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陶醉

 收心斋主人 2020-11-19

我们家领导经常批评我说,“一天就知道陶醉于看书教书,从来不到处走动走动,你有朋友吗?”

她说的对,我确实好静不好动。学校实行每周七天工作制,我的全部时间几乎都给了学生和书本。我的生活状态十分单调,要么在备课上课,要么在读书写作,不爱走动,不善交际。但是,我依然是有朋友的人。

何谓朋友?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真正的朋友不在于走动之频繁,而在于相知之深厚,比如我与千里之外的彭知白,有相同的学脉,有相同的志趣,有相同的姓氏,甚至有相同的微信图像,难道还不能算是朋友吗?

日前,知白兄前往东南大学攻读哲学博士,临行挥毫,赠我书法,高情雅意,令人动容。今天,收心斋推送书法作品两幅,并附书评一篇,以此向领导汇报:我有一个朋友,这位朋友曾用美学专著《透视与身体》告诉过我——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陶醉”

 

书评

素来喜读尼采的文章,近日朋友寄来一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门研究尼采的新书《透视与身体——尼采后现代美学研究》,让我有空一品。朋友投我所好,自然分外珍视。

《透视与身体》作者段建军、彭智,师徒二人的合著,这既是师生情谊的一个见证,也是俩人合力透视尼采美学思想的智慧结晶。有幸捧读该书而感受美学熏陶,内心情不自禁地竟然想要来谈一谈作者其人其书。

《透视与身体》这本新作属于学术探路,行文简练有力,极富尼采铿锵朗健之风格,论证逻辑严密,新论迭出,在悲剧哲学和生命美学间游刃有余,自古希腊至后现代,内容横跨西方古今,参之以中国传统思潮,为我们展露了一个不同的尼采。而此书,开本大方,装帧素朴简雅,封面外观为灰色浅底,上下各饰以古典对称图案,给人以低调厚重之感。

作者富于深思,出语时有所悟,也许这是留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作为美学研究者,作者长于睹物而赋深情,故出语以发壮思,气度不凡,文笔有力,笔下文字不乏诗性的智慧。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思绪虽然是天马行空而无拘无束,但成文的作品却依旧符合逻辑而显得张弛有度。作者其人的古诗醉书往往流露出豪放派的澎湃激情,美文妙词也不乏婉约派的柔肠赤心,属于那种让人一见就能感受到古才子风范的性情中人,故而在其学术著作中寄托着读书人关于生存之路的认真追问。

《透视与身体》属于高扬人性、关怀生命的深度探索,思力所及,隐见真理,专题研究,已成体系。采用“体系”一词去评价,纯属笔者个人便于表达而未必准确的提法,尼采从来不屑于展示完整的美学体系,作者也并没有希求庞大体系的建构。标举透视,其实就是要肯定肉身性的情感身体,就是要尊重真真切切的自然人性,就是要倡导诗意健康的生存,这种带有多元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的透视过程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强力植入意义、情感充盈而悦志悦神的生存之法。

如何体验悦志悦神的生存?《透视与身体》一书指出,生命的最高境界是陶醉。在激情透视尼采美学思想中陶醉之境的时候,作者的思力贯通中西,论述之际一并展示了自己在中国传统哲学方面的深厚修养。不难发现,其早已敏锐地察觉到了荀子的“虚壹而静”和庄子的“吾丧我”之论与尼采的后现代美学思想古今契合,各有千秋。庄子在《逍遥游》中为我们展示了“逍遥”之境,又通过《齐物论》中的“吾丧我”来讲体验的方式,强调的就是抛弃“我见”以通达自由,这与尼采的“自弃”而陶醉殊途同归,可以说,两位哲人都是在引领我们回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体验诗意健康的自由生成之人生。

生命的美好首在自由,作者所论无非是倡导诗意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真情的生存。当可怜的大众都被理性奴役,被物质俘获的时候,谁用激情来呵护身体,谁用强力去透视生命?谁来探寻诗意健康的生存之路?这本是读书人不应该回避却鲜有人提及的问题。在迷茫之途困惑已久而突然感到欣喜的是,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片充满人性关怀的美学迷林和希望之境,“尼采的思想像一片魔幻的森林,我们走得越近,看到的就越少。在尼采的迷林苦跋,没有既定的地图,也没有既定的路标,只有鼓足勇气,敢于挑战的探路者,才能行走得更远”,勇敢而坚定地走向尼采的过程中,作者以探路者自喻。

总之,该书既是一本充满意味的解读尼采的读物,又是一本学理性极强的美学著作。《透视与身体》一书的作者手挥巨椽,将尼采关于透视主义和作为情感的权力意志细考详论,含弘光大,它将在方兴未艾的后现代时代,围绕生命以透视方法论开启新的审美之旅。(本文原载于 《淮海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