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艺术简史(四) - 巴洛克(上)

 阿里山图书馆 2020-11-19

《神意的胜利》

科尔托纳 @罗马 , 1633 ~ 1639

32 西方艺术史纲要---巴洛克_上.mp3来自张法中00:0025:36
以上音频节选自《张法中讲美术史》32期

《西方艺术史纲要 - 巴洛克》

前几期我们一直在聊文艺复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天主教最核心的地区,文艺复兴实际上是在宣扬一种反教廷的世俗主义生活。比如说把圣母画成一个完美的女子形象,把基督画成一个真正的孩子。这种美感当然非常容易受欢迎,但同时也削弱了信仰的严肃程度。


关于这点历代教皇有推崇的,也有反对的。在艺术界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努力描绘人间的美好,让艺术给人带来纯粹的视觉享受;另一派更看重艺术的精神性,希望用艺术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知识点

乔尔乔内 《暴风雨》1508

乔尔乔内作品《三哲人》1506

乔凡尼·贝利尼《众神聚宴》1514

提香 《酒神和阿里亚德涅》1522-23

提香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1538年

委罗内塞《加纳的婚礼》1563

滑动查看更多威尼斯画作

威尼斯画派就属于第一种。他们有三个领袖级人物,年龄最大的就是乔凡尼贝里尼。乔凡尼贝里尼是乔尔乔内和提香的老师。乔尔乔内是他的大弟子,提香就是一个小徒弟。乔尔乔内和提香之间差了十多岁,所以提香基本上就是跟着这位师兄来学习。乔尔乔内成熟之后,出去开了自己的画室,提香就变成他的助手。后来达芬奇来了,给了他们一点儿指点。开了窍的这哥俩就彻底称霸整个威尼斯画坛。

 

但据说乔尔乔内放浪形骸,他的大部分工作都交给自己这个小师弟提香来完成,然后自己出去风流快活。结果乔尔乔纳就发现提香已经在所有方面超越了自己,于是他一气之下更加不务正业,趁着年轻抓紧时间去放纵。我们去评价乔尔乔纳的时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的画作里充满了对世俗享受那种热爱的气息,就是件非常合理的事儿了。


在乔尔乔内早逝之后,提香就接过了这个师兄的大旗。在创造美的这条路上, 坚定不移地往前走。提香要比之前的那些艺术家都幸运,不仅仅是因为他画得好(那个时候他被称为色彩大师),另外还有几个幸运的点,比如他赶上特别新潮的教皇保罗三世,他还赶上威尼斯正处于最自由、最宽松的宗教空气里,同时他还赶上好几位外国的国王都爱来意大利来溜达,然后来请他画画。这么多因素,就让提香和他的绘画在整个全欧洲都特别出名。

《乔尔乔内与提香画像》

乔尔乔内 , c1502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提香这种甜美动人的艺术。比如威尼斯的一个小辈儿,我们管他叫丁托列托(Tintoretto),他就是一个比较坚定的提香反对者。他不仅仅是反对提香,他更反对那种媚俗的艺术。因为他觉得艺术就应该去传递上帝的旨意,让观众通过对艺术的感受来加强信仰。丁托列托的这个想法得到很多艺术家的支持,其中就有一位非常年轻的,来自希腊的画家,名叫格列科(El Greco)。


丁托列托

格列科画像

我在图片区放了一张提香的作品和一张格列科的作品,大家可以对比着看。从构图上,提香仍然采用古典式构图,圣母和下边两组供养人,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三角形关系,很稳定,视觉感官特别舒服。每个角色的动作、眼神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在运转,即使大家形态各异,也不会显得杂乱。但格列科的作品,三角形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空间上的绝对两排,后边那排还特别平行。这种构图在古典画里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再看人物,提香的人物饱满、优美、真实,而格列科的人物扭曲、粗糙,甚至谈不上美好;我们再去看画面,提香的色块有多明快,而格列科的画有多压抑。提香画得那么细腻,而格列科画得那么狂放。
 

如果你是当时的权贵,会更喜欢哪张画呢?简单来讲,我认为提香应该是完胜的。但实际上格列科在很短的时间里,也同样受欢迎。后来因为这个整个大的风格变得特别流俗,格列科也不吃香了,就跑到西班牙一个小地方,画了一辈子这样的作品。

提香:圣母与圣徒

及佩萨罗家族成员

格列科:揭开第五封印

(点击图片看大图)

文艺复兴盛期之后,宗师级别里只有两个人还活着,一位是米开朗基罗,另一位是提香。而其他的新生代,几乎同时开始发生转变。有的倾向于像格列科那样,也有的变得更加流俗。有人说,可能是因为后人觉得自己达不到三杰的那种高度,所以就转头去追求别的东西,文艺复兴由盛转衰就是因为人才断代。我并不是这么想,在技巧上一定会出现非常牛的人,而且一代会比一代画得好。但是这些新兴的艺术家,有可能不愿意去重复前人的道路,因为他们也想让历史记住自己的名字,让艺术因为他们而发生改变。但是他们又很难在之前大师们达到高度上,轻易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所以就变得急于求成,因为急于求成,进而导致这些新的艺术家很容易流于表面。

