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黑即白?

 淮阴语文 2020-11-18

非黑即白?

文/岁寒善友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对孔子的中庸之道有人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是一种误解。 折中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则性。孔子的中庸之道则与此不同,中庸即中和,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这才是正确的中庸之道。

《论语·先进》记: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头,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头和不足是一样的。”)

 

中庸实际上就是强调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理念,就是说,超过和不足都不可取,什么问题都要在也认真也不认真之间寻找平衡,所谓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庸者,永守其中,常持其正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过犹不及”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精髓。

我们知道,人们在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不外三种情况:一是做过了头,二是未能达到,三是恰到好处。而孔子的中庸之道便是要追求这种恰到好处的效果,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过分也不能达不到;只有“适度”了,才能叫“中庸”,事情也才能做得好。孔子便把这种最合适的“度”也就是处理各类事情的最佳做法称作“中”。而这个“中”,当然不是正中间,不是半斤八两,不是绝对平均,它应该是一个求得事物各方面平衡的平衡点。找到这个平衡点了,事物便能够平衡与和谐。

如何才能达到“中庸”呢?孔子认为“叩其两端而竭焉”,便是达到“中庸”的最佳途径。而所谓“叩其两端”,就是说在解决问题时,先要看它的首尾,或者说先研究它的正反两个方面,先预计到它的两个极端即“过”与“不及”,然后再由两头往中间靠,经过不断调整,以求得一个最佳方案。

为了能确保达到“中庸”,与“叩其两端”相联系,孔子还提出了“攻乎异端”的主张。《论语·为政》记孔子的话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思是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在这里,“异端”不是指不同的学说,因为孔子在时,诸子百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异端”只能是指那些不正确的议论,即在处理问题时那些“过”与“不及”的偏于两端的议论。由于这些议论影响着人们的正确思维,妨碍“中庸”,所以必须先将其廓清。

中庸之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它对中国古代历法的制定(即“阴阳历”),生态的平衡,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庸之道绝不是消极的,更不是糟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极高明而道中庸。”要达到高明的境界,就必须通过中庸的途径。

时间推移到今天,不少人却抛弃了中庸之道,走向两极。看待一个人、一件事,不是彻底的错误,就是绝对的正确。就如最近很火热的“比特币”。比特币作为一个时代的新生事物,它本身就具有复杂的技术架构,一个外行人光要了解比特币到底是什么玩意儿都要花点功夫研究。然非黑即白出现了,黑的人直接把比特币粗暴的定性成传销庞氏骗局骗子,总之就是一些极端的贬义词。白的人也很粗暴,他们将其定性成未来颠覆世界颠覆金融等等。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么是千秋功臣,要么是万古罪人。中国的孔子、秦始皇、曹操、隋炀帝、黄巢、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周作人、林语堂……外国的恺撒、拿破仑、彼得大帝、路易十六、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

诸多领域,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走极端的情况:要么闭关锁国,要么全盘西化;要么自轻自贱,要么盲目自大;课堂教学从反对满堂灌,到不让老师讲……不一而足。

在非黑即白的极端论断下,他们都会摆出一些理由,有时他们摆出的某些理由是正确的,但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并不能因为某一些理由就走极端。

我们自幼接受的教育往往就是非黑即白的: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自己人,谁是敌人;谁是榜样,谁是反面教材;只有怎样,才能怎样……殊不知,这些非黑即白的教导,让我们日后的人生也走上了黑白之路。当我们在一个饭局上、社群里、知乎上和他人因为某一个历史问题或政治人物的功过而争得面红耳赤却最终不了了之的时候;当我们高高在上的给自己的下属、子女、学生纠正一些不合自己意思、不符书本意思的错误的时候;当我们在纠结转基因有没有害中医药由没有用的时候;也是在非黑即白。

当我们脱离了非黑即白,我们会发现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社会上,微博里的一些热点的事件、话题人物,对他们的主流声音,我会更全面的去看待,而不会人云亦云。

自己也很难再去盲目的崇拜或厌恶某个人或某件事情。自己做选择,做决策也开始真正拥有了主张和理性判断。与他人的相处也轻松融洽了很多,即便很多事情不认可对方,但也能真正的站在对方的立场和价值观上想问题。原本是两个病人在交往,那现在一个正常人面对一个病人,你说会有多轻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