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蒹葭苍苍》(第二十七章)

 淮阴语文 2020-11-18

                             □驿路飞雪                                      

                     第二十七章

四模成绩出来,薄荷总分269,比三模提高了15分。语文英语分别提升了7分和9分,而数学,一下子提了12分,罕见地考到了92分。

金亮的四模成绩较之三模也有进步,三门主科总分312,班级排名也前进了八名。孙玉秀将这个分数喜滋滋地告诉肖一鸣,说补课还是有效果的。肖一鸣一边祝贺,一边心里也暗自松了口气。因为人是她介绍过去的,无形之中,她就有份要他成绩提高的责任。否则她会不安,她也害怕孙玉秀因此而怪她。现在好了,后面的大考就是高考,她也不必再惴惴不安的了。

因为儿子的成绩远不如赵燕的女儿,孙玉秀无形中在心理上就有点自卑,从不肯在赵燕面前提孩子的考试成绩。她悄悄地向肖一鸣打听沈雪莲的分数,但肖一鸣也不知道。

她们俩正小声说着话,赵燕从楼上下来,两人的对话她也全听见了。

赵燕笑着说:“不要说你们不知道,连我也不知道!我现在也不问她了,一问她就冲我一句:‘你问干什么啊?又不是你要高考!’反正她也就维持在三百二三左右,我想,好的学校考不上,卫校总能考上吧?”

“怎么可能去上卫校?”肖一鸣说,“她一直都很稳定,不会考差的。再说,你家不是要找人上警官学院的吗?”

赵燕叹了口气说:“现在不容易了!虽然人家也答应帮我们看看,但却不像过年时那样打包票了。”

“我在她们学校的《学报》上看到去年考上的名单,上面有好几个人考上警官学院的,你家沈雪莲肯定没问题的。”

赵燕摇头:“警官学院收的女生少,录取分数可能要比男生高出近二十分。去年考上的几人里面只有一个女生,你知道那女孩考了多少分吗?人家考了363!我们家那臭丫头哪里能考到这么高?我们找的人就在省厅里,往年警官学院都给他四个名额,所以只要考到二本线就行。但现在风声这么紧,还不知道今年会是什么政策!”

“没事的,她一直都比较稳,应该差不了!高考卷子会比平时考的简单,分数要比平时高上二三十分的。再说还有人关照着呢,有人总比没人强。警官学院她肯定能考上的。”

“谁知道呢!我问她这次在二本线上多少分,她都不说!”赵燕无奈地苦笑。每次大考,学校会根据比例划出一本、二本分数线。

肖一鸣微笑地想起自己女儿说的话:“我不管考得好不好,我都会回来跟你讲。我就觉得你花了这么多钱,我应该保留你的知情权。”

所以,虽然女儿学习不优秀,倒也不是一个乖张的小孩,这也算是一个优点吧。

孙玉秀问:“肖姐,如果以金亮四模的成绩,三本应该是够的。我想问你,到时候他到底是上三本还是上个好专业的大专呢?”

     “这我还真说不好,”肖一鸣想了想,不敢在这么重大的事情上随意发表意见,“反正现在国家想多培养一些技术工人——技术工人的工资也很高,不比本科生低,甚至有时还高;但是如果是正规单位,毕业生的工资却又是以学历为依据的——同一年进来的,博士生工资比硕士的高,硕士的又比本科的高,以此类推,不是以实际工作能力为依据。而且,技术工人一般只能在企业,而本科生则可能会有更好的平台和发展前景。”

     “这样啊!那我到时候还是让他上三本好了!”

      “而且,三本也可以考公务员的。”肖一鸣接着说,“大概是两年前吧,我一个邻居的儿子就是三本生,那年通过公务员考试当上了大学生村官,才一年就调进市局机关了。当时听说是交了6500块钱到省里参加一个公考培训,如果过关就继续再交五千,如果没过,6500还退还的。他家儿子过了。”

      “那也合算啊!”孙玉秀说,“6500又不算多!再说不过还退呢!公务员多值钱啊!”