 

其实现在看起来这批勇敢的年轻人,他们也在尝试,只不过尝试的方向错了。后来这拨人被称为矫饰主义,说白了就是矫情、肤浅的意思。到了二十世纪之后,人们再重新看他们,觉得这么称呼好像有点太没远见了。因为他们对于古典传统的挑战,和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崛起至少梦想是同样的。所以为了表示尊重,人们就改称他们“风格主义”或“手法主义”。


知识点

矫饰主义(又名风格主义、手法主义)

Mannerism

是一种在16世纪出现的艺术风格。16世纪晚期西欧美术史、建筑史、设计史的基本现象之一就是对此前文艺复兴全盛期在和谐方面日益趋于完善的秩序世界进行瓦解,除去风格主义与手法主义外,其他译名过于意译,易引起误解。该术语自从被提出后就经历了不断变化,它有时被认为是指盛期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种衰落或反动,有时又指连接盛期文艺复兴和17世纪巴洛克艺术之间一个桥梁。至今“手法主义”在学术界仍未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精确定义,但用它笼统指大约在1525-1580年之间偏离文艺复兴设计的和谐之美的一种倾向。从设计艺术自身的角度来看,手法主义可能源于一些年轻艺术家采取别样的方式超越前人的尝试;从社会原因看,则与当时的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运动等社会大环境的变动引起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相关。


这些人占据了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崛起的几十年时间。风格主义的崛起,其实就印证着整个文艺复兴的衰落。文艺复兴衰落的这个大背景里其实还是两个要素:一个是战争,一个是新教改革。我们先来说说新教改革。


在帝国时代那一期里,我提到了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还有他一生的敌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这哥儿俩频繁发动战争,最后牵扯上了教皇。即使法国当时连战连败,罗马教皇克莱门特七世还是选择站到了法国这边。因为这个克莱门特七世,就是华丽者洛伦佐的养子,也是他的亲侄子。而法王的儿子路易娶了教皇的孙女儿凯瑟琳,算起来两家是亲家。

 

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

法王弗朗索瓦一世

不过这个弗朗索瓦一世是一个艺术青年,要说打架,还得是他的对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西班牙的国王查理五世。当法国和教皇国成立神圣联盟之后,查理五世一怒之下带着大军长驱直入,一路杀到罗马。大量的艺术品被毁,被抢,法王身在法国也是爱莫能助。最后教皇只能答应和西班牙签订协议,这场仗才算打完了。


文艺复兴刚刚建立起来的辉煌又一次要面临重启。自此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战争不断,法国在接近一千年挨欺负的过程中,练就了一番本事:那就是能打过的时候称雄,打不过的时候搞艺术。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老家,维也纳的哈布斯堡家族,就天天想着怎么在艺术上能赢过法国。但法国艺术发展得早,不是说追就能追上的,于是维也纳就转而发展音乐,就这样,两个大国一直僵持了很久。后来情况慢慢发生转变,土耳其的扩张帮法国喘了一口气,让她得以慢慢变成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同时,还间接造就了德国这个国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网上搜一搜这段历史。


知识点

新教改革 

Reformation

新教改革(英语:Reformation)是指基督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教派分裂及改革运动,也是新教形成的开端,主要由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亨利八世等神学家与政治领袖发起。

新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签订西发里亚和约结束三十年战争。最大的新教教会是路德会和加尔文的跟随者。除这两大阵营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改革团体存在。

天主教会在特伦托会议召开后发起了被后世称为“反宗教改革”的自省运动,做为对宗教改革的回应及自省,而在这时期成立的耶稣会更是此自省运动的先锋。一般而言,北欧国家转为新教,南欧国家仍旧信仰天主教,教廷联合法国、西班牙及奥地利王室加以压制新教徒,中欧则成为双方激烈冲突的场所,甚至升级为全面的宗教战争。

改革者反对当时罗马天主教会的教条、仪式、领导和教会组织结构。在他们的努力下,成立了新的国家性的改革派教会。早期的一些发生在欧洲的事件(如黑死病的蔓延和天主教会大分裂)侵蚀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教宗的信仰,但教义上的歧见才是引发宗教改革的关键。其他一些因素(如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古腾堡发行的西方活字印刷术、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也都促成了新教的创立。


我们再来聊一下文艺复兴衰落的另一个原因:新教改革。新教改革说白了就是古老的天主教会已经腐朽了,不适合新的时代了。
 

首先新的时代里出现了大量的资产阶级,然后民族国家的概念慢慢深入人心,人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最后就是整个欧洲民智在印刷术的帮助下急速提升。在这些前提下,教会那套卖赎罪券之类的中世纪做法已经失效了。

 

