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懂“放手”的家长,培养不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青青莲子 2020-11-18

新年好!

新的一年祝福您经营有道,收获美满家庭!


仁和丨青青莲子个人成长营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修习儒释道文化数十年,国际公益组织义工及讲师。

1

0

同样在食堂吃饭的孩子,

有些吃完饭抹嘴就跑;

而有些孩子就会把自己的餐桌收拾干净,

餐盘送到指定的位置。

一个小细节,体现的是责任感。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想养育出一个责任感满满的孩子,但其实我们又有许多的舍不得。

今天的答疑案例中,仁和老师说:如果你想培养出一个有有责任感的孩子,不要舍不得,懂得放手,让孩子去历练。

男孩9岁,三年级,有一个7岁的弟弟,在同一个学校。兄弟关系好,弟弟很多方面受哥哥影响,如都爱下国际象棋......

老大是个有理想,成绩也不错的孩子,尤其是语言方面,阅读涉猎的也广,科普类书籍看的最多,(这次班里唯一一个100分的),平时看电视不多,只会看纪录片如野外求生,动物世界,好看的电影(喜欢会反复看,很多是英文的)如果有人把频道翻到光头强,也会看的很开心。学习能力也挺强,作业效率也高。人际关系也很和谐。亲子关系也挺好,学校的任何事情,都会和我分享,包括喜欢哪个女生。这些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

我目前的困惑是:   理想很远大,但是,缺乏自制力、毅力与执行力,没有内驱力。

怎么才能把孩子的自制力、毅力、执行力,内驱力调动起来?感谢! 

以下是仁和老师辅导家长的全程对话:

老师:

看到这位妈妈描述孩子的情况,我猜您是位很有条理有计划,行动力也很强的妈妈,在育儿上一定也非常用心。

孩子9岁,我目前依您描述的看,他各方面的发展已经处于男孩子的前列,您所说的内驱力,我看到这个孩子也有,只有可能还没有达到妈妈的期待,是这样吗?

家长:

可能,他经常说我要求高。

老师:

你面对孩子的计划有时候需要你提醒的这个情况,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家长:

有点着急,心想啥时候才不用我提醒呢。

老师:

同样作为男孩子的老母亲,你的心情,我感同身受啊。

平时孩子在生活中有没有安排一些家务活给他呢?

家长:

有,就是和弟弟要收拾自己的房间。我不舍得让他洗碗。

老师:

为啥不舍得让孩子洗碗呢?

家长:

觉得油腻腻,我是带手套洗。他爸会让兄弟俩洗碗。

老师:

你觉得家里还有哪些事是可以让孩子做的?

家长:

扫地,拖地,打理地板,擦玻璃。这方面我的确做的不好。

老师:

嗯嗯,看来妈妈意识到了。

建议以后可以再增加一些事务,比如去门口超市买点家里的物品,买菜,酱酒,收个快递,扔垃圾等等。

这些都是锻炼孩子内驱力最好的方法。

家长:

这些是让他明白自己是家里的一员,有责任分担,跟内驱力是什么关系呢?

老师:

这些活最好不是由妈妈来叫,而是问孩子,看看厨房?看看家里?有哪些事是要处理的?尤其是现在假期,有这样的有利条件,可以用用孩子。

让孩子自己去看,去发现,去计划这些家里必须做的事,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统筹计划,学会规划哪些事要先做,哪些事可以顺带做,比如去扔垃圾就顺手可以把快递领了之类的。

家长:

明白了,我的方式不对。

老师:

还有一个重点是,没有做的,就一起承担自然后果,比如家里没盐了,如果孩子不知道要去买,或者不记得去买,那这餐饭可能就要等等,要等盐买回来。

你可能都是有事了才叫孩子,而不是让他自己去为这个家挑起他可以挑的责任。

家长:

明白了。一直都错了。

老师:

你是个很有智慧的妈妈,一点就通。

家长:

意识到了,还得执行。

那学习方面呢?能否再指导一下仁和老师。

老师:

有事了,由妈妈叫一声,吩咐去做了,如果遇到孩子情绪不佳,也可能做得不是那么甘愿,那孩子就会觉得这些事是负担,就不是责任了,学习也是一样,一直由妈妈提醒,孩子也会觉得烦不胜烦,当他能为生活主动挑起责任了,学习也就慢慢会内化为自己的事了。

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里,妈妈是那个守望他陪伴他的人,妈妈要学会自我成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的妈妈,给到孩子的支持和力量都会是锦上添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