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二战,这个国家不得不走上真正独立的道路

 maiko 2020-11-19

寒岫冷月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不顾英、法两国发表的“愿意对抗任何威胁波兰的行动”声明,命令德军入侵波兰,两天之后的9月3日,英国对德宣战。

二战已经不像一战时候那样,只要英王一宣战,大英帝国的所有组成部分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战争状态。在1939年,各个自治领(指那些事实上已经独立的英联邦国家)已经不再跟随英国的步伐自动卷入战争,而是自己决定是否参战。

尽管澳大利亚早就是独立的英联邦国家,但在澳大利亚政府眼里,只要英国向德国宣战,它所有的自治领仍旧毫无意外地随着进入了战争状态,所以在英国对德宣战的当天晚上,澳大利亚总理罗伯特·戈登·孟席斯就宣布:澳大利亚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此时的澳大利亚民众对于英国还抱有母国的认同感,对政府的决定相当支持,美国《纽约时报》驻澳大利亚记者在9月4日对此作了报道:

人们源源不断地前往军事指挥部,表示愿意参军,但到现在为止,澳大利亚只征召了民兵部队、海岸警卫队、防空炮兵部队和守卫易受攻击地区所必需的其他部队。

为了应对战争,澳大利亚开始实施征兵制度,并且重新制定了强迫军事训练制度以便加强国内的防卫。经过征兵、集训之后,从1940年开始,澳大利亚先后派出军队前往英伦三岛、北非以及希腊支援英军作战。

可以说,到1940年时,出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感情以及历史传承下来的习惯,澳大利亚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非常依赖英国,也相信能够依赖这头威风凛凛的“雄狮”。可是随着战争的继续,这种依赖关系不得不割断了。

01* 军事方面

尽管英国在二战之前努力维持自己“日不落帝国”的形象,不仅负责本国的防务,也竭力负责协助英联邦各国的防务。可是随着二战爆发后战事的不断失利,英国皇家海军忙于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一带作战,没有多余的力量到南太平洋来保卫通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航道,让德国的武装快船得以在南太平洋地区活动频繁,专门袭击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的商船。失去了英国海军的保护,澳大利亚不得不自己想办法对付德国的武装船,特地召回了在地中海作战的“悉尼”号巡洋舰,以增加在南太平洋的护航力量。

1941年年初,由于日本南进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焦虑不安的澳大利亚除了敦促英国加强防御措施外,还在2月将澳军第8师开进了马来亚,10月又在新几内亚的一些沿海地区布设了水雷。到了12月,由于“悉尼”号被一艘伪装成荷兰商船的德国武装快船击沉,使本来就力量薄弱的澳大利亚海军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让澳大利亚政府更加恐慌,甚至呼吁美国派舰队到南太平洋来震慑日本。

珍珠港事变爆发后,日军横扫东南亚,在马来亚的澳军损失惨重,澳大利亚不顾英国的反对,把在北非作战的澳军第七师调回了大洋洲,以加强本土的防御。此后,澳大利亚军事活动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了南太平洋,特别是新几内亚和婆罗洲,与英国的军事合作也就减弱了。

尽管二战时澳大利亚军队的规模很小,对整个二战的胜利做作的贡献不大,但澳军在战争中的表现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南太平洋的作战中。澳大利亚军人因此打出了自信,也对自己国家的军力产生了信心。

02* 经济方面

二战之前,澳大利亚的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向英国出口各种农牧产品和矿产资源是它主要的外汇收入,它有一点工业,但规模小且技术落后,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所需的工业产品主要依靠从英国进口。但随着二战的爆发,这种供需关系被打破了。

由于英国与德国作战耗费巨大,以至于后来不得不向美国进行租借,当然也不会有多余的东西出口给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只好自力更生,自己着手发展工业,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澳军需要的武器装备和军需产品也日益增加,于是澳大利亚进一步加大对军用工业的投入,甚至还尝试自己设计制造武器。

澳大利亚自己的设计的坦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除了达尔文港在初期遭到日军空袭之外,战火没有烧到澳大利亚本土,而战争的扩大又让它的军火工业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成了西南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兵工厂。

在战争的巨大需求下,澳大利亚不但发展起了机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纺织行业、食品行业和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为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3* 政治方面

由于二战爆发以来的经历让澳大利亚明白,当危机来临时,英国不但不能给予自己什么帮助,在关乎利益的时候甚至还不得不牺牲自己。这样的现实让澳大利亚清楚不能再依赖英国,于是开始自己设法解决面临的问题。

独立最明显的特征自然要数外交。二战之前澳大利亚没有驻外使节,直到1940年才着手进行自己的外交事务,首先在美国开设了它的第一个使馆,派驻了公使,然后又在1941年向日本派驻了公使,向加拿大派去了高级专员,真正开始了独立外交时代。

1941年8月,澳大利亚总理、保守党人孟席斯辞职,工党领袖约翰·柯廷在9月组成了工党政府。战争削弱了澳大利亚各州的权威,而让联邦的权力大为增加,柯廷政府抓住了这一机会把澳大利亚建成一个福利国家,削弱了澳大利亚人对英国的母国认同感。

柯廷

总的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澳大利亚在很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尽管同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澳大利亚对英国仍然保持着感情和官方的纽带,但仅此而已,它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

参考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大全》 ﹝英﹞ 阿诺德·汤因比

《太平洋战争》 ﹝英﹞ 道格拉斯·福特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百科全书》 ﹝法﹞ 马塞尔·博多主编

《《纽约时报》二战全纪实》 ﹝英﹞ 理查德·奥弗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