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凌随笔:叩问轻重

 亚凌的文字作坊 2020-11-19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心似花开》《时光深处的柔软》《岁月,芬芳了记忆》《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为你摇响一串风铃》《努力,只为不辜负自己》等,散文集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杜鹏程文学奖”。】


随笔


在问谁?天知道。

叩问轻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札记

文∕张亚凌

我未必能解读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只能试着解读自己理解的它。

——写在前面

这是一本反复阅读了多次的书,心里的疑问诚如韩少功先生在序言里罗列出的:理论与文学的结合?杂谈与故事的结合?虚构与纪实的结合?……这么多的疑问似乎说明了一点,它似乎不是情节跌宕起伏很容易就吸引住读者的一本书,或者说,是很不好阅读的一本书。

“好阅读”含义丰富:故事简单,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代入感,是浅层好阅读;故事性强,环环紧扣,感情强烈能激起共鸣,让读者爱不释手也是好阅读;越品越有味,琢磨得自己或皱眉或失笑或啜泣,无力自拔而出,更是好阅读。

这本思想看似散实则深,选材寻常而琐屑,伴之以心理分析逻辑推理,貌似俗常似乎艰涩。好在,昆德拉采取了散文笔法,力求清晰准确地勾画出人生百态。语言上一路绿灯。

我反复阅读的,其实是自己的困惑。一直试图搞清楚,也一直在寻找在辨别,“哪里轻”“有多轻”“什么重”“有多重”“如何对比轻重”。

边阅读边罗列:

 “再沉重再悲痛多次重现”就轻如鸿毛?

“一切都被预先原谅了,一切皆可笑的被允许了”,一切都轻如鸿毛?

“我们无法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因为有遗憾因为难以完美,一切就轻如鸿毛?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以轻抗重,四两拨千斤,谁轻谁重?

 “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情就像压根没发生过”,就没有了轻重之分?

当托马斯又一次感到特丽莎“是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时”,情感是重还是轻?

托马斯的简单生活与复杂思想,谁轻谁重?

 “特丽莎脸上茫然没有表情,行动却坚决有力”,情感与生活的轻重,又如何评判?

特丽莎与托马斯对彼此的依赖,谁轻谁重?

当特丽莎打开托马斯装着隐私的抽屉时,托马斯曾经万无一失的规划与感情,谁轻谁重?

 “对于岁月的回忆远比它本身更有魅力”,真实与记忆,谁轻谁重?

“一个人的痛苦远不及对痛苦的同情那么沉重,他们的想象会强化痛苦,他们千百次重复回荡的想象更使痛苦无边无涯。”谁能说承担重逃避轻?

托马斯终于回到特丽莎的身边,却没有了相拥的欲望,情感与行为,谁轻谁重?

当你意识到“鼻子是伸出体外的排气管,脸只是一块标记着所有生理过程的仪表板”,你觉得生存与价值,谁轻谁重?

 “如果一个母亲是人格化了的牺牲,那一个女儿便是无法赎补改变的罪过。”生活与爱,谁轻谁重?

曾经用心保护的,今天猛烈地击碎,并张张扬扬地用丑陋之举与过去一划清界限。美好与过往,谁轻谁重?

托马斯打动特丽莎的是打开的书,“从未有人将书打开放在桌子上”,而书是特丽莎与世界对抗的武器。书与判断,谁轻谁重?

无数偶尔形成最后的必然,偶然与必然,谁轻谁重?

…………

可是我还在问自己,万事万物真的需要那么明晰地判定轻重吗?于是乎更多的疑问又不断涌出:

既然“表面的东西是明白无误的谎言,下面却是神秘莫测的真理”,判定轻重还有什么意义?当“强者都弱得不能伤害这位弱者时,弱者也就不得不强起来以离去”时,强弱都已模糊,判定轻重还有什么意义?“那些写满字的稿纸车载斗量,堆在比墓地更可悲的档案库,即便万灵节也没有人去光顾。”是不是那些稿纸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变得轻如鸿毛?真实带来伤害,掩饰却可以彼此愉悦,真实就轻如鸿毛了?尸体被掩埋是重,火化是轻,可思念或憎恶一样的存在啊,辨识轻重就真的没了意义?

阅读中,我一直在问作者也在问自己:为什么无法承受的是“轻”而非“重”?既然生活中诸多事情并非“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也行”,是不是就没有探索谁轻谁重的必要?

疑问是一种收获,无解也是一种答案。

轻飘飘会失重,过于沉重也会撂挑子回归到轻。轻与重已成为硬币的两面,此消彼亡,已经无法分开。既要摆脱轻,还得学会享受轻,才是生活的真谛。

这是本好阅读的书,毫不夸张,最高层次的好阅读。


新书预售

张亚凌最新散文集《味道》下周上市,各网站与全国新华书店均有售,定价49.8。随书赠送一本作者在中考及中高考模拟中被选入的多篇阅读题编辑成的小书,附标准答案。向一直喜欢并支持我的读者开始预售,坚持“打折+寄语+签名” 40包邮。(吉林、海南、黑龙江、西藏、青海、新疆50包邮。)

     冬天来了,买本书为自己取暖,买本书引导孩子喜欢上阅读,买份有温度的礼物送给朋友。
      需要者的朋友直接扫码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