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纸扎:农村烧纸扎的风俗,依然非常流行,小小的纸扎当中,包含着怎样的中国文化?

 深耕文化 2020-11-19

纸扎记忆

去年冬天,我的姥爷去世了,农村的院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圈和纸扎。花圈沿着院墙,摆了整整一圈,纸扎在屋檐下,码了厚厚一堆。

纸扎堆里有两只仙鹤,有两个假人,有两颗摇钱树,有一匹拉车小马,还有一幢座落整齐的农家四合院。
纸扎中最具看点的便是这座农家小院,在闲暇之余,我还细细端详了这座农家小院。小院做的非常精致,烟囱、窗户、大门、土炕,应有尽有,院子中央有一个花池,花池边上有棵树,树上还拴了两只羊。
我问母亲为啥拴了两只羊,母亲说姥爷养了一辈子羊,也最爱吃羊肉,希望他去了阴间,依然有羊可养,有羊肉可吃,说罢母亲便又开始了哭泣。
姥爷出殡那天,我也在场,棺材埋进坟里之后,舅舅们便开始燃烧花圈和纸扎,拉了满满一车的花圈纸扎,齐齐得堆在坟前,一把火便让它们化为了灰烬。

纸扎释义

对于农村人而言,纸扎二字并不陌生,村里的老人去世,后辈们都会购买纸扎,给逝者烧去。但是,对于城市人而言,纸扎可就是个新鲜词汇了,尤其是年轻一辈,几乎很少有人知道纸扎是个什么玩意。

纸扎又名糊纸、扎作、扎纸库、扎罩子,指的是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用纸糊成的纸人、纸马、纸房子、纸摇钱树等等。
在迷信思想中,纸是阴间用物,用纸糊成的各种器具,都是为了让死者的鬼魂在阴间使用。比如烧了纸房子之后,鬼魂在阴间就有了房子,烧了纸马车之后,鬼魂在阴间就有了马车,烧了纸羊之后,鬼魂在阴间就有了羊群。
在农村,基本上所有的老人去世之后,孩子们都会为老人买纸扎、烧纸扎。即使是村里的贫困户,也要筹钱买上一些,最起码也得买一个农家小院,不然逝者去了阴间,可没地儿可住。

纸扎历史

在古代,每一个人都很重视祭祀这件事情,上至王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情节轻一点的用猪、马、羊等牲畜祭祀,情节严重了还要用活人祭祀。在奴役社会中,贵族们去世之后,很多时候都会选择让活人殉葬。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活人殉葬的残忍,于是殉葬物由原来的活人变为了俑,根据制俑材料,俑又可以分为木俑、草俑、陶俑、玉俑等等。秦始皇的兵马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概是到了宋朝时期,人们开始用纸做俑,纸俑相对于其他材料的俑来说,更为精美逼真,而且价格更为便宜,于是大部分的人,就开始选择用纸俑来陪葬。人们烧纸人、烧纸马,后来又发展出了烧纸房子,逐渐的纸扎文化就在民间流行开来。
元、明、清三代,纸扎文化逐渐普及,纸扎成了民间丧俗中,最为主要的用品之一。尤其是清朝,纸扎的样式更为丰富多彩,在数量上也远比前朝更多。清朝的有钱人家办丧事,光是纸扎都要堆满10几间房子。
清末年间,慈禧太后去世,光是拿纸扎的人就有上百个,外国人都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中国式葬礼,纷纷赶来,用照相机记录这一惊人时刻。

纸扎种类

纸扎类型首先可以从大的方面,可分为狭义纸扎和广义纸扎两种。狭义纸扎指的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丧俗纸扎,例如摇钱树、仙鹤、马车、宅院等等;广义纸扎指的是所有用纸做成的彩色工艺品,比如彩灯、彩门、门面装潢、舞具、风筝等等。

纸扎按照题材分类,又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建筑类、神佛类和生活类五种。人物类比如童男、童女、马夫、下人等等;动物类比如上文中提到的仙鹤、羊、马,除此还有牛、鸡、狗、猪等等;建筑类例如上文章提交的四合院,此外还有宝塔、钱库等等;神佛类例如菩萨、佛主、鬼神等等;生活类有摇钱树、马车、桌椅板凳、聚宝盆、四季花等等。
从地域上来分,纸扎又可分为好多种,全国各地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福建梧塘纸扎、江西铜鼓纸扎、山东曹县纸扎、河北邱县纸扎、湘西凤凰纸扎等等。

纸扎文化

孝顺和感恩,是中华民族传承了5000多年的传统美德,纸扎文化就是传统孝文化的具体表现。人活着的时候自然要孝,人死了之后依然要孝。

在民间,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了鬼魂还在,鬼魂在另一个世界,也要吃穿住行,于是后辈们就用纸扎来代替实物,为逝者准备好所有的生活物品。
当然,人们之所以如此迷信,也并不是单纯的信仰鬼魂,更多的是对逝者的一种情感表达。纸扎虽然都是假的,但是对先人真挚的情感却是真实的。
从表面上看,纸扎是准备给逝者的,是要完完全全的烧尽,化到另一个世界的,但实际上,烧纸扎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针对那些活着的人。
一个人的去世,总会伴随着愧疚和遗憾,之前没来得及说的话、没来得及送的礼物、没来得及实现的梦想,都可以通过烧纸扎的形式去弥补,对于生者而言,烧纸扎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一种压抑的释放。

纸扎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相信科学,不再讲究迷信。不过,虽然人们普遍都更愿意相信科学,但是祭祀烧纸钱、烧纸扎的风俗,流行程度依然是不减当年。

在过去,人们都是烧一些房子、马车、摇钱树之类的东西,最近几年人们开始烧汽车、手机、电脑、路由器这些新型玩意,除此之外有一些扑克、麻将、乒乓球、滑板之类的娱乐性产物,纸扎的花样一天比一天多,形态也是越发逼真。
不过,对于烧纸扎这件事,外国人就很不理解,大多数的外国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么精美的工艺品,中国人非要烧成灰烬才肯罢休?”

为了探索中国文化,外国人还特地办了一个纸扎展览会,取名《极乐天堂》。展会上陈列的,都是大大小小的纸扎工艺品,大到别墅茶楼,小至火锅点心,《极乐天堂》像是一个巨大的超市一般,汽车、电脑、衣服、包包应有尽有。

展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一米多高的冥宅,其格局、颜色、造型,都高度还原了中国式建筑的风格,包括柱子上的雕花,都做的非常精美。
当外国人得知,这件精美的工艺品,是祭祀祖先时烧着用的,纷纷表示:“中国人的死亡是浪漫的。”

纸扎传承

最近几年,国家提倡尸体火化、葬礼从简,而大规模的焚烧纸扎,正好与这个理念相违背。那么这二者之间,我们又该如何权衡呢?

对于中国人而言,祭祀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是,我们在祭祀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避免庸俗化,在祭祀的过程中,提倡绿色祭祀。在这一点上,我们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一切从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富,对纸扎的购买力度远胜从前,你也烧、我也烧,铺张浪费现象,一天比一天严重。而且每逢清明节、中元节,林业、环保、公安等各大部门都高度紧张,生怕一不注意又引发出重大火灾。

其实,我们能呵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青山碧水,也是一种孝敬,在烧纸扎方面,也应当适可为止,能简则简。我们在悼念先祖的同时,决不能给祖国、给人民添麻烦,保护环境,一定是从我做起。

作者/老黑

喜中国文化,爱历史传承,尽绵薄微力,扬卓越俗成。

扫描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