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人一把枪的八路军,如何在平型关,战胜号称刚军的板垣师团?

 深耕文化 2020-11-19

01

 引言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是一支武器装备都非常落后的军队。武器缺乏到,只能三个人使用一把,只有5发子弹的步枪,粮食缺乏到,要部队亲自开垦荒地,种地维持军需,医疗后援就更无从谈起了。

但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在1937年的平型关却战胜了强于自己数十倍的日军,八路军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八路军为什么能打赢平型关这一仗。

02

打游击还是打攻坚

不论是游击战术,还是攻坚战术,都是一支军队的作战策略。两种战术的总体运用上来说是:“敌众我寡时游击,敌寡我众时用攻坚”。可平型关战役时,八路军的人数是12000人,而日军只有4000人。

人数上超过日军3倍的八路军,为何依旧使用游击战术呢?原来。在山西的日军是八路军全军人数的数十倍,从全局考虑,八路军想要在山西立足,就要懂得细水长流,在战斗时尽可能的保全自己的队伍。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八路军出兵山西前,主席就再三嘱咐八路军说:“八路军在前方一定要毫不动摇,坚决地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原则’,千万不可以认为自己的兵力多,就和日本人硬碰硬。”

主席的嘱咐是很有战略意义的。面对日军强大的火力配置,如果在平型关战役时,八路军采取攻坚战术,依靠兵力优势,正面攻击日军,结果很可能就是八路军倾其全部家当赢得战役的惨胜。

而采取游击战术却会有不同的结果,游击战讲究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俗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的战术能很有效的限制日军的火力发挥,这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是最适合的战术了。

03

 因地制宜

战役的胜利,离不开指挥员打仗的方法。在游击战术确定的大前提下,选择一种能发挥游击战术的方法,至关重要。115师的首长们在这场战役的军事布阵上,很具有创造的性的,在平型关东南地区布置了长达8公里的口袋阵。

这8公里长的阵地,看似战线过长暴露目标,但却是最优之选。因为这8公里的阵地全部都安置在,平型关向灵丘方向进发的一条必经的窄路上。敌人的汽车经过这里时,不仅要减速,还要排成“一字型”。这无疑是最好的伏击点。

除了对阵地的部署之外,师长林彪对平型关地区的敌情把握也十分到位,他知道日军刚刚打退了国民党守军,士气正是最膨胀的时刻,很容易麻痹轻敌。肯定不会想到,在平型关地区还会有埋伏。所以最终确定在平型关地区设伏。

04

 战前动员

平型关的胜利,离不开八路军在战前做的动员活动。115师副师长聂荣臻,很会动员战士的思想,很懂得如何提升士气,在战前动员上他就曾说:“中国的军队老打败仗,是有原因的,国军不懂得依靠群众,也不敢主动出击,更不敢在敌后作战,所以导致较强者只会死守挨打,较弱者稍触即溃,老朽者闻风而逃,日军得以少数兵力纵横驰骋。”

聂荣臻独到的分析,给了八路军战士们充足的信心,相信他们的师长一定会带领他们打赢日本人。

除了思想上的动员,聂荣臻在士气上的动员也是极为振奋人心的,他在前线指挥时,对战士说:“今天,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八路军应该承担起,也一定能够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任。我们一定要在这一带地区打一个大仗,打一个胜仗,给敌军一个打击!给友军一个配合!给人民一个振奋!”这样的动员,给了八路军战士们极大的鼓舞。

05

日军的失败

参加平型关战役的日军是号称“钢军”的日本第五师团。这个师团曾先后在中国与国军30个多个师交过手,其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通,可以说第五师团非常了解中国军队。

在山西,板垣师团一路风卷残云,所到之处的守军不是投降,就是还未见到板垣师团的士兵,就早早弃城逃跑了。只有极少数的军队敢和板垣师团做抗争,但最后都被消灭了。

此时板垣师团从将军到士兵,各个都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根本考虑中国军队会主动攻击,一路杀到底就能夺取山西。

思想上轻敌的日军,在军事上面的表现就越加猖狂。4000多人的部队在前往平型关的路上,丝毫不避讳被敌人发现,车队进入难走的小路时,也不遵守军规,和步兵、骡马辎重部队抢路。混乱的交通情况,最终导致军队在小路上行军速度极为缓慢,给了八路军破敌的好机会。

总体上来说,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的发挥是极为出色的,八路军无论是军事部署,还是思想动员,都是非常成功的。八路军用极少的代价取得胜利,换来的不仅是平型关的大捷,更重要的是,八路军用行动证明了日本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作者

启兴,文史哲学爱好者,喜欢研究中国史、世界史。愿与你翱翔在历史的天空,游荡于历史的长河。

   微信号|百年人物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