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稚之乐——《稚子弄冰》改写

 淮阴语文 2020-11-18

     

童稚之乐

《稚子弄冰》改写

                      □庄浩悦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

敲成玉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1.钲(zhēng):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做的,形似钟(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2.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如曲尺,悬于架上,用木槌击奏。

 宋朝的一个冬天,大雪如约而至。儿童三五成群,冲进雪中。刹那间,全身被雪裹住,好像一个个圣诞老人。满山遍野,白茫茫的一片。孩子们在雪中窃窃私语,他们或欢呼,或跳跃,不亦乐乎。

 雪依然下着。孩子们飞奔回家,每个人手中都拿着铜盆,来到一个男孩家。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把雪捧进盆里,小手瞬间冻得通红。他们全然不顾,不一会儿铜盆里就装满了雪,他们把少量的水加进盆里,小心翼翼地把盆放在屋檐底下。父母们看着忙来忙去的孩子们,满脸疑惑,脸上写满了问号,便问领队孩子:“你们在干什么?”孩子神秘地说:“明天你们就知道了。”

 天刚蒙蒙亮,就听见屋外叮叮咚咚地响起来,中间夹杂孩子们的声音。你看!孩子们面前有一个铜盆,孩子们左手拿着凿子,右手拿小锤,用力地敲打着,风把他们的脸吹得通红,嘴变成紫色,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着。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孩子们发出了一声声欢呼,不知道谁成功了,他把冰凿出来了,紧接着也有人凿出来了。孩子们赶紧的用彩线把铜盆里脱下来的冰块穿起来当钲。

 孩子们人手一个冰钲,他们用小棍敲打着,在领队的指挥下不断变换着节奏,敲出的声音像磬一般穿越树林,仿佛是人间最美的乐曲,回荡在天空。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他们互相追逐嬉戏。

 可是好景不长,忽然冰碎了,洒落一地,孩子们伤心极了,脸上写满了失落。其中一个孩子难受地说:“可惜了这块冰,这么快就没了。”另一个也叹气道:“是啊,是啊!”队伍瞬间安静了,时间仿佛静止在那一刻。领头说:“伙伴们振作起来,冰钲虽然碎了,但是带给了我们快乐,这个是我们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这难道不是快乐的吗?”

他们望着天空,不禁吟唱:“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父母也相互点点头,是啊,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这就是快乐。

教师点评: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做冰钲,通过敲击冰钲得到了快乐,虽然这种快乐是短暂的,但是孩子却从快乐中找到了真谛。只有通过自己的动手得到的才是快乐的,不是吗?

                 (指导老师:刘祥茹)

庄浩悦,山东省龙口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在报纸和公众号上发表文章,《龙口报》《农村孩子报》、中小学语文e家网、中小学作文网都有发表。曾在好教师第一届“星火杯”小学生征文比赛及校园杯征文大赛等比赛中获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