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书导读 | 好书推荐之《看见》

 书香园林读书会 2020-11-20

一生至欢,莫若知音相伴: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在案。

作者:霍玥

主播:小北

编辑:蓝心












 

读这本书之前,它已经不知道被多少身边的朋友推荐过。

在众多好评声中,我抱着随手一翻的态度翻开了这本又像是自传又像是小说的书,但是我却没有停下来,直到最后一页。 

当我读完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它记录了柴静作为一个记者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历了各种各样采访后的成长经历。

这其中有挫折,有不甘,有无助,有内心的煎熬,当然,也有最大的收获——

自醒和感悟

成长和思索。 

之所以说它像小说,是因为柴静在描述采访经历的过程中既保持了还原性和客观性,又同时赋予了这些文字穿透力和感染力。

书里的采访对象一个个就像站在了镜头面前,而柴静就是这个摄影师,通过自己独特的角度为读者还原这些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

他们当中有处处钻营的官员,有不择手段的商人,有可爱可敬的医生,有坚强无比的夫妻……

他们在各自生活的舞台上做着表演,有的精彩无比,有的落寞不堪,有的让人心疼,有的可恨可憎。

我们都随着柴静的镜头观察着这些生活中也许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人。

在体会他们人生经历的同时,也同样在思考着我们自己的人生,思考着这个社会的未来。 

之所以说它像自传,是因为柴静记录了十年以来她的采访和成长经历。

最初她作为一名新闻主播,信心满满甚至不可一世,却因为经验不足而遭遇失败,这多像刚刚踏入社会的我们。

成为记者后,她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不光非典现场、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国家大事的现场可以见到她的身影;

也不光药家鑫案、华南虎照等社会热点事件中可以看到她的报道。

最重要的是她关注着一些构成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在书里,我们好像在随着她在她的十年中不断成长,同时我们自己的内心也不断强大。

她想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但不论是什么使命,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最后,引用一句柴静自己的话作为结尾: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柴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