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静的杭州二中为什么这么牛

 收心斋主人 2020-11-19

10月14日至11月13日,我和恩施高中的另外三位老师一起在杭州二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跟岗学习。

通过一个月的观察、交流和思考,我深刻地感受到杭州二中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学校,也是老师们成就事业、同学们放飞梦想的最美家园

01

用心钻研学术的老师

我的学习主要围绕历史教学展开。我所在的历史组6位老师各有特色,尤其是指导我的张学英老师,虽然已经从教了28年,仍然几十年如一日地用心备课。我每次走进办公室,总能看到她带着一副耳机,安静地坐在那里,生怕打扰了别人。

我问过张老师,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仍然这么用心?她总是微笑着说,“只是希望每一堂课都跟以前上得不一样,这样不仅对学生有好处,而且老师至少不会感到枯燥。”

我觉得她的回答很简单,但又很深刻。还记得10月14日刚到的那天下午,正好张老师有课,我就马不停蹄地去听她讲课。那节课讲的是《辛亥革命》,有半节课的时间讲的是杭州本地人在辛亥革命期间的表现,那些在教材中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事件,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就在身边,就在我此刻所在地方。张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历史课原来也可以如此生动、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深知,要将历史课上成这个样子,需要的是宽阔的历史视野,还有持之以恒的阅读和思考


黄老师的课则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

虽然他也会提示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但总体思路完全在教材之外。如果学生注意力稍不集中,就有可能跟不上他的思路了。不过不用担心学生会走神,因为黄老师不仅谈吐犀利、温和儒雅,而且思维敏捷、妙语连珠,深受学生喜爱。例如在讲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黄老师将其比作猴子打架,袁世凯就是猴王,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等军阀就是普通的猴子;在讲蒋介石和新军阀之间的战争时,则戏称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战争。钱江中学的栾家庚老师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在他的听课笔记中有这样的评价——大神风格,自成一家,难以复制


以上是我听的最多,印象最深的两位老师,其他如李可言老师作为北大考古学本硕连读的年轻老师,虽然初登讲台,但基本功非常扎实,她还开了一门校级选修课《我在二中学考古》,令人耳目一新。


显然,这是一个教学特色明显、专业发展突出的历史教学团队。在做好各自教学教研工作的同时,历史组还特别注重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10月15日的优质课竞赛,黄老师和张老师组织了多次交流讨论,从主题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置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仅如此,
黄老师还要求参赛的杨老师把上课要说的话打印出来,小到一个多余的语气词都进行了修改

这还不够,黄老师还将杨老师模拟的教学讲话录了下来,一段话一段话地听,一段话一段话进行修改,一句话的语调、一个词的表达都要仔细揣摩

正是在这样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团队合作下,加上杨老师自身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沉稳大方的临场表现,获得了全杭州市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02

安静人文的校园环境

二中的校园不算大,但十分精致。漫步于二中校园,给人的唯一感受就是——安静

学校的主体建筑,教学楼、音乐厅、体育馆、图书馆、游泳馆等都是红墙,掩映在绿树草木之间,绿中带红,活泼而又自然。

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你都会发现,即便是一盏路灯,也浸染了二中深厚的文化底色,每盏路灯一面的“1899”字样指的是二中建校的年份,另一面的花草图案为玉兰,我一度以为只是为了增添审美效果,一起来的任老师告诉我玉兰是二中校徽的主体图案,我这才恍然大悟。

在几处交叉路口,矗立着指示路牌,上面清楚地写有学校不同建筑的名称,同时用箭头立体地指明了他们的方位,可见对于一个小小的路牌,也特别用心。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女生宿舍外面,还设立了24小时智慧图书馆,学生可以随时自主取阅,非常方便。


我还发现,校园里除了校训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极少的标语外,很难见到其他醒目的宣传标语,更没有各种考试排行榜。当然,二中也会有各种文化建设,比如在校园随处可见各种人物雕像,那些都是二中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比如原二中的校长竺可桢、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等,这些雕像有的在掩卷沉思,有的在给学生上课,还有的像正在回国的路途上。