      “不过,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机会去省里培训,还是专门针对有关系的人开设的课程。我那邻居自己就是市局机关的。”

孙玉秀叹了口气。就算是面对所有人的培训,只怕自己也无从得到消息。

肖一鸣最近明显感觉到女儿有所懈怠。虽然也还是做题,但却不像前一阵那么刻苦。前一阵女儿总是一点多才睡,现在却都在12点左右睡,甚至有时11点左右就睡了。她老是困,有时九点多头就点个不停。虽然她并不想女儿太熬夜,但这是一种态度,她无法漠视。可此时又不能明着批评,只有旁敲侧击,鼓励,打气,但收效甚微。

      而且,她虽也还在不停地做各名校历年的数学模拟卷,但分数总在90左右晃荡。肖一鸣明白,女儿现在是到了瓶颈,很难突破。但此刻她又必须有所突破才行。

      “我发现你好像到了瓶颈期,做来做去也就90分左右。薄荷,你不要想着13、14题太难,你根本不可能会做。你让自己静下心来,不想它是第几题,只看题目,说不准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你试着做做看好了。”

      薄荷口头答应着。但光从她的神色,就知道她只是敷衍而已。肖一鸣非常着急。

      下午三点半,想着杨老师既不是午睡时间,也不是上课时间,她拨通杨老师的手机,说了女儿目前的状况。杨老师慢吞吞地说:“作为一个艺术生来说,如果高考数学能考到90其实已经不错了。你要知道,正常情况下,就算一直在学校学习的文科生,高考时也就九十几分,100分以上很少的。”

      肖一鸣恳切地说:“可是,因为宁艺要求的分数太高,我还是希望薄荷能有所突破。如果她能再上一个台阶,特别难的暂且不管,中等难度的题目她能做一点,那么100分应该是没问题的。她现在到了瓶颈,我想拜托杨老师能帮助她突破一下。语文英语她也在努力做,但毕竟是日积月累的东西,想要短期内成绩有多大的提升,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能不能请杨老师给她讲一点中等难度的题?至于靳思雪,她过的是成思和清师,文化要求都不高。”她知道她这样说很自私,但此刻,她已顾不得那么多了。

      杨老师沉吟了一下:“好吧,我们现在是总复习,我再找些专项练习给她做做看。”

四模之后,王采薇并没像当初承诺的那样再次调换座位。如此一来,薄荷就得一直坐在后面,与早已灰心丧气不学习的那些人坐在一起。肖一鸣母女心里当然希望她兑现承诺,一个多月的时间,说才不长,但对最后紧要关头想认真学习的薄荷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薄荷不让母亲去和老师提及此事,肖一鸣也没有坚持。这两年王采薇对薄荷一直关照有加,肖一鸣确实也不好意思再提什么要求。

而薄荷虽一再说她自己会努力,可身边都是些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的学渣,你叫一个本来意志力就不太坚定的孩子能做到眼观鼻鼻观心心无旁骛,是不现实的。

但肖一鸣嘉许女儿的四模成绩,她鼓励说:“还有二十几天,你的数学还有10分的空间,语文和英语也都还有10分的上升空间,等高考的时候,你现在的成绩再加上30分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再加30分,成绩就够了吧?”

“再加30就是299,肯定没什么悬念了。只是,二十几天的时间,总分提高30分,怎么可能呢?”

“可能啊!去年的高考数学卷你可以考113,这次是92,我觉得高考时考到98你是没问题的。语文101,再加10分对你不是难事。英语你考80会困难吗?”

“又不知道到底考什么,哪里能像你想象的这样?”

“对呀,不知道到底考什么,又怎么知道不是我想象的这样?高二时289你是考过的,是不是?”

然而不管肖一鸣如何解劝,薄荷对在二十天里提升30分的想法归结于母亲的异想天开。

当然,肖一鸣也知道以女儿现在这样的分数想要上宁艺类似于痴人说梦。但毕竟没到最后,而且,薄荷的进步,尤其是数学的进步这样显而易见,让肖一鸣对一个月后的高考还能有所期待。再说,虽然她心里不抱太大希望,她也不希望女儿患得患失。在这样的时候,心态平和最重要。

肖一鸣心想,那些形而上的,诸如不管结果如何,我们竭尽全力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过,争取过,即便最后没能如愿,也没什么遗憾之类的话都不必再说了。她要想办法给她打支强心针才行。

第二天晚上,当薄荷补课回来又长吁短叹时,肖一鸣说:“你好好努力,如果你分数离280不太远,我就可能找人让你上宁艺。当然,分数差得太多不行!”

