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市艺术领域音乐组教研活动纪实(2020年10月14日​)

 水晶苹果360 2020-11-20

 2020年10月14日,北京市艺术领域音乐组进行了本学期首次线上教研活动。活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教所何桂香老师主持,参加活动的教师由教研室主任、教研员、首师大学前教育学院艺术组教师、幼儿园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构成。 活动由“新人报道、教研足迹回顾和经验交流三部分组成。此次教研活动是在课题《运用体验式教研解决音乐活动中实践问题的研究》指导下,在以往梳理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展开的研究。老师们对于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探讨更为深刻。


❤️来自朝阳区中科院第五幼儿园的罗莉老师用音乐的方式做了自我介绍,同时带来了音乐游戏《小种子》。

❤️来自丰台区第一幼儿园的丁曼曼老师以手势舞《有你就幸福》向大家问好!


  在重温教研足迹的环节中,我们将精心梳理的近一年的教研足迹呈现给教研组老师们。冯楠老师分别以“教研有恒,爱无痕”和“疫情期间的静心思考”为题和全组老师一起在回顾中感悟教育的真意。

❤️2019年9月—12月教研足迹❤️


❤️2020年疫情期间的线上教研活动❤️


❤️韵律活动小组的赵杰老师介绍本组研究进展

1、介绍本组暑期计划与分工。

2、介绍本组案例修改与进展。

3、理论部分撰写情况与问题的再推敲。

4、再次拓宽参考文献范围,加强理论支撑。

5、目标科学性进一步把握到位。

❤️白国芬老师阐述本组思考🤔

1、研究案例书写体例不统一。

2、内容有重叠交叉该如何解决。

3、内容上需要进行细化构架,细致到最后一级标题,以保证理论框架的正确、完整、科学。

4、目标部分可结合《指南》先找总目标,再结合实践写分目标,可以用表格呈现。


💕组内研讨与何桂香老师的建议💕

1、如何将教师的实践、反思、理论适宜而准确的表述出来,需要老师们认真推敲。

2、各小组存在共性特点的部分清晰鉴别,聚焦具有本小组特性的方面深入研究。

3、可以尝试与创新不同的表现方式支持一线教师获得清晰的实操经验。

4、目标内容在大框架基础上要细化到每一组指向的具体目标,目标指向性强且层次清晰。


❤️歌唱活动小组由郭胜楠老师介绍本组情况

她们将研究分为七个部分进行总结

1、什么是歌唱活动?

2、歌唱活动的价值和特点

3、幼儿歌唱活动能力发展

4、歌唱活动目标

5、歌唱活动常见问题

6.歌唱活动指导策略

7.问题解析及案例实录

同时她们也提出了目前的困惑:研究的小主题表述维度不同该如何解决?


💕组内研讨与何老师的建议💕

1.在《指南》的基础上要结合具体内容再细化,与幼儿年龄特点及内容紧密结合。

2.指导策略怎么梳理?针对问题有策略方法,思路是对的。

例如:歌唱活动发声练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策略?学新歌,指导策略有什么?复习歌曲有什么指导策略?创编歌词有什么指导策略?针对不同的内容有具体的指导方法,而不是把形式内容和方法混合在一起。思路要调整清楚。

3. 在指导策略里,第一种呈现方式是,针对哪一项问题有什么样的指导方法。

4.指导策略里要有一条主线,一个是针对问题有方法。一个是针对每个环节有什么方法去引导。不同的内容怎么去引导?把这个方法提出来。


❤️音乐游戏小组魏天骄老师介绍本组进展:

1、案例主标题:内容明确,聚焦一个具体的小问题。副标题:呈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策略(提炼)

2、问题描述

3、实用策略

4、经验策略

5、教学实录

6、活动点评

 案例梳理中的共性问题:

1、现象描述和分析解读不能准确对应。

2、实用策略方法操作性有待加强。

3、经验拓展过于宽泛发散。

4、活动点评层次可以更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条目进行解释更好。

5、是否可以丰富案例游戏的资源包?

