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高考故事

 淮阴语文 2020-11-18

我的高考故事

                           文/木一

我的反应很迟钝,可是也让一切覆水难收。

直到高考完的那一声钟声敲响,我才意识到,原来,中学生涯是这样结束的呀。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记录了昨天(六月六日)某学校某班的班主任和同学们不舍的离别场景。老师说,你们再看会书吧,我们再看看你们。看到这句话,不禁觉得鼻子酸酸的。回想起去年,我们在六月五号就回家了,而那最后一个晚上,我只记得教室很安静,同学们埋头苦读,我偷偷望了讲台一眼,老师在静静地看着大家,静静地,观察着。

三年,每节课下课我都会去厕所,会路过一个班,那个窗口总会坐着那个人。偶尔眼神交流代替了打招呼。从看到他,到看不到他,会经过五秒。而每一年,我都从这五秒里读到了变化。像我们班其他的男孩子一样,他们仅仅是个头长高,看起来成熟了而已。
   高考前的几个月,我们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周考月考模拟考,我若说考试那一两天是我们最轻松的你可能会怀疑,可当你经历之后你会明白,考试,意味着,除了考试就只剩下吃饭与自习。下午五点考完后,我们会相约到校外去吃晚饭,在路上会顺便买一两本杂志,慢悠悠地吃完饭回教室,伴着夕阳,哼着歌,说着笑话,最大的默契是,我们对考试的答案都绝口不提。经过保安室,不约而同的将零食与杂志藏进宽大的校服。而考完试的所谓的答案之夜,老师们都会风急火燎地下发答案,而我们就做尽了安分的姿态假装趴在桌上核对答案,却实际只希望老师早点离开,我们好迎来我们一月一次的狂欢——杂志零食之夜。而这样不安分的夜晚单从教室的窗外看,是不露蛛丝马迹的。经过了十年与老师的猫捉老鼠游戏,我们的技能虽说不到炉火纯青,但老师们的眼睛毕竟不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看不穿课桌上半尺高的书山旁进行的“犯罪”。而他们的杂志之夜,正是我曾经的旁桌的小说创作之日,而我总是那么“幸运”地最先看到他的作品,而直到现在,我们依旧是彼此最好的小说伴读者,看着同一本书,抒发着相似的观点。

毕业典礼完了的那天,一个关系只到同学情分的她的告别却突然激起了我的惆怅,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考试那两天,妈妈给我做了黄花鱼,很清淡,鱼很鲜,蘸一点小米辣和醋,混着夕阳和电视声咀嚼,依旧觉得很幸福。我很自信地说,高考,我并不是很紧张,因为那个严肃的场景,我已经在脑海中模拟了上百遍。高考前,我没有失眠,因为这种夜晚,我已经假想过很多次,抱着失眠也没有关系的心态,平静地度过了本该不平静的夜晚。
    然后,在考试开始、考试结束的提醒声中,我答完了18年的人生答卷。一切都结束了。一切又重新开始了。

                   本文作者  木一


      感谢您关注淮阴语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