“真的?!真的假的?”薄荷惊叫,转而又不相信地问:“可是你到哪去找人?你一个人都不认识!

“当然是真的。我一般尽量不麻烦别人。但是到了这时候,就只能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了。”

“我还是不相信!我从没听说你与宁艺的任何人有任何瓜葛。”

“你不知道你娘是神一样的存在吗?你想想,你过宁艺这件事,你娘要不去,结果会怎样?”

“也是——那你说具体点,你找谁?”

肖一鸣现编现讲:“我老家有个堂姐,堂姐有个女儿,比我小不了几岁,她就是宁艺硕士研究生毕业。但她学的是工艺设计,与传媒不是一个院系。我今天给她打电话说了你的情况,她觉得值得好好争取。说如果分数差得不多,她就亲自去一趟宁艺,请她的导师帮忙——这些导师,都有名额的。”

薄荷一直睁大眼睛盯着母亲的眼睛,听到最后,她长长舒了口气:“妈妈!我现在没有后顾之忧了!我更要拼命学了!”

肖一鸣看着女儿伏在灯下的背影,不由暗暗舒了口长气。说谎也是技术活啊。

星期五天刚亮,伴着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屋檐的雨柱落到地上,溅起一朵一朵雨花,雨花又像一队整齐的延绵不绝的列兵,急促而有条不紊地往低洼处流去。虽是初夏,随着雨来的,竟是八九级的西北风。即便关了门窗,也能感觉到深深的寒意。

肖一鸣做好早饭和女儿一起吃了。薄荷看着外面的大雨说:“今天不去了吧?这雨下得那么大,到学校,裤子鞋子肯定都得湿透!学校门口遇雨必淹,要是不小心车一歪,整个人都得倒在泥水里!”

      对于校门口的积水,因为不止一次雨天给女儿送过伞,肖一鸣已经领教过多次了。但她还是劝说女儿:“不上学怎么行?你看金亮和沈雪莲都刚刚走,你也穿雨衣去!”

      “他们两人都骑的电动车,我骑的是自行车啊!再说今天上午有用的课也就是两节数学课,现在老周又不管我们艺术生,连午练都不发给我们了!他现在上课都是讲午练,我就是自己做小杨杨的卷子或者借别人的卷子做的,东西我都带回来了;另外的两节课是政治和历史两节小科,跟我又没什么关系——今天主要是雨太大了,不然我肯定不会逃课的!”

      肖一鸣有点动摇:“但是我不帮你打电话!要打你打,我不打!我不知道找什么理由,难道说因为下雨就不上学了吗?”

      “那就发短信好了,就说我昨晚受了凉,肚子疼。”

      肖一鸣断然拒绝:“不行!就是说谎都不能说生病什么的!”

      “不要这么迷信好吗?”薄荷拿起肖一鸣的手机一边摁一边笑,“总不能说因为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吧?”

      肖一鸣也笑:“你拉倒吧!哎,雨小一点了,你还是去吧!”

      “可是现在再去,就得迟到,王阿姨肯定要叫我写检讨,还要站讲台上读检讨!”

“不会的!雨下这么大,她应该能理解。”

薄荷放下手机:“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短信已经发出去了!我就是说的受凉肚子疼。”

      她到房间做作业,看到被母亲整理得干净整洁的桌子,点着头假装领导一样表示很满意。无意中拿过一张A4纸展开,突然大叫道:“这张合格证你在哪里找到的?”

      肖一鸣刚洗了碗进来,一听这话就凑过来:“什么合格证?”一看是宁艺的证,就说:“我不知道啊!我也没仔细看,不知道是合格证,我把它当草稿纸的。”

      “可是我以为这张证被人偷去了!心里想,也许就是命中注定我与宁艺无缘了吧?要不怎么就找不到了呢?没想到它又回来了!哎呀,我现在又有信心学习了!”
       “你真好笑!”肖一鸣失笑道,“我们不是打印五张了吗?哪怕你丢了这张,也还有四张,又不是像别的学校只寄来一张。再说了,就是寄来的弄丢了也不怕,学校都有底根的,他要不承认,我就打上门去,不怕他不认。”

      薄荷根本没听母亲在说什么,她拿起合格证放到嘴边作势一吻,说:“真好,你又回来了,我要加油了!”说完转身对母亲说:“妈妈,以后晚上不要喊我睡觉,我要到三点再睡!”

