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后重在养心

 玫事侃侃 2020-11-18

“夏至”不是指夏天来到,而是指,已经入夏很久了啦。“至”的意思,是:极致。夏至到来,热浪滚滚。

夏已至极,天热时出汗狂多。那如何在狂出汗的季节里,继续保持好养生的效果呢?

这得从几个方面来达成目标:

1

饮食清暑热、保持食欲好

夏季里,饮食要清补。同时,不要过咸、过甜。应当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不要吃太多的热性食物,比如:胡椒、辣椒、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茴香、桂皮等等,以免助热生火。

不要吃太多肥甘厚味(红烧猪蹄,这类的菜式,等等),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顺便说一下下,因为夏季里面,如果没有做好养生的工作,那到了秋季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疔疮,那会痛苦难当。

这个问题,可以用僵蚕10克打粉,用醋或白酒调和均匀,抹在疔疮上面,每天换药,拨除疔疮,就可以痊愈了。

夏季的饮食呢,比较适合吃一些绿叶菜,冬瓜,等等。水果方面,可以吃些荔枝、龙眼,这样的新鲜上市的当令食物。也可以多喝一些补津液,养阴津的甜汤。

请移步点击:“玫事侃侃|津液是什么?津液怎么养?

请移步点击:“玫事侃侃|养生润喉梨香甜

夏天脾胃消化功能相对弱一些,所以,不要暴饮暴食,建议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不宜过饱。

2

阴历五月,禁欲、节欲身体好

夏季里,万物生长,阳极阴生,心旺肾衰。因此,适当节欲禁欲,适量进补,对于强肾补肾的保护和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

比如,在对症下药的前提下,吃阵子“天王补心丹”,“桂附地黄丸”,等等。也是可以的。 

3

补津养阴的药茶喝起来

高温时节来临,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会大量排汗,而致耗气伤津,并且,身体虚弱的人,容易中暑。所以,在日常服用的中药材方面,可以选一些薏米、扁豆、莲子、百合、玉竹、沙参、淮山、麦冬、天冬等等。

请移步点击:“玫瑰侃内经丨饮食有节——茶

请移步点击:“以药代茶饮,养生护健康

4

适当游泳,健身塑形

炎炎夏日,最理想的运动方式,那就是游泳了。跟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游泳锻炼的价值更大。

坚持游泳来锻炼,能瘦身,对健康还大有好处。

请移步点击:“夏季才能展开的健美运动-游泳。”

5

适度出汗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汗液排出,是夏季养阳的方式之一。

热天,汗孔处于开泄状态,如果过度纳凉、受寒,容易导致寒邪内侵。现在的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空调,从外面暴晒后进入过凉的室内,轻则出现外感寒邪的感冒。重则寒沁过深,导致肩背、肢体关节疼痛不已。

严重的情况下,受寒过度了,妹子们还会出现经期紊乱,或是推迟,或是不来了。或是来而不走,点点滴滴淋漓不净。

所以,人体的阳气,如果不能正常发泄循环,总是受寒受凉,而不能让寒邪随汗排出体外,慢慢地,会形成阳虚体质。一旦体质阳虚了,就容易得各种慢性病。

那时调理起来,还是需要扶阳,恢复身体的正常排汗能力,然后,才会慢慢地恢复健康。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保护好自身的排汗能力,就不必病了再来喝药调理,重受这份罪了。 

6

温水洗澡,防中暑防痱疹

夏日里的汗水多,正从打开的毛孔中,夹带着汗垢垃圾,等等,外排中。汗水蒸发后,这些身体排出的汗垢垃圾(跟尿液的成份类似),就存留在皮肤表面了,容易堵塞毛孔长痱子。

有人汗痒难当,挠挠皮肤,还容易长疹子。  

那就洗个温水澡,让毛孔保持打开的状态。这样,方便身体外排垃圾。不会因为冷水刺激,毛孔关闭后,这些垃圾湿水排不出来,就容易在皮下积滞为湿性疹子。 

7

夏季养心,保养心脏

夏属火,对应的五脏,为心。夏至后重在养心。

夏日炎炎,容易让人心烦意乱,可是,越烦,就感觉更热,这其实是自己的心理影响到了人体的功能活动,结果,就对精神的方面产生了不良影响。

老话说得好:“心静自然凉”。

所以,要学会自我调节,多静坐,这样,就能排除心中杂念。

如果愿意学习打坐站桩练气,请进我们的真气运行法和中脉修道QQ群:570057237。有无数过来人愿意帮助指导新人。

中医中药,在针对这方面出现的一些症状,有一些汤药是可以调理好的。比如中医名方:“除烦汤”、“八味解郁汤”,等等。

但是,这些,都是处方,都需要中医大夫面诊,把脉开方来对症下药处方的。不能自己看着觉得有点像了,就自己抄方抓药的。

在这里提起,只是说明一下:中医是有办法来调理的。请去找中医大夫来帮助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