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读《湖湘文化大观》 ◎曾张胤 湖湘文化, 孕育出、无数精英人物。 治国安邦为己任, 集合名人风骨。 屈子行吟①, 船山讲学②, 天下同忧乐③。 求真经世, 勇居时代前列④。 近代穷则思变, 引欧风渐染, 文明冲突。 顺势因时新气象, 变法求强心切。 曾、左挥兵⑤, 蔡公护国⑥, 会战长、衡烈⑦。 毛、刘、彭、贺⑧, 更加无愧英杰。 注: ①屈原在流放期间,吟诗作赋,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②船山,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明亡后,在湖南衡阳石船山下讲学著书,世称船山先生。 ③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士大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从屈原到王夫之,一脉相承,主张研究学问要求真务实,经世致用,再加“敢为天下先”应该是湖湘文化精髓所在。 ⑤指曾国藩、左宗棠。曾、左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左宗棠平定陕甘农民起义,收复新疆,被称为清政府“中兴名臣”,二人以善于用兵著称。 ⑥指领导护国运动的英雄蔡锷。 ⑦指抗战期间的长沙、衡阳会战。 ⑧指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 读《梁启超传》 ◎曾张胤 其一 旧学根深源固本,少年举子众凝眸①。 齐名南海声悲壮,知己浏阳择去留②。 浪迹天涯怀故土,运筹密室倒袁酋③。 立言立德浑闲事,难得功成退急流④。 其二 风雨飘摇国事非,杏坛⑤执教愿无违。 新民⑥觉世平生志,论学传经夕日辉。 写作非惟千古事,思君何必十年期⑦? 清华剩有遗存在,空室余音绕壁飞。 注: ①:旧学指西学传入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梁启超先生旧学造诣很深,11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 ②:南海,即康有为,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维新运动时,梁启超追随康有为,鼓吹变法,慷慨悲歌,“齐名南海”康、梁并称。浏阳,指谭嗣同,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戊戌变法失败后,不愿流亡,被捕后,慷慨就义。 ③:当袁世凯帝制活动紧锣密鼓时,梁启超和他的学生蔡锷在天津梁启超寓所策划反袁,并相约:“事之不济,吾侪死之,决不亡命;若其济也,吾侪引退,决不在朝。” ④梁启超实为护国运动的灵魂,有大功于国家,也作过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财政部长,晚年急流勇退,在南开、清华大学讲学著书,潜心学术活动。 ⑤:杏坛:原指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在指教师教学的地方。⑥:新民:梁启超主张通过启蒙工作,把民众培育成具有新型人格的国民,进而实现社会现代化。 ⑦: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指文章可以不朽,非惟:不仅。梁先生的文章不仅会流传后世,更在于有益于当时。梁先生在《自励》诗里说:“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若狂与语谁?”是指维新变法时“民智未开”,他和康有为的行为方式不为当时的人理解。 读《曹子建集》 ◎曾张胤 其一 子建诗文日月悬,辉煌荣耀饰华年。 形神俱备《登台赋》,气质兼容《白马篇》。 襄赞举才饥攫食,从征招隐渴求贤。 东临碣石观沧海,西入流沙望居延①。 其二 建功立业平生志,翰墨书香卒寄身。 岁月蹉跎心未老,命途坎坷梦难真。 辅君未料疑文帝,济世无成感洛神。 忆昔金羁笼白马,潸然泣下泪沾巾。 注: ①从建安12年到建安16年,曹植多次随父出征,他在《自述表》中说:“昔从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并帮助曹操颁布《求贤令》,自作《七启》,诚招一些山林隐士,网罗人才。居延,在今内蒙古、甘肃一带。王维诗中有“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的名句。 读史有感 ◎曾张胤 究察天人信有常,文明三代继洪荒①。 春秋以降周而复,大道之行阻且长②。 都道民生关社稷,曾知国运系朝纲。 霸王杂用成常态,儒法兼收剂老庄③。 注:①司马迁说的“究天人之际”就是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常:规律。夏商周三代是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洪荒:原始社会混沌蒙昧状态。 ②:《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诗经》:“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③:中国封建王朝大多是王道、霸道交替使用,“外儒内法,剂之以道”。 蔡锷将军仙逝百年纪念 ◎曾张胤 其一 一代军魂出楚湘,大江歌罢赴扶桑。 倾情致志操军务,沥血呕心讲武堂。 附义①反清偿夙愿,討袁护国缀勛章。 将星陨落英年②逝,华夏同悲失栋梁。 其二 伟业丰功同李靖③,雄姿英发一周郎。 身膺军职排干政,自解兵权卸武装④。 流寓京师能养晦,移情粉黛学韬光。 共和再造功勋著,短暂人生万古香。 注:①辛亥革命时,武昌起义为首义,其它省响应起义为附义。 ②蔡锷将军逝世时才34岁。他以短暂人生创造出丰功伟业,堪比历史上的周瑜。诗中的“大江歌罢”、“雄姿英发”亦本此义。 ③李靖为隋末唐初著名军事家,助唐太宗征战各地,因功封卫国公,著有《李卫公兵法》,民间将他神化。 ④辛亥革命后,蔡锷被任命为云南督军,为了排除军人干政的隐患,自请辞去军职,应袁世凯之邀,入京担任闲职。这种高风亮节比后来的军阀不知要高多少倍。 读《子产不毁乡校》 古欲邦强先固本,防民之口甚防川。 广开言路真和谐,利导舆情正执偏。 为政须知如履薄,当权谨记似临渊。 水能栽覆常提醒,海晏民安国祚延。 读《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① 乱世人生似弈棋,亡羊歧路决狐疑。 文章憎命非天定②,造化欺人不自知。 苦雨斋前凄苦雨,伤时心里黯伤时。 周家兄弟驰名处,无复当年众影随。 注: ①苦雨斋,周作人书房的名字,位于北京西城区八道湾十一号。 ②文章憎命,文章与命运作对,文章写得好的人命运不好。③“五四”前后,许多青年崇拜鲁迅兄弟,如影随形,慕名而来。 纪念周敦颐先生诞辰1000周年 一代宗师归众望,宋明理学作先驱。 五行分合无穷妙,三教融通太极图。 洙泗流波源孔孟,潇湘余绪启程朱①。 洁身尚德羞贪佞,治学趋时愧腐儒。 注:①洙水、泗水在山东曲阜,是孔子讲学的地方;潇水、湘水在湖南,代指湖湘文化。潇湘洙泗是岳麓书院的别称,意思是湖湘文化源于孔学。程、朱指程颐、程颢和朱熹,程朱理学和周敦颐的学说一脉相承。 读《朱元璋传》 草莽英雄出凤阳,东征西讨肃强梁。 嗜权诅咒摩尼教①,恶孟驱离孔圣旁② 。 铁腕惩贪惊海内,剥皮实草立朝堂。 忠臣良将殆除尽,难免遗人话短长。 ①朱元璋早年加入过白莲教(摩尼教的分支,又称明教)后来,随着地位改变,咒骂白莲教“左道邪术,妖言惑众”。 ②:朱元璋反感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度将孟子逐出孔庙。 纪念李大钊烈士殉难90周年 献身共运先驱者,马列信徒崇奉恭。 “主义”“问题”难统一,改良革命不兼容①。 短兵突击擎旗手,长夜惊闻报晓钟。 国共联盟凭借力,绞刑架下斥群凶。 注:①胡适与李大钊之间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上反映中国知识界改造中国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之争。 读《方志敏全集》 其一 前贤忧患先天下,模范苏区系富民①。 花样年华甘奉献,浩然正气乐清贫。 志行高洁松梅竹②,品性优良勇智仁③。 家国情怀诚可贵,摒除空想务求真。 其二 弋横暴动惊南国,并列彭毛运动农④。 游击担纲肩重任,长征奉命作先锋。 狱中忍死留遗著,笔底倾情忆旧踪。 怒向刀丛惟信仰,英雄临难仍从容。 注: ①方志敏坚持实事求是,作风务实。创立的闽浙赣根据地拥有50县,百万人,教育免费,“隔日有肉吃”,被评为模范苏区。 ②方志敏16岁时写下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洁梅兰。” ③智仁勇为儒家提倡的三种德行。《中庸》:“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④毛泽东称方志敏从事农民运动比彭湃晚几个月,比自己早几个月。农民分散、落后、保守、自私。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有时需要运动 曾张胤,男,生于1953年12月。1973年12月参加工作。江苏泗阳人,原江苏省十届人大代表、泗阳县政协副主席。退休前任江苏省泗阳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受教育部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出版教学参考书6部。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材教法及历史高考研究。2008年和2010年两次担任省特级教师评委。退休以后写写诗词,有多首诗词在国内期刊发表,2016年9月,在纪念江苏宿迁市建市20周年诗词大赛中获得唯一一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