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龙是虫,问问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只好笨蛋 2020-11-19

01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往往说明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时决定了你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上大学的时候我身边都是一群一天24个小时不知道往哪里花的人,空虚、无聊,没事找事,我和他们一样。

这两年又遇到了许多一天24个小时不够花的人,忙碌、焦虑、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我一度和他们一样。

我希望更好地管理我的时间,成为更好的人,即使是笨蛋,也是一只更好的笨蛋。

02

我学会的第一种时间管理方式,就是写便签。把需要做的事情,写在便签纸上,或者写在手机的备忘录上,这样你想做的那些事情不会因为忘记而没有做;

后来我发现这不够,人必须得有点远见,有点规划,不能想一出是一出,事到临头了才安排时间做事情,太盲目、太随意了;

于是开始写周计划,想想下周都要做些什么事情,打好时间格,把这些事情一件件扔在格子里。听起来很不错,只是我发现我的未来规划能力也许很差,以至于我不知道下周大概需要做哪些事情。

比如说想每天都能写毛笔字、写公众号、读书、跑步、拍照,看视频,有时还想看电影,有时还想打篮球。另外总是还有一些工作的、生活的琐事,让我提前一周摆弄这诸多事务,即使花很长时间弄好了,最后又轻而易举地被一些突如其来的想法和事情打乱。

再后来,我又学到了一种理论,认为每天把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前一天晚上,或者每天早上起来之后,想一想这一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优先做完,剩下的事情就很轻松了,游刃有余,这比提前一周规划要简单得多,更易操作。

这方法是不是很厉害?

落实到实践当中,还是有问题,也许你已经定好了哪三件事情更重要,但总是会有一些事情让你觉得更紧急,必须先做,这样又乱了。

03

再后来,我又学会了把事情分类,按照轻重缓急划分,以此来确定我们做事情的优先顺序。


不要小看这个优先顺序,当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没有这个优先顺序,你往往会昏天暗地忙了一天,一件接着一件,最后发现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时间全花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上了。

这个事情分类是这样:

第一类,重要且紧急;第二类,重要不紧急;第三类,不重要也不紧急;第四类,紧急但不重要。

如果你不去深入思考,大多数人做事情的顺序往往是这样:先做第一类,紧急+重要(不得不做)——再做第四类(紧急嘛,管它重要不重要,有人正催着呢)——再做第三类,不紧急也不重要(因为最轻松,so easy)——最后再做第二类(重要的事情都难,难的事情都要往后拖)。

更糟糕的是,你会发现很多人从来不去做第二类事情,因为重要却不紧急,而重要的事情都不轻松,我们总是喜欢等到它从不紧急升级到紧急之后,变成了第一类,再“不得不做”。

归纳普通人的思路就是,先做紧急的,接下来做轻松的,至于困难的(并不去想它重要不重要),能拖就拖,要么拖到它不用再做,要么拖到它不得不做。

这有什么不好?

重要的事,顾名思义,就是对你的人生命运举足轻重的事情,也是最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只有在它还不紧急的时候去做,才能做到最好的效果,一旦它变成了紧急,因为没有充足的时间,没有从容的心态,最后就容易变成粗制滥造、敷衍了事——一如你的人生。

举几个例子。

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因为跑步锻炼并不是紧急的事(第二类),又比较累,所以多少人到了体重翻倍无法忍受的时候才开始健身(变成第一类)?然而肥胖又增加了健身的难度,最后以失败告终。

明明今天有个重要文件需要写(第一类或者第二类),我们时常会先看个电影吧,先看会儿微信吧,先逛会儿淘宝吧……先干的全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第三类)来消磨时间,到最后深更半夜再加班加点赶材料(第一类)。

你原定于当天20:00点要开始练字的,但是到19:30的时候朋友叫你去喝酒,这时候练字很重要但是不紧急(第二类),晚些回来再练也可以,喝酒虽然可去可不去,但是当时不去后面就没法去了(第四类),因此最后20:00的时候你可能就在酒桌上而不是书桌上。

实际上,第一类事情并不总是会有,剩下的三类,如果你优先做第二类,那么便会大大减少第一类事情发生的概率,因为它在不紧急的时候你已经做完了,而且还做的很好——如果一个人总是能把那些对他重要的事情做好,你觉得他的人生会如何?

你之所以总是焦头烂额,恰恰是因为你把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都搞砸了。

现在比较清楚了,你把要做的、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然后按照轻重缓急划分,怎么安排你的时间是不是有思路了?

等等,你怎么确定哪些事情,才是真正重要的?

04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

你可能是一个普通职工,同时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当然,你还会是一双老人的儿子,并且是一个女人的丈夫。另外,你还可能是某个家伙的好哥们,是某个妹子的好大哥等等。

同时,我们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某些时刻只为自己而活。

身处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重要事情。可能上班的时候,你是一名员工或者老板,工作上的事情最重要;回到家你是孩子的父亲,陪伴孩子也很重要;父母生病了,照顾老人是必须得做的;兄弟有难了,拔刀相助是义不容辞的;你还有一个周游世界的梦想,学习、旅游是最重要的……

想要知道哪些事情对你才是最重要的,不妨先把那些最重要的角色列出来。

然后,每一个角色后面,写上你觉得最重要的一两件事情就可以了。

最后,把这些事情扔在下周的时间表格里。

上图就是一个简单的实例,具体的角色,时间的分配,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有所调整,这种时间管理方式有很多明显的好处。

一是你不会把任何重要的事情落下,没有比这个更让人安心的了。

二是你可以灵活调整,你不用把所有的格子都填满,给自己造成巨大的压力。

三是可以提前规划,不用临时抱佛脚,一个星期的提前量刚刚好——当然如果你足够睿智,你可以有一个月规划、年规划,甚至五年规划,都是可以的。

最后再给大家一个建议,每一个角色,你可以设定一个目标,以此指引你的方向,对你判断什么事情更重要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有助于你的长远规划。

05

书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 史蒂芬·柯维

出版时间:2010年

字数:368k字

类别:成长

关键词:人性

豆瓣评分:8.3分;约25000+人评

笨蛋简评:

看到这本书,最好奇的当然还是这七个习惯分别是什么,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

1,积极主动。你可以主动改变很多事情,不要认命,也不要轻易自我否定,同时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什么事情都推到客观环境和他人身上。

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是可以有选择的,你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更不是被逼的。

2,以终为始。做一个事情开始之前,想好你的目标,确定好你的终点在哪里,你才知道方向在哪里,不要蒙头砍了半天树,砍完了才发现砍的是邻居家的。

3,要事第一。以上写的时间管理,就是根据这一部分内容写的。

4,双赢思维。在人际关系中,要么能达到双赢,要么好聚好散,如果只想着自己获利而不顾他人死活,迟早被人唾弃。

5,知彼解己。认真倾听别人的话,做到移情倾听,真正理解对方,而不要轻易给对方下定义、自以为是、以己度人。

6,统合综效。听得进去别人的不同观点,若观点一致则没有交流的必要,各抒己见才能碰撞出火花。

7,不断更新。包括身体、精神、智力、情感等四个方面,好好锻炼身体,培养精神意志,不断阅读学习,充实感情账户。

读书和碎片化阅读的最大区别,在于对你思维认知的深刻洗礼,而不是浅尝辄止。

比如我写的这篇文章已经很长,讲的是时间管理,我相信也的确能给一部分人启发,但是你首先得有“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才会去想要做好时间管理,你有“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才能更好地把握什么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的许多文章固然有其价值,但是靠这些碎片化阅读,你始终难成气候,还是好好读书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