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人是否要驱虫?

 玫事侃侃 2020-11-18

前些天,有位姐妹说,大夫让她去驱虫。她觉得奇怪,成年人也要驱虫么?

当然要哒!

因病而吐蛔

对,有些人生了某些病,是会吐蛔虫哒!这可不分孩子与成年人的。

在《伤寒论》里面,就提到了,“吐蛔虫,以苦楝根为君……”

这说明,人体有蛔虫,几千年来,是一直都知道的常识。并且,可以喝什么中药来治疗,也是有记载的。

还有记载了根据吐出来的蛔虫颜色是白是红啊,是死哒,还是活蹦乱跳的啊,等等,都给了详细的建议,应该如何用药,啥啥的。

成年人,肯定也是要需要打虫子的啊。一般来说嘛,一年一次吧。

有些人说,这是农村吧?不够卫生,所以,有寄生虫的可能性大一点。那也未必的啊,未必的。因为,城里人的饮食,有什么沙拉啊,刺生啊,等等,更不用说生吃的水果了啊。

在这些个情况里面,吃进了虫卵啊,等等。虫子,还是有机会,混入人体的。

体内有蛔虫的症状

一般来说吧,小孩子肚里有了蛔虫吧,是比较容易判断出来的。

1.孩子突然食欲下降,吃得少,没胃口。肚子疼,一阵一阵的,疼痛的部位是在肚脐周围或者上腹部。夜里常喊肚子疼,揉揉就好些了。

2.脸上长了虫斑,就是那种淡白色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斑点,上面有细细小小的灰白色鳞屑。

3.磨牙还伴有流口水,那可能就是体内有虫子的迹象了。

4.吃不胖。胃口好,但是咋吃都不胖。那也有可能是有蛔虫了,蛔虫把营养吃掉了。

5.这个吃不胖,脸色黄,贫血,没胃口,阵发性的肚子痛,等等,成年人如果出现了,那也有可能是有蛔虫了。还有人会出现肛门痒痒。

6.吐出蛔虫,或者拉出蛔虫了。

嗯,这都吐出来,拉出来了,证据就在眼前了,那就更证实了,有蛔虫!

其实吧,人人都有可能有长蛔虫的经历。那就每年吃一次打虫子的药药吧。

毕竟,养个虫子没什么,但它有可能导致一些病症啊,比如说:

蛔虫性肠梗阻、荨麻疹、肠穿、哮喘、胆道蛔虫病、阑尾蛔虫病等等……

讲卫生预防蛔虫

小朋友呢,就需要做家长的常常给孩子剪指甲,教会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手手干净,不要把脏手放在嘴里,等等……

这样的习惯,要培养起来。

饮食方面呢,不吃生冷。孩子比较能做到。

但是,成年人,可能,就有点管不住嘴,聚餐吃个刺生啦,偶尔吃个寿司啦,夏季里拌个沙拉啦,等等。这个,就有可能中招哈。

能不吃,就不吃了吧,“病从口入”,还是要靠自己来阻挡这一关的。

服药驱虫

记得有位老友的哥哥要出国定居,被拒了,原因是体检没过关。说是有一肚子的虫子。广东人民哇~日常吃个生鱼片啦,三文鱼啦,等等,等等……

好吧,去了医院,驱虫啥啥的都做完了,再检查,才过了关。

那要是想驱虫,又实在没经验,那就去医院吧,拜托给专业的大夫吧。

如果觉得自己日常还蛮注意卫生的,只是想自己常规地驱一下虫呢,那可以去医院,找大夫给个建议。

我记得有一个驱虫药“肠虫清”。

肠虫清

一般指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是一种咪唑衍生物类广谱驱肠虫药物。

阿苯达唑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是最重要的基本健康药物之一 。

阿苯达唑为一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临床可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

在体内代谢为亚砜类或砜类后,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或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产生,使寄生虫无法存活和繁殖。

按过去了解过的情况来看呢,这个,有人吃了之后,真的拉出虫子来,哎呀,那个过程,就不描述了,免得有碍妹子们阅读。

记得小时候有一种是常吃的,叫做宝塔糖。现在这个糖也有,成分大约是双羟萘酸嘧啶宝塔糖、盐酸哌嗪宝塔糖(六一宝塔糖)、盐酸咪唑宝塔糖,等等,好多种。

可以治疗治疗蛔虫、蛲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

不喜欢吃西药的,那可以考虑吃中药,比如,常用的驱虫药有苦楝皮、使君子、槟榔、南瓜子和雷丸等。要喝这个的话,找个中医大夫,请大夫开方子就是了啦。

总之,吃药这个事儿,找医生,问大夫,确认自己可以吃,吃多少量,等等,再安排吃起来哈。

请移步点击:

科普:是否健康?有标准可以对照!

脾胃不好,你怎么养生也没用!

想要有健康,还要调和十二经络。

服用驱虫药的禁忌

驱虫药,孕妇建议就不要吃了。怀孕前做好驱虫的功课,等宝宝断奶后,再吃一次吧。

两岁以下的小宝宝呢,肝脏发育还不完全,所以,最好不吃驱虫药,以免吃药之后,造成了肝功能损害,等等。

日常要注意生活卫生,避免感染上蛔虫。

如果孩子长大一点了,但是,体质弱一点,肝肾功能不全,脾胃虚弱、发烧感冒期的孩子,那也不吃驱虫药啊。切切牢记了。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