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

 一只好笨蛋 2020-11-19

“维”


 
   “维”字楷书临写一

这个“维”字并不清晰,不建议大家精临

由于历史原因,《九成宫》上已经有许多字模糊不清,甚至丢失了,大家不要纠结于此,原本就不是每个字都要临的,关于这点,以后会写专门的文章来论述。

你搞不清那些模糊的地方到底是怎么写的,而清晰又好看的字,后面还多着呢,所以不要把大量时间花在这个上面。

但是,它的形体,结构,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不建议精临,不代表不临,不代表你不会碰到这个字,不代表你不用写好它,更不代表你练这个字就没有收获!

1,书法中的绞丝旁,往往写成一个“”(mi,不是“系”,少了上面一撇)字,下面的“小”字也可以用三个点来取代。

欧阳询的“糸”旁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个撇折的折笔是向下的,这在其他的书法家中并不多见。

按我们平时的书写习惯,撇折通常是往右上方去的,就和第二个撇折一样。

整个“糸”字基本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它的上方部分,需要细致地观察每一笔的角度方向长短,这对写好这部分尤为重要!

2,“糸”字下方的“小”字不宜写得太长。

“小”字的两个点,紧贴“幺”字的底横来写,而不是像正常“小”字那样,写在竖笔的靠中间的位置。

并且两点的方向、形状,一左一右,也很讲究,不是乱点的。

3,“隹”字在许多字里都很常见,比如“谁”、“锥”、“准”、“雄”等等,还都是常用字,所以写好这部分的意义重大。

第一撇不宜太长,角度不宜太平,往垂直的方向靠。

竖笔不用多说,挺直有力,或者两端可以稍微往后弯曲一点点,许多单人旁都是这样写的,近似于“)”的形状。

并且这个竖笔,宜长不宜短。

4,右边第一点的写法也很有代表性,是一个虚起的小短横(一定要短!),接着一个小短撇,撇的末端基本上收在下方的长竖的位置。

下方的四横一竖,竖笔固然要直,且不要靠左竖太近,近则拥挤。

四横比较讲究,间距一致以外,保持水平。第一横一点,中间两横通常比较,最后一横,

带“维”字的成语作品:


“维”字的毛病比较多,大家可以挑挑,和上方的讲解印证,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也是一种进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写好楷书,对行书的书写帮助很大,但是不意味着楷书好,行书就肯定好,行书不用练。大家偶尔也应该写写行书,甚至多下点功夫也不为过,但是前期仍应以楷书为主:



      谢谢您的驻足,我是一只笨蛋,

       85后,笨拙而努力的书法爱好者,

       如果您也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我,我们一起研习书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