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晋商可冠以全国十大商帮之首,尤在明清两代鼎盛。从晋商的发展史来看,晋商的兴起与衰落是与朝廷的兴衰密不可分的。 晋商发展初期,明朝政府为北方各边镇筹集军饷推行开中制,实质是商人用实物和力役换取盐的专卖权,并需将相关物品运输到边界。晋商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顺理成章接下了一本万利的香饽饽,很短的时间内一富甲天下。 明、清之际,晋商的经营范围重点在北方、内蒙、东北一带,长期长途的物资活动,也拉动了关外经济。由于受朝廷的委名,所以晋商的行商有了安全保障,所以晋商一度兴盛。 最为闻名八大晋商有乔,常,曹,候,渠,亢,范,孔八大家
忆往昔胜兮,繁荣的晋商在他们受朝廷庇护的同时,他们就同朝廷有了密切不分的关系,于是朝廷的各项款项如皇帝出巡乃至出兵平叛筹足经费就少不了晋商的输出。 正是福兮祸倚,持续到清末时期这种与朝廷的亲密关系成了日后晋商衰落的主要因素。自鸦片战争后,清廷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对外与各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政府负担大量的不平等战争赔款。 在对内对外战争经费吃紧,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财政来源枯竭,国库空虚。他们曾经的好助手免不了,为朝廷压榨自己的血液,最终集体覆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