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藏珍品】 “金筐宝钿”金花饰

 RK588 2020-11-18

金银器

“金筐宝钿”金花饰

名称:“金筐宝钿”金花饰

时代:唐代(618~907)

尺寸:(1)长14.7厘米  宽4.8厘米  

(2)长6.9厘米  宽6.2厘米

两件,均为“金筐宝钿”饰,分蝴蝶形和凤鸟形两种。蝴蝶形花饰由两个左右对称的横向“S”形卷莲纹组成,外形近似正在展翅分形的蝴蝶,两枝卷莲的枝叶均由扁金丝条做成,相连处焊与金箔之上,其余部分镂空。卷莲枝叶上饰以细小金珠纹,花朵部分和叶片中以细薄金丝条编成中空的边框,内嵌各色宝石。

凤鸟形花饰是由几枝卷莲纹呈凤羽形发散组成,枝叶和花瓣的做法与蝴蝶形花饰相同,其上镶嵌的宝石多已脱落。这两件“金筐宝钿”花饰运用了掐丝、炸珠、焊接、透雕、镶嵌、抛光等多种复杂工序,工艺精湛高超,风格富丽堂皇,反映了盛唐时期高超的工艺水平。

两件“金筐宝钿”花饰出土于唐金乡县主墓。金乡县主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的第三女,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薨于唐玄宗开元10年(722年),享年71岁。金乡县主生活于盛唐时期,又身为李唐宗室,地位显贵,因而陪葬丰厚,这两件花饰可能为金乡县主头上的装饰品。

中国古代妇女十分重视对自身美化装饰,很早就有头上插花之习。金银首饰装饰历来就很盛行。盛唐时,妇女大都崇尚高髻,插花装饰蔚然成风,上层妇女更是偏爱金质假花,即金钿,金钿上镶嵌宝石者称为宝钿。古代妇女的发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同时也是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

《隋书·礼仪六》载,皇后礼服有四等,发饰为首饰十二钿;三妃,皆花九钿;其他如公夫人、县主、二品命妇首饰八钿,首饰花钿的数量随地位的降低而递减。唐因隋制,金乡县主为二品命妇,其发饰应为八件金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