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书推荐——《自私的基因》

 一只好笨蛋 2020-11-19










乍一读书名会觉得这是一本讲人类自私本性的书籍,许多人光看书名就下了结论:人果然天性就是自私的。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本书已经属于生物学的范畴,所以重点在“基因”,而不是自私,如此说来似乎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感兴趣的科普书,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没什么价值。

这本书流行了几十年,当然不会那么简单,先说一下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都是各自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

然后介绍一下它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为什么会有人呢?本章的标题有点让人费解,因为作者并没有回答“为什么会有人?”这个问题,而是在为后文的论证作一个铺垫,当然也可以用作者的原话来回答:为什么会有人呢?人只是基因造出来让其延续下去的机器。

第二章,复制基因。生物的进化,从复制基因开始,逐步进化到高级生命的大致过程。

复制基因存在于你和我的躯体内,它们创造了我们,创造了我们的肉体和心灵,而保存它们正是我们存在的终极理由。这些复制基因源远流长。今天,我们称它们为基因,而我们就是它们的生存机器。

第三章,不朽的双螺旋。介绍DNA的一些基础知识。DNA的两个主要作用:一是自我复制,在每个细胞里都复制一份;二是监督制造蛋白质。

第四章,基因机器。再次诠释生物的机器属性:基因控制它们所属生存机器的行为,就像计算机的程序员一样通过间接的途径,所能做到的只限于事先部署,事后生存机器在独立操作时它只能袖手旁观——这是时滞造成的困难。

第五章,进犯行为:稳定性和自私的机器。讲的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缩写为ESS,这是这章的核心概念。当种群当中大部分成员采用某种策略的好处,是其他策略比不上的,这就是稳定策略。

我很早就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为什么那些凶猛的动物如狮子老虎等等,它们争斗的时候经常点到为止,而不会以死相博?甚至还有的仅仅只是对峙,直到一方偃旗息鼓而没有真正伤亡?这一章解释了这个现象。

第六章,基因种族。为什么有亲缘关系的动物,会彼此互相维护?为什么虎毒不食子是本性?我们一直以来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完全不需要什么理由,这一章作者作了解释,讲在情缘关系中基因所起的作用

第七章计划生育。为什么许多动物的产子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呢?比如鸟类,有的一次只孵化1个蛋,有的3个、4个,为什么它们不多多益善?

第八章,代际之战。这里回答了第七章的问题,在食物和其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大家庭里,分配资源出现了竞争。

第九章,两性战争。精子只携带遗传信息,而卵子则携带营养,因此精子可以很多,而卵子只有一个。这个意义上说,雄性天然付出比雌性要少。

第十章,你为我搔痒,我就骑在你头上。听着奇怪,这里讲的是动物之间的互利的问题,动物靠本能行事,而本能就是靠基因操纵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能看到有许多动物之间会互相帮助呢?怎么避免帮助之后不会白帮,导致吃亏?

第十一章,觅母,新的复制基因。人类文化这个“原始汤”里产生“觅母”这个“基因”,它具有基因的特征,不断复制、突变、进化。觅母通过从广义上说可以称为模仿的过程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从而在觅母库中进行繁殖。

比如现代的一些流行词语,“逗逼”可以认为就是一个觅母,从它被创造出来之后不断被复制到其他人的大脑中,生存繁殖,直至将来不再有人用它,被自然淘汰。

第十二章,好人终有好报。仅仅是这一章,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都有很大的价值。它从基因、自然选择、生物学这些角度诠释了“好人有好报”的科学性,而不仅仅是我们的一种愿景。

第十三章,基因的延伸。讲的是——好吧,我没看明白,无法给大家概括。

前面的部分大多看起来有些枯燥,而且作者也有点啰嗦的毛病,和我一样,所以首先这本书我推荐你去看,但是你如果看不下去,那么你只需要记住它的基本论点就行了,即人类也不过是承载基因的机器而已,这是一个比较震撼的论点,人类居然是机器?

是的,作者就是这么说的,而且完全能够自圆其说,如果你好奇,这本书就值得你去看了。

同时我还推荐那些前面看得很痛苦的朋友,至少看一下第十二章,以“囚徒困境”开篇,论述“好人为什么有好报”的结论——不是那种肤浅的“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就会对你好”的调调。

最后,跟大家分享几点我看这本书的心得:

1,每个人的行为都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本能,冲动、不假思索就会做出某些事情;另一种是后天教育的影响,理性、克制,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人之所以比较高级,在于后者,而不在于前者,所以用《自私的基因》当中许多结论去解释人类的许多行为,是荒谬的,是生搬硬套,但你看这本书的许多评论就会知道,大多数人正是这么做的,所以得出许多错误结论。

因为《自私的基因》通篇讲的是基因对生物行为的影响,对动物植物都有效,但是对人往往无效,因为人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养和自身的思考来反抗自己的基因赋予的本能。

2,既然基因是自私的,为什么会有各式各样的利他行为?因为某些利他行为有利于基因的存续。比如亲族利他行为,为什么“虎毒不食子”,甚至有的动物也会为了自己的孩子牺牲自己,带给我们许多感动,是因为孩子身上有他们的一半基因,而孩子的预期寿命往往更长,这有利于基因的延续。

并非基因通过思考,主观地左右动物要做出什么行为,基因是没有思考能力的——是因为,基因决定动物行为,利于基因存续的行为才能得以保留,所以这种基因才能存在。说的有点绕,我举个例子:

老虎身体中有两种基因,一种会让他在饿了的情况下吃掉自己的孩子,我们称为食子基因;另一种让他宁愿自己饿死也要让孩子活下来,我们称为舍己基因。

食子基因让老虎饿了的时候把孩子吃了,属于利己基因,尽管它暂时活下来,但这头老虎终究难逃一死,他死后,这种食子基因就无法延续到下一代,因为携带食子基因的下一代已经被它吃掉了。

舍己基因让老虎把自己饿死了,保护了孩子,属于利他基因。尽管它马上就死了,但是它的孩子携带这舍己基因继续存续下去,然后繁衍开来。

你看,自私的基因却导致了利他行为。当然我上面的推理非常简单,漏洞百出,比如吃掉孩子的老虎还有机会再生老虎,没被老虎爸爸吃掉的小老虎也可能没来得及养育下一代的时候就把自己也饿死了,不过这些都是可以更严谨地解释的,只是限于篇幅不再展开,毕竟人家用了一整本书来讲这些事情。

总而言之,你没法简单的看待“人性自私”这样的问题,这就是你的收获。

3,既然人也是基因用以保存自己的机器,那么人性的许多贪婪、自私、暴力等等这些行为就可以被理解了,我们与那些坏人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内心里同样潜伏着这些“阴暗属性”,不过是我们的成长经历更加幸运而已,所以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别人呢?

这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个老太太在纳粹分子要杀她的时候她说:孩子,我原谅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