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句赏析:“彭老师走路像语文”

 收心斋主人 2020-11-19

语文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什么样子呢?没当老师之前,我是能够很快回答的,比如我对自己的语文老师就有深刻的印象,只要提起吴华月、向生海、王群、杨万超等老师的名字,他们能说会写、才识通达、儒雅潇洒的先生形象就会很快浮现出来。既当老师之后,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有些茫然了,比如我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子就不得而知。但就在不久之前,学生对我的一句评语引起了我的思考。

有一天,我刚刚下课,在去食堂吃饭的路上碰到了2015级10班王秀娥同学,她与我打招呼时笑着说,“彭老师走路像语文”。我当时听到这话的第一感觉是美滋滋的,但随后发现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从形式上来看,“彭老师走路像语文”这个句子似乎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但就修辞效果而言,根本经不起推敲。王秀娥同学将具体的“走路”动作或风格比喻成抽象的“语文”名称,表意更加模糊,没有发挥出比喻句状物“清楚明白”的作用,所以,把这个句子当作比喻来理解是不合适的。

从结构上分析,“像语文”这个句子成分,很类似于副词修饰名词的特殊语法现象,这与“特雷锋”、“很英雄”、“很中国”是一样的。传统语法上认为,副词修饰名词不符合语法规范,我们中学阶段肯定会将其判为病句。不过,这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在学术界却早就得到了认可,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刑福义先生曾撰文指出,“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但也“并不否认副词修饰名词的事实”,并强调“只能算是特殊现象”,属于人的“异质感受”。

在我看来,“彭老师走路像语文”就是王秀娥同学对语文的一种“异质感受”,当然也可以算是对我个人的一种肯定性评价。回忆当时的场景,我记得那天与王秀娥同学碰面之前刚刚给2015级11班上完语文课,那堂课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我的授课感受比较舒服,所以下课之后走起路来难免喜形于色,甚至还有一点飘飘然,我在那一刻的神态可能恰好契合了王秀娥同学对理想语文老师的心理期待,在某程度上展示出了语文老师应该具有的样子。

语文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把传道列为教师的第一职责,语文老师自然应该是一个传道者。传道首在明道,明什么道?我想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人”之道,二是明“文”之道。

首先,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人”得到全面发展,那么语文老师必须目中有人,心中有人,这里的“人”就是一个一个具体的学生。这都是常识,按理说谁不知道?但是教育实践中忽略人的教师实在不少啊。可以说,时下老师们更多的在关注“分”而不是“人”,班级分高则喜,班级分低则忧,有多少老师在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心理健康呢?当然,这不能全怪老师,甚至也不能全怪学校,问题的根究竟在哪里值得专文探讨。

不过,从关注人的角度来说,语文老师育“人”具有天然的优势。文学即人学,无论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文章的背后都是各种各样的人生,语文老师带领学生探究这些人生形式,毫无疑问可以给他们很多的人生启示。比如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旷达洒脱,巴金的反思忏悔等精神要义皆可滋养学生性灵,日日研读当然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大写之“人”。

其次,文以载道,语文教师传“道”大有可为。语文课堂上,老师们授课依托的课文都是文苑之奇葩,文章之精华,往往立意高远,寄托遥深。阅读这些优秀篇目,学生既可以看到仁人志士的一腔热血,亦可欣赏大千世界的无限风光,最终足以领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当然,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关的,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必须深谙为文之道,最好是自己经常动动笔,亲自体验一下创作的甘甜与艰辛,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假如自己都没有一点创作体验的话,那么我们在解读这些文章的时候可能就会流于一种生硬,缺少一份灵动,即使讲得再好也是干巴巴的,甚至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

语文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明白“人”之道与“文”之道,应该具有一点人文情怀,应该保持一份潇洒姿态。如此,语文老师就是语文的代言人,语文老师就是最好的教科书,语文老师就是语文。

感谢恩施高中名师谭本贡、黄厚福等前辈参与问题探讨,感谢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硕士沈娇对本文的语法指导。

恩施高中名师谭本贡

恩施高中名师黄厚福

华中师大硕士沈娇

(笔能 / 摄)

语文老师走路像语文

语文老师走路像语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