信仰还在,但人们不再相信在上帝和人之间还需要一个额外的位置。马丁路德只是一个开启者,还有千千万万的人都怀着同样的想法,所以《九十五条论纲》才会这么受欢迎。一开始在德国,然后迅速蔓延到全欧洲,甚至连隔着海的英国都被卷到这场争论里。天主教容不了异端,新教徒受不了压迫。这个争论慢慢就演变成了争斗,然后争斗就演变成了战争。新教和天主教水火不容,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欧洲变成了宗教的战场。

 

莱顿大捷 , 1574  (荷兰军队夺取西班牙的步兵阵地)


其中,新教改革在当时的尼德兰地区最受欢迎。这个地区在大航海时代,逐渐变得富裕,开始产生民族意识,渴望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于是夹杂着宗教革命,民族独立双重使命的荷兰革命就开始了。革命成功后,荷兰建国,尼德兰就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荷兰为主的新教国家,另一部分是以比利时为主的天主教地区。

 

曾经有同学问过我,为什么同样是低地国家的画家,伦勃朗和鲁本斯的画风区别那么大,其实就是这个原因。鲁本斯实际上是在比利时工作,受天主教的影响,他画的内容和一百年前的拉斐尔区别不是很大,主要是历史故事和宗教事件。而伦勃朗,他在荷兰接受的是新教的自由之风,所以他画的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宗教特征比较弱。后来维米尔所代表的荷兰小画派,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伦勃朗《自画像》,1659

鲁本斯 《维纳斯及丘比特》,1640

维米尔《地理学家》,1669

滑动查看更多画作

不是这些艺术家想画成什么样,然后就画成什么样,而是画的买家决定着艺术的走向。整体出资人是什么要求,这个地区的艺术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倾向。欧洲这几个地区,因为宗教形势,政治形势的区别,或者说,因为买家的区别,艺术的差异越拉越大。我们在讲巴洛克艺术的时候,必须将几个地区分开来讲。

 

咱们还是从英国和德国说起,首先得声明一下,这里说的德国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德国,而是当时的泛德语区,神圣罗马帝国下边的一些选侯国。上一期我们讲到丢勒,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但同时,我还提到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位德国大师,另一位我没说,主要是因为我觉得他的经历更加符合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话题,他就是赫尔拜因


荷尔拜因画像

克莱夫·安妮肖像

商人乔治·吉塞的肖像,1532年

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 ,1533

家人画像,c. 1528

Jane Small 肖像, C.1540

滑动查看更多荷尔拜因画作


荷尔拜因的名气也非常大,几乎等同于丢勒的接班人。但他生活的时代,德语区已经不再像丢勒那个时代一样生机勃勃。别看仅仅过了几十年,区别其实是巨大的。从荷尔拜因的绘画,我们可以看得出,一开始他像以前一样画一些肖像,宗教题材。他的画融合了南方的技巧,还有北方的精工细作。因为他曾经到过意大利,所以拉斐尔、提香对他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看荷尔拜因的构图,虚实关系,色彩,这些都是意大利(画)的特点,然后他同时吸收了杨凡艾克那种事无巨细,以及装饰性效果,所以他的画非常好看。但是, 荷尔拜因从二十岁就离开家乡,然后就一直在漂泊在外,并最终死在了英国。这也充分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尤其是宗教改革斗争激烈的几个国家。

在新教改革的发起地德国,直到一五五几年,神圣罗马帝国才签订合约,允许治下的诸侯国有自己选择信仰的自由。这个合约的签定地就在荷尔拜因的出生地奥格斯堡。这个地区一直处于动荡的核心,所以就不难理解,一个大有前途的年轻画家为什么一定要背井离乡,去别处寻求发展。

 

在去意大利的路上,他路过了瑞士的巴塞尔,误打误撞在这儿安了家,娶了一个寡妇。在巴塞尔,一开始他非常有市场,因为他确实画得好。但没过多久,整个瑞士变成了新教的一个大本营。巴塞尔有茨温利,日内瓦有加尔文,几乎是没什么斗争的情况下,瑞士就接受了新教。稳定的社会对一个画家来说虽然重要,但是财路对一个画家来说更重要。新教规定,要还原创教之初的那种状态,不允许有偶像崇拜,也不允许有奢靡之风。不允许有偶像崇拜,就没了宗教生意,不允许有奢靡之风,就没了肖像生意。没办法,荷尔拜因又失业了,只能继续再去寻找出路。


亨利八世

伊拉斯莫

后来他在巴塞尔认识了一位大人物,奉他为老师,他就是著名的大思想家伊拉斯莫。伊拉斯莫曾经长期在英国居住过,所以他就把荷尔拜因介绍到了英国。而后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接纳了荷尔拜因,让他成为宫廷画师,并且最终在英国去世。德国、瑞士,或者在荷尔拜因去世之后的英国,一百年之内再也没有产生过任何一位伟大的画家。从这一点上来看,整个宗教革命对于文艺复兴之后这个断档期,究竟具有多么大的意义。

本期未完,下期继续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