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至简:舜禹传位十六字心传真言(经典)

 京都闻道阁 2020-11-20

文丨陈道

下午,与朋友闲聊,说起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此十六字,数千年以来,一直被视为先圣大德明心之法,被历代帝王、贤哲圣雄以心印心,以心传心,代代相传。至今,我们还能看到万历皇帝、乾隆皇帝御笔手书的相关字幅匾额,推崇备至。

这十六字的文本出处来自《尚书·大禹谟》,是舜帝禅让传位时对大禹说的一段话:“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历代儒家、道家乃至释家,对此十六字都甚为重视,不仅视之为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帝王之学核心要旨,而且上升为正心诚意、修身立道的修行法门。

总览各家见解和解读,大凡为三种:

其一是直译: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

其二为意译:人心变化危险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理想和目标,执中而行,就能治理好国家。

其三为衍申:世上人心最为多变叵测,行大道者就需要坚守道心,克制守一,惟有一心一意,精诚秉行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时刻“守中”,亏而补不足,溢则止其余,如此,才能走的更远。

十六字中,“人心”是局势,“道心”为兵刃,“惟精惟一”为要诀,“允执厥中”为胜道。允:诚信。执:遵守。厥:其。中:中正。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心传的是文化之精髓。

尧帝,那是被后世推崇为“圣王”的存在。《论语·泰伯》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说他设天文官观察日月星辰变化以制定历法、区分时令,推广农耕,整饬百官,用鲧治水;勤俭朴素,办事公正,严肃恭谨,上下分明,重用贤臣,光照四方,邦族和睦,为典范的仁君;司马迁视之为“最理想的君主”。舜帝执掌大位,植百谷,利灌溉,通河道,治洪水,用五刑,除四凶,知人善任,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历史局面,被《史记》尊之为:“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随后的禹王,不仅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佳话,而且划九州、明禹贡、行夏历、定三服,会诸侯于涂山,《史记》云:“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

周王室典籍的失踪,造成我们中国上古历史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三皇五帝”及夏商周历史文献缺失的非常严重,即便是现在我们能看到记载上古历史的《尚书》,也是经过了孔子的思想过滤。但是,我们从诸子百家散碎的历史记录中,还是能一窥尧舜禹这些上古帝王历史功绩的卓绝不凡,能感触到“十六字心传真言”所蕴含的丰富实践智慧结晶。

按照儒家的说法,此十六字心传真言,后来禹又传给汤,汤传给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又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荀子·解蔽篇》亦有:“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

有人认为,此十六字心传真言,堪比佛教“六字大明咒”和道教“九字真言”,可称之为“中华心法”,是中华民族的至高文化理论。也有人认为,这“十六字心传真言”是华夏文明的火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炎黄子孙要代代谨记。我深以为然,修身做事,大道至简,不外如是!

2020年11月15日随札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陈道,河南许昌建安区人,道行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