跟群内成员是强关系。

譬如对于营销心法的理解,宇见老师的《洞察力—营销第一性原理》一书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模型,从洞察—发现—表达—交互—植入—交付的角度,完美的解决了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传播和价值交付问题,是一个创造价值和创建认知的闭环,就像量子纠缠一样。

头脑中有知识的框架,不管是去现场听论坛,还是参加游学,还是听社群分享,都能做到分门别类,能融会贯通,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增加了更多的战略定力。

笔者观察到一些朋友,学是学成了“学霸”,但是在践行层面感觉中了学习的“毒”。

知行不能统一,最主要的就是没有自己的思维—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哪里要加快,哪里要变慢,先做什么和不做什么都没有办法取舍了,徒添一些焦虑。

综上所述,认知效率决定了商业效率。




往届大会回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