在我的印象里,雕像总是高高在上地矗立着,让人不得不仰视、敬畏,但在这里,我第一次感觉到雕像原来也可以这样亲切,他们不只是雕像,仿佛是活生生的人。


教学楼、行政楼的走廊墙壁上挂着各种图片,有的是二中建校历史的照片,有的是二中风景照,有的是手绘的美术作品,还有的是各个学科推出的普及性宣传橱窗。总之,努力营造一种有历史底蕴、有文化品味、有艺术审美的校园环境


我常常想,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校园文化?二中的所见所闻无疑给我提供了一种理念,那就是校园应该是安静的,同时是人文的。在这里,我似乎觉得时间变慢了,心中的杂念、尘世的喧嚣逐渐淡去,唯一想做的,就是安静下来,喝一杯茶,读一本书,静静地思考。


在这里,所有的细节和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去安静地阅读,安静地思考。同时,又将二中深厚的历史文化融入校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学生在校园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增强了“我是二中人”的主人翁精神。因此,二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励志、努力、为公”为核心的办学理念,自然能够在一代又一代二中人身上传承并发扬光大。

03

以生为本的选课走班

二中的选课走班尽量尊重学生本人的意愿。

当我向陈老师询问有多少种组合时,她说她也不太清楚。因为浙江省实行的是“3+3”模式,理论上有30多种组合,一般老师不太清楚也正常。后来经过了解,二中高二12个班,至少有10种组合,绝大部分学生同时选择了物理和化学,另外一门在剩下的四门当中随机选择,还有一部分同学在排除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后,在六门课中随机选择。

由于组合较多,又只设置了12个班级,因此就必然导致走班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便在同一个班级,每个学生的课表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给学校排课带来极大的挑战,二中的做法是外包给有经验的软件公司来做

04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二中的社团活动不是作为课堂学习之外的点缀,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的重要手段,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举措。

据不完全统计,二中现有各种社团、俱乐部40多个,影响力较大的俱乐部有羽毛球、篮球、排球、健美操、瑜伽、跆拳道、轮滑、街舞、倚天击剑、网球等10个。在与一位同学的聊天中我了解到,二中的俱乐部一般在下午正课第三、四节开展活动,这也是一天当中最热闹的时候。

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俱乐部,每个俱乐部都由学生自主运行、自主管理,学校一般不会干涉,更多的是为俱乐部开展活动提供协助。俱乐部除了正常课时外,也会自主申请举办一些赛事,不仅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而且需要一定的组织、管理乃至创新能力,因此学生需要合理选择类别以及参加的个数。


每个俱乐部都规定了核心社员的人数,学校也将俱乐部活动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下的社团活动范畴,有相应的考核学分,一方面可防止学生不报,另一方面又限制学生多报。

除此之外,社团活动还作为参加浙江省高校“三位一体”(学考、选考和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的重要载体。例如2018年杭州二中的“模拟政协”俱乐部策划的《关于规范家政服务行业的提案》,不仅斩获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最佳展示”和“最佳提案”奖,而且最终由致公党提交给了2018年全国两会讨论。

05

追求卓越的学科竞赛

如果说社团活动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片展翅飞翔的天地,学科竞赛则是为那些不满足于优秀,追求卓越的学生搭建顶尖平台

很多学生表示,选择学科竞赛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在参加竞赛课程前他们就已经有超过一般学生的学科基础。学校设有竞赛班,如高二12个班中有2个就是竞赛班。这两个班级,有30多名学生选择了不同学科的竞赛课,人数超过了一半,实验班和平行班选择竞赛课的人数相对较少。

学生在选择竞赛课之后,如果常规课程出现明显下滑,或者感觉竞赛课程吃力,可以申请退出,或者被老师劝退。因此,竞赛课程的进出机制不是死板的,而是学生和学科间的双向选择。

学科竞赛课程一般安排在晚自修时间,其他学生在教室自习,竞赛课的学生则到竞赛教室学习。竞赛课也有专任的老师辅导,不局限在晚自修时间,有可能占用社团活动课。竞赛课程难度远高于高考要求,比如生物竞赛课程用的完全就是大学教材,即便这些学生能力出众,但仍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为了竞赛,不得不牺牲其他科目正常的学习时间,双休时间也要拿出一部分来参与竞赛。因此,有学生说“竞赛完全是靠时间和金钱堆积起来的”