      “不行,最迟一点就得睡。不能熬夜太晚,身体也很重要。”

      “不行,你不要叫我!我们不要再说话了。现在我要开始做语文卷子了。”

      以前薄荷除了在学校做试卷,在家里是从来不做语文练习的。肖一鸣说她,她就回一句:“我语文也不差!”

      是啊,她的语文在班里的确不算差了。这次四模,连文化生一起排她是第三。然而160的卷子,她也不过113。如果跟别的好学校相比,不过一般而已。英语也是,肖一鸣从没看过她在家看过做过。

      但现在她突然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把握能让语文和英语在高考时帮她的忙了,她才开始决定好好复习基础知识,该背的背,该记的记。态度端正,目标明确。虽然自己也不知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努力还能有什么效果。

      肖一鸣在她写语文卷的时候,就看小说。如果女儿偶尔遇到一些文学常识不会恰好自己又知道的,就讲一下。

薄荷的卷子很快写完,卷末的作文也一气呵成。她把作文递到肖一鸣面前:“妈妈你帮我看看好不好?”

自从进入高中,薄荷写作文很少给妈妈看,怕她挑刺。除非是一些得到老师表扬自己也很得意的作文才拿出来炫耀。但即便是老师欣赏自己也得意的,肖一鸣也总能找出一些不合适之处。薄荷不服:“老师都夸我写得好!就你喜欢挑刺。”

肖一鸣就耐心解释:“老师教两个班,一个班60人,他就得改120篇作文,怎么可能逐字逐句去细看?只要大方向对,文笔再好些,没有明显的用词不当,就算是好作文了,但我帮你指出的,是一些细节处理不妥当的地方,还有错字——高考时错字也扣分的!”

然而忠言总是逆耳,一向粗枝大叶的薄荷不耐烦妈妈的细致,干脆将作文收在书包不拿出来了。偶尔肖一鸣想看,事先也好言好语地说明:“我不挑刺,我保证什么都不说!”

但母女俩都心知肚明她只要看到不妥的,哪怕隔上三天也要拐弯抹角地指出来。所以薄荷要么干脆拒绝说不给,要么说没带回来,总之肖一鸣想看她作文是不可能了。久而久之,她也就歇了这念头,不再提起了。

没想到薄荷现在竟然主动求着她看。这让她意外又欣喜。但她不动声色,作出犯懒不想看的样子:“我不看,你又不喜欢我说不好。”

她硬塞过来:“喜欢喜欢!我是闻过则喜!”肖一鸣才放下手中杂志,认认真真地看起来。

      “这篇写得很好!”肖一鸣飞快地看完一遍,忍不住从头又细看一遍,最后才慢慢地说。

薄荷拍手说:“难得啊难得!十二年来我的作文还是第一次被你夸呢!得到母后您的夸奖就像中五百万一样难啊!”

肖一鸣不理会女儿的调侃,继续说:“我又不是没夸过你——只是有一个成语用得不对,别的都很好!”

      薄荷赶紧问:“什么成语?”

      “‘一语成谶’不是个好词,是说某个不好的预言不幸应验的意思,你这里分明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啊?!”薄荷笑道,“我其实不懂这个成语的意思,我就觉得它笔画多,又文艺,所以才用的。”

      “这倒是闻所未闻的用词理由!”肖一鸣笑道,“如果一知半解,就不要用。要么换词,要么直接就用白话,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好。就像英语考试中写同义句一样,同样的意思,换一种说法,千万不能不懂装懂。还有引用名人名言也是。有的话你记不清是谁说的,可以用‘有人说’或者‘有位名人或哲人或诗人说’,不指出具体的人来,就不会有瑕疵。如果你凡事爱顶真,弄到举例不当,或者明明是张三说的,你非说出自李四之口,那可就贻笑大方了,——你记住没有?”

     “没事,我最近在突击,基本上没问题了!上次四模,我前面基础题包括文言文,一分都没丢!就是那些词语像什么‘达到’‘达成’之类的选择我会搞错。还有上次我问你的礼貌用语我错了,不过你讲过以后,我都能记住了。”

     “嗯,你就记住凡是带‘令’‘贤’的都是对对方或对方家人的尊称;带‘家’或‘愚’的都是对自己或家人的谦称。”

          作者:驿路飞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