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体店的最后一块阵地被互联网巨头盯上,门口小店竟傻傻涨价!

 胡华成 2020-11-18

十年前,互联网江湖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千团大战”;

五年前,互联网江湖刮起了共享经济的“旋风”;

现如今,互联网江湖盯上了实体店最后的一块阵地——生鲜,成千上万的实体店还浑然不知,沾沾自喜自己赚到的高毛利。

有的生鲜店老板这个时候还在玩小伎俩,通过对社区店的垄断提高售价,从而提高净利润。

如果这种套路再玩下去,恐怕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店铺是怎么倒闭的。

1

传统生鲜店如何赚钱?

通常情况下,一个大的小区旁边都会有两家以上的生鲜店铺。这些店铺的生鲜来源大多也是来自于当地最大的生鲜批发市场。

批发价1元/斤的产品到了小区的生鲜店就可以达到了3/斤左右。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也太暴利了吧?转手就可以赚2倍以上的钱。

殊不知,生鲜的暴利只是表面,因为生鲜存在着较高的损耗率。造成损耗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小区实体店一般都是大批量采购,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都有可能存在着规格不一的情况。顾客在购买的过程中大多会选择品相比较好的产品,最终品相不好的就会被剩下。被剩下的这些东西就需要打折出售,不可能按照原价出售;二是这些水果蔬菜本身都是新鲜为佳,一旦多日未销售出去,水果蔬菜的水分会流失,造成重量的减少。

由于每个店铺的主营产品以及损耗率控制能力不同,国内生鲜店的损耗率在10%—25%之间。

即便生鲜超市损耗率如此高,但是生鲜店的价格还是相对较贵的。难道小区里的居民会不知道蔬菜批发市场会更加便宜?为什么还是会在小区的店铺购买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社区居民没必要专门跑到批发市场购买,首先,生鲜批发市场大多有很大的异味,这个是很多人忍受不了的;其次, 批发市场的开放时间大多是在凌晨,这个时候大多数人起不来,只有一些饭店和批发商能够起这么早;最后,批发市场距离很多家庭都挺远的,开车过去一趟,仅仅油费就需要不少,如果一次买的少,根本就不划算。可是买的太多,还没等到吃完,可能就不新鲜了。

多种原因叠加,最终大多数人宁愿在小区门口买一点菜也不愿去批发市场,这也就给了小区实体店存在的理由。

说白了,小区生鲜店的存在赚的就是一个辛苦钱。尤其是当竞争对手多的时候,一个30平方左右的店铺一年的净利润可能只有10万元左右。而这需要至少两个人在此看店,终年无休。

我们小区门口就有一个很会玩战术的老板,他在经营生意的时候运用了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战术,先是通过低价竞争吸引客户,当隔壁的生鲜店撑不下去的时候,他就接盘。

用了一年时间,他用同样的战术熬走了两个竞争对手,现在他手握三个生鲜店。在一定程度上,他实现了对于小区的水果垄断,因此价格通常会比较贵。看着普普通通的橘子就要6.8元/斤,稍微好一点的橘子就要9.8/斤。

这样的价格跟我想象中的价格差了很多,但是无奈这几家生鲜店的价格是一致的,人们也就只能接受。

这从实体店的竞争角度来说,这家生鲜店老板的做法是精明的,没有问题的。可是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持续上涨的价格最终会把顾客推向线上,最终让门口的生鲜店成为互联网生鲜战争的炮灰。

2

最后的万亿市场

可能大家想不到,听起来高大上的互联网公司纷纷盯上了看着不起眼的生鲜店铺。

一场轰轰烈烈的生鲜大战一触即发。

截止目前,阿里巴巴、腾讯、美团、滴滴、京东、拼多多、小米等所有叫上名来的互联网巨头要么已经自建生鲜电商平台、要么已经投资生鲜电商。

天猫超市、盒马鲜生、美团买菜、多多买菜、京东生鲜、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等都已经是小有成效的生鲜电商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平台现在都是处于积蓄力量阶段,还没有进入白热化阶段。各个电商平台的大本营和策略都稍有不同,以至于现在还没有见到大规模的补贴出现。

可能有人很纳闷,为什么这些巨头连门口的小生鲜店也不放过呢?投入巨大时间、人力、物力,图的是什么呢?

这就要从互联网巨头的立场来思考问题,虽然每个家庭每天买的菜是很少的,可是假如一个平台可以服务上亿的家庭呢?

那么每天的交易流水可能就在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每年的交易流水或将突破1万亿大关!

你知道1万亿的营收意味着什么吗?

华为作为国内营收最大的民营企业,它在2019年的营收为8588亿元,依然没有突破万亿大关。

如果此时能在生鲜领域诞生一家年营收超过1万亿的民营企业,那么一家卖菜的公司将会成为中国营收最大的民营企业。

高频、高粘性是互联网巨头喜欢生鲜电商的核心因素。

3

小区生鲜店可能大批量关闭

目前生鲜电商的相较于小区的生鲜店来说,大多数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这是一部分选择它的原因。

可是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就意味着成本的上升,这是很难压缩的一块儿成本。此外,由于互联网企业在闪电式扩张的过程中,物流成本以及生鲜的损耗率都处于较高水平。

最终会得出一个结果,如果想让公司盈利,那销售的价格自然不会很低。同样的产品,生鲜电商与小区生鲜的差价存在就是这些小区生鲜店存在的理由。

倘若有一天,小区生鲜店凭借着自己的垄断位置提高了生鲜的售价。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又降低了物流成本以及产品损耗,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简单来说,就是当同样的产品,小区生鲜店的价格超过生鲜电商的价格的时候,那么就是小区生鲜店大批量倒闭的一天。

因为同样的产品,有专人送到家里的价格要比在你店里还便宜,那么人们也就没有理由到你店里购买。

这时你可能会说,那小区生鲜店也可以降价求生存呀?

当你也降价的时候,你还是无法低过生鲜电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旦生鲜电商成为了某个区域的龙头,它的采购渠道就跟小区生鲜店产生巨大的差别。因为生鲜电商直接从这些水果蔬菜的原产地批发,它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市区生鲜批发市场的价格。

因此,小区生鲜店主在生鲜电商巨头那里可能毫无还手之力。

在可预见的几年之内,生鲜电商之间也会发动大额度的补贴之战,数以亿计的用户将被吸引到线上消费,价格至少会在短时间内非常优惠。

小区生鲜店的老板们,你们还准备继续涨价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