当然,付出是值得的。杭州二中每年都有多名竞赛学生获得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银牌、铜牌,不管是在浙江还是全国均名列前茅,可以说,学科竞赛已经成为杭州二中彰显其办学理念的一张名片,成为吸引万千学子慕名而来的王牌。

对个人而言,通过学校搭建的这一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科上的才学与潜能尽情施展,在个人专业发展之路上放飞自我、成就自我。就像不久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有一位年仅16岁的女生,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学生代表和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交流,她就是来自杭州二中高二11班的陈逸晗

陈同学是他们班公认的化学小达人,她正是通过化学竞赛课程,进入参加学校的求是创新学院计划,再入围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主办的英才计划,并最终从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

06

宽松自主的班校管理

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要有优秀的学生,更要有优秀的老师对学校来说能做的,就是努力为老师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教学教研环境。

在日常管理上,虽然也有某些量化考核,但总体是比较人性化的,比如老师也坐班,但不需要签到;逢年过节都会给老师发放一些礼品,这些礼品可能并不贵重,但能够让人感受到学校对老师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学校看重的并不是老师花在教学上的时间,而是教学的效果——衡量效果的标准又不仅仅是高考。这就要求老师不是去占用学生的时间,而是通过自身教研的成效去提高教学的质量。

由于课时量不多,因此老师也有充裕的时间来充电,同时学校也会为老师提供专业成长的平台。可以说,杭州二中每天都有教研活动,以优质课、研讨会、专家讲座、校际交流等各种形式展开。既有在杭州二中本校举办的,也有在杭州其他学校展开的。除此之外,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来自西安、青岛等地区的学校前来学习交流。


对于学生的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学生6点20起床,6点20至40为早锻炼,6点40至7点20为洗漱、卫生和早餐,7点20至7点40为早读时间,7点45到11点50有5节正课,下午1点20开始有四节课。其中3、4节从周一到周五统排选修课,包括学校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和俱乐部活动等。


由于选修课基本由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因此由老师主导的常规课(或者说文化课)实际上到下午第2节就结束,4点到6点其实就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包括晚餐在内。6点到9点为晚自修时间,1个小时1节,共3节。

晚自修完全由学生自习,不允许老师上课,但会安排老师为学生答疑。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到答疑教室找老师解答,另外参加竞赛的学生也可以出教室,因此很难见到一个教室里坐满所有学生。9点下课后,学生有1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以去食堂吃点夜宵,然后回寝室洗漱,10点熄灯,寝室管理完全由宿舍管理员负责。


也就是说,学生用于常规课的学习时间最多大半天,剩下的时间基本由学生自由支配。在日常教学之外,班主任没有对班级“全程监控”,至于“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的场景不能说没有,但不是常态。我很纳闷杭州二中的老师对学生能够“放纵”到这种地步,以至于我常常为课堂的纪律担忧,但杭州二中老师和学生的回答却惊人地默契


老师的回答是,“这正是二中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地方”,学生的回答则是,“这种‘放纵’不更适应大学的学习吗?”我真没想到,一名高一的学生竟能想得如此长远,而二中老师的这种“放纵”不正是顺应了学生长远发展乃至终身发展的需要吗?


当然,二中的老师应该有这个自信,因为能进入二中的学生一开始就具备了较好的素养,对这样的学生,或许,“放纵”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管理。

结语

临别之际,感慨万千

一个月的学习,让我认识了杭州二中,更认识了二中这些亲切的老师,可爱的学生。时间虽短,但情意绵长,你们无私的帮助令我感佩不已,我会将这份感动和情谊永远珍藏!


同时,我也会把在杭州二中学习的一点一滴,带回恩施,带到恩高,带进我的教学,作为不断激励我、鞭策我、推动我专业发展的动力!


再一次感谢张学英老师、黄怀球老师、杨冠军老师、栾家庚老师以及历史组的全体同仁,感谢高主任、柴老师的热情接待!


再见二中,再见二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