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兄弟争雁 刘元卿《贤弈编》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①弓射之,曰:“获则烹②。”其弟争曰:“舒雁③烹宜,翔雁燔④宜。”竞斗而讼于社伯⑤。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⑥索雁,则凌空远矣。今世儒争异同,何以异是! 【注释】①援:拉,引。②烹:煮。③舒雁:栖息的大雁。雁栖停时血肉舒缓,故称舒雁。④燔:fán,烤。 ⑤社伯: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 ⑥已而:不久。 【阅读训练】1.请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昔人有睹雁翔者。 昔_______ 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宜_______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索_______ 2.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四处)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 B.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 C.群起以棍棒逐之。 D.驴衔之曰:“人不识宫商若是!”。 4.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的用法给你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竞斗而讼于社伯。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性如流水,每每随风而舞。 D.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世儒争异同,何以异是!(以:凭借,凭,用) B.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以:把) C.未几,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以:因为) D.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以:认为) 6.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世儒争异同,何以异是! 7.短文题为“兄弟争雁”,其实他们争论的不是雁,是什么?他们最终为什么一无所获?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参考答案】1.昔:从前,以前。宜:应该,应当。索:找,寻找。 2.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 3.B。 4.C。 5.B。(以:用来) 6.现在世上儒士们争论观点的异同,与这对兄弟又有什么区别呢!(凭什么与这对兄弟相区别呢) 7.兄弟二人争论的是得到大雁之后如何烹饪加工。在他们争执时,大雁已经飞远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分不清事情的主次轻重而做无谓的争论,只会一事无成。 【参考译文】从前,有个人看到大雁飞过,准备拉弓射击大雁,(他)说:“射下来就煮着吃。”他的弟弟争着说:“行动舒缓的雁应该煮着吃,飞翔的雁应该烤着吃。”(兄弟俩)争执起来,便到社伯那里去评理。社伯让(他们)把雁剖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接着,兄弟俩去找大雁,飞雁早已远远飞走了。今天社会上儒士们(一味)争论观点的异同,与这对兄弟又有什么区别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