 ❤️黄培老师补充:

1.如何能更好的支持一线教师?达到什么效果?

2.操作部分给一线老师的内容比较少。

本着对基层服务的原则要明确9个字:愿意看,看的懂,做的来。上下一致,理论实践相结合,理论与案例部分相互印证和佐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研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儿童的发展。首先,帮助一线教师了解小中大幼儿在音乐游戏方面发展的年龄特点,什么年龄到什么程度。音乐特性,发展特点,倾听听辨,音乐游戏活动中体现出的幼儿音乐素养是很全面的。

其二,孩子发展的目标。

其三,用什么方法策略应用,老师怎么用这些方法。例如:故事引导,启发式提问到底怎么用,老师不是很清楚。

其四,常见问题。

其五,案例支撑。


💕组内研讨与何老师的建议💕

1.针对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描述清晰呈现。

2.提出的问题:

(1)怎么拓展?

🍃要拓展到其它年龄班,同一个选材不同年龄班怎么玩。

🍃方法的多样性上进行拓展。

🍃从方式的多样性上进行拓展,例如:家园,生活环节,游戏等怎么拓展,依据选材确定。(2)点评最精华的内容且有提升。

(3)能够有效支持一线教师,她们能够愿意参考这些方法、看得懂、做的来。

(4)不回避问题,并且解析问题。

(5)目标阐述体现年龄层次,结合年龄特点。


❤️音乐欣赏小组米娜老师介绍本组进展:

1.阶段工作:

研究问题:推敲真问题

研究案例:挖掘真策略

2.阶段成果

给与修改案例的指导建议

(1)用线性思维方式书写案例。

(2)把案例提出梗概看线索。

3.案例分享

后期设想:一对一案例修改。组集中研究,进一步整合。

💕组内研讨与何老师的建议💕

1.思路明确,推敲真问题,挖掘真策略。

2.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定是具体可行的。强调问题和策略的对应性。

3.策略还要挖掘,什么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把最有效的方法提出来。

4.课题研究的思路,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提升我们自己的专业能力,对实践的指导,能从中获取信息转换到自己的工作中。对教师实践的指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研究中让每位教师都有收获。

5.关注目标框架与具体内容的关系。


❤️节奏活动小组陈莉老师介绍本组情况:

1.六个方面的梳理。

2.避免内容重复,进行分工搜索内容。

3.通过四点进行论证。

4.通过表格进行呈现。

5.需推敲的内容:节奏与打击乐的概念定位。

💕组内研讨与何老师的建议💕

1. 打击乐、节奏、节奏乐的概念推敲。

2. 表述要从一个维度说,合作协调作为标题呈现是否适宜?

3.从实践到梳理的过程,要有提升。梳理从思维方式上改变。在教研活动中给老师一种思维方式,做每件事怎么去做,怎么去提升我们的经验,既聚焦问题又有可行的办法来落实。


                          结束语

❤️❤️🍃❤️❤️🍃❤️❤️🍃❤️❤️🍃❤️❤️🍃

何桂香老师隔着屏幕传递了她温暖的寄语:

🍃愿大家能够醉心音乐、喜爱音乐、沉浸在音乐的艺术氛围中。

🍃愿大家静心思考、研究选材、研究儿童的发展、年龄特点、学习方式、研究教师的指导策略,并落地于方法上。

🍃潜心研究且过程清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并反复推敲磨合。

🍃倾心育人:一方面要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一方面是要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们尝试隔空传递彼此的爱与温暖,希望对面的你也能感受得到🍂


“教研有恒,爱无痕”

有恒,是对教育情怀的一种诠释。

一个永恒,一种终生学习与付出的态度。

爱无痕,我们走过了这么多地方,

留下的并不是痕迹,

而是如春风、春雨般的浸润。

我想,这也是教育最本质的存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