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文怡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中有老人就是子女们的福气。老人们不但懂得一年四季的养生之道,伤风感冒时还有各种民间秘方备着。逢年过节全家团聚,子女们的也有个奔头。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只可惜,我的爷爷奶奶都已离世。这些至亲在我的生命中书写着凝重的符号,关于他们的那一幕幕美好的画面,只停留在童年的记忆碎片中。 每逢佳节倍思亲 犹记一年盛夏,爷爷奶奶特意给我做葱油饼,年迈的他们在炉灶前揉面,煎烙。而调皮的我在一旁和着干面粉,将堂屋里洒得乱七八糟。擀面杖成了我调皮捣蛋的的武器,挥舞起各种招式。爷爷一面忙着做饼,奶奶还一面收拾我折腾的残局。然而他们并未责备我,却一直乐得合不拢嘴,眼睛笑成了一弯月牙儿。呼呼的电扇吹去了盛夏的酷暑,吹来了定格在老屋里的温情,然而油饼的滋味我此生再不能尝。 如今,已近而立之年的我,忙碌的工作之余,倍加思念离开我的亲人,想要与他们分享这些年来我经历的那些喜怒哀乐。逢年过节,看着许多人携妻带子回家与老人团圆,想想若是爷爷奶奶如今还在,我家也该是这样欢聚一堂。然而我却不敢想象,怕自己忍不住,就要哭出声来 九九重阳胜春光 记得是2010年的冬天,我参与企业组织在岗员工新春慰问老干部活动。这次慰问的是离职调研的胡经理。花甲之年的他并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仍然坚持发挥余热,关心企业成长。我与他促膝长谈,他关心企业近来的销售情况、员工文化生活等。虽已离开,但仍心系企业。说到一些重点难点,他还会给一些自己的建议,让困惑不解的我茅塞顿开。 都说“人老而心不老”是老人们生活的境界。胡经理平日里还逛逛博客,写写微博。我随意打开一篇,写的是明朝的第61位状元,淮安清河县的丁士美。从人物的生平写到他的成就,洋洋洒洒有好几千字。 老人的乐不外乎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儿孙满堂,这一点胡经理也不例外。看见他提到自己健康成长的孙子、孙女,那般幸福流露于眉间。眼见这一切,感叹这样的一位老人,有时常对企业的挂念,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承欢膝下的儿女,感叹夕阳无限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离开胡经理的家,一股久未曾有的感情涌上心头,我联想到自己的长辈,他们若是健在也应这样安享晚年,便情不自禁地想要与老人多亲近,寄托自己心中对亲人的那份挂念。 我所在城市有一个叫“夕阳红”的老年活动园地,这里有拉着二胡的伯伯,有跳广场舞的大娘,还有围坐一起下棋的先生。他们或是把玩着手中心爱的的玩意儿,或是聊天唠嗑解解乏闷。有的老人扭起激情的秧歌,在夕阳下独显韵味。这里没有早起晚归的学业压力,没有繁忙工作的林林种种,有的是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我爱在这里驻足,不时地为他们捶捶背、揉揉肩。也喜欢和这些老人们话家常、谈人生。老人们喜欢我这个忘年交,爱谈谈子女们的近况,说说当年的青葱岁月。和他们亲近,我可以感受到奶奶曾经对我的宠爱,体会忙碌工作之余如爷爷般对我的教诲。那些刻骨铭心的思念化作这园地的一缕夕阳,满满的浸透我的心田。 《孟子·梁惠王》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赡养身边的老人,在他们行动不便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给老人以精神寄托,多和他们拉拉家长,让他们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亲近老人,感受他们的生活杂陈,聆听老人的家长理短,凝固的心瞬间融化。我深深地体会到,将自己对逝者的思念化作另一种感情来表达,胜于苦于哀思而不能自拔。 作者简介:丁文怡,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供职于中石化淮